乐杵
乐器资源网 yueqiziyuan.com 乐杵,高山族落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台湾省各地。乐杵是由原来的一种舂米劳动工具——木杵发展演变而成的。
乐杵早在1700多年前,木杵就与木鼓一起被高山族先民用于集会号召。高山族人民舂捣稻谷时,常在屋内地上挖一洞穴,穴底放一石板,几名妇女环立四周,各持两米多长的木杵舂米。木杵碰击石板发出如钟似磬的铿锵音响,深夜传播甚远。后来人们发现长短、粗细有别的木杵,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能奏出节奏明快、曲调和谐的乐声,便将它称之为“乐杵”,用它伴奏的歌曲为“杵歌”,用它演奏的乐曲叫“杵乐”。
早在1700多年前,木杵就与木鼓一起被古代高山族人民用于集会召唤了。
臼有木臼和石臼两种。用木杵撞击石臼或木臼,其间的稻谷则脱粟成米。据《太平御览》(卷七八)引三国时东吴沈莹《临海水土志》有关“夷州”(今台湾)之文所载:“呼民人为弥麟,如有所召,取大空材十余丈,以着中庭,又以杵旁之,闻四、五里如鼓。民人闻之,皆往驰赴会。”可见,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木杵就与木鼓一起被古代高山族人民用于集会号召了。《台湾丛书》说高山族“无碾米之具,以大木为臼,直木为杵,带穗舂,令脱粟,计足供一日之食,男女同作,率以为常。”说明木杵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勤劳质朴的高山族人民,居住在景色秀丽的台湾岛,这里有碧波荡漾的日月潭,有云雾缭绕的阿里山,山川清秀,风光多姿。高山族有着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不论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在日月潭南岸的高山族邵部族地区,人们舂捣稻谷时,常在屋内地上挖一直径一米左右的洞穴,穴底放置一块较厚的硬石盘,石盘上放稻谷(平埔部族放于石臼内),数名姑娘或妇女站立四周,各持约两米长的木杵舂米,一边舂米,一边唱起曲调悠扬的“杵歌”。像这种专门捣谷用的木杵,多在泰雅部族中流行。台湾省宜兰县苏澳镇南澳乡泰雅部族的杵歌,实际上是一首舂米号子。木杵还在高山族祭典中使用,雅美部族的丰年祭中,妇女们以杵击臼作为礼仪,这种击杵只有节奏而无曲调,一边击杵一边唱丰年祭歌,以此来祭祀和庆祝丰收。赛夏部族有迎灵仪式,由司祭带领众人肃立唱迎灵歌,届时将臼倒放滚出屋外,一童女将谷倒入臼中用杵舂谷,歌毕舂也止。
20世纪20年代,聪颖的高山族邵部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发现长短不同、粗细有别的木杵,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响,每根都有固定音高,能奏出节奏明快、曲调和谐的乐声,便将它称作乐杵。用它伴奏的歌曲称作杵歌,用它演奏的乐曲称作杵乐。姑娘们舂米时的优美姿态在歌声的伴唱下,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杵舞。高山族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从而在劳动中创造了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杵乐歌舞艺术。
乐杵是随着台湾旅游业的兴起而出现的富有地方特色的集群旋律乐器。而“杵乐”也就成了来台湾的旅游者不可缺少的欣赏节目。1979年,台籍林胜兴先生在第二期《文化与生活》杂志著文《台湾啊,我美丽的家乡!》:“日月潭……光华岛……对岸高山族同胞聚居的山村——德化社。兄弟民族的老老少少,都会十分热情地接待游人。身穿美丽的民族服装的高山族姑娘,常常为游客演唱《捣米小调》。八个、十个年轻的姑娘,嘻嘻哈哈地围拢来,站成一个圆圈,手里拿着捣杵,一边棰击着脚下的大石板,一边跳着舞、唱着歌,优美的舞姿、悠扬的歌声,更为这秀丽的湖光山色增添了欢愉。”舂米多由妇女来做,所以乐杵也都由妇女表演。我国著名人类学家、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20年代曾到台湾考察,最长的乐杵达306厘米。在他所著《台湾蕃族原始文化》一书中写道:“杵有数根,每根代表一音,五根以上,可以合敲成歌。从台湾带回的三根,最长者91(230厘米),其音为C,中者为f,短者为a,……”书中谈到的这三根乐杵,现仍完好地收藏在江苏省博物馆里(图65)。这种专门用于演奏杵乐的乐杵,只在邵部族中流行。而既能捣谷又能演奏杵乐的乐杵,则在部分布农、阿美、泰雅、邹和以前的平埔等部族中使用,由数名或十几名妇女各持长短不同的乐杵,在石盘上或石臼里捣米,有的唱杵歌,有的则不唱。此外,乐杵与青年们的爱情生活也有着密切关系,丰收以后的夜晚,男女青年要轮流到各家帮助捣谷、舂米,姑娘们一边舂米,一边唱起优美抒情的杵歌,捣谷的小伙子们也常凑上去跟着一起唱和,他们触景生情、即兴编词,随口而出、滔滔不绝,许多美好的姻缘就是这样结下的。
乐杵早在1700多年前,木杵就与木鼓一起被高山族先民用于集会号召。高山族人民舂捣稻谷时,常在屋内地上挖一洞穴,穴底放一石板,几名妇女环立四周,各持两米多长的木杵舂米。木杵碰击石板发出如钟似磬的铿锵音响,深夜传播甚远。后来人们发现长短、粗细有别的木杵,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能奏出节奏明快、曲调和谐的乐声,便将它称之为“乐杵”,用它伴奏的歌曲为“杵歌”,用它演奏的乐曲叫“杵乐”。
早在1700多年前,木杵就与木鼓一起被古代高山族人民用于集会召唤了。
20世纪20年代,聪颖的高山族邵部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发现长短不同、粗细有别的木杵,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响,每根都有固定音高,能奏出节奏明快、曲调和谐的乐声,便将它称作乐杵。用它伴奏的歌曲称作杵歌,用它演奏的乐曲称作杵乐。姑娘们舂米时的优美姿态在歌声的伴唱下,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杵舞。高山族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从而在劳动中创造了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杵乐歌舞艺术。
乐杵是随着台湾旅游业的兴起而出现的富有地方特色的集群旋律乐器。而“杵乐”也就成了来台湾的旅游者不可缺少的欣赏节目。1979年,台籍林胜兴先生在第二期《文化与生活》杂志著文《台湾啊,我美丽的家乡!》:“日月潭……光华岛……对岸高山族同胞聚居的山村——德化社。兄弟民族的老老少少,都会十分热情地接待游人。身穿美丽的民族服装的高山族姑娘,常常为游客演唱《捣米小调》。八个、十个年轻的姑娘,嘻嘻哈哈地围拢来,站成一个圆圈,手里拿着捣杵,一边棰击着脚下的大石板,一边跳着舞、唱着歌,优美的舞姿、悠扬的歌声,更为这秀丽的湖光山色增添了欢愉。”舂米多由妇女来做,所以乐杵也都由妇女表演。我国著名人类学家、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20年代曾到台湾考察,最长的乐杵达306厘米。在他所著《台湾蕃族原始文化》一书中写道:“杵有数根,每根代表一音,五根以上,可以合敲成歌。从台湾带回的三根,最长者91(230厘米),其音为C,中者为f,短者为a,……”书中谈到的这三根乐杵,现仍完好地收藏在江苏省博物馆里(图65)。这种专门用于演奏杵乐的乐杵,只在邵部族中流行。而既能捣谷又能演奏杵乐的乐杵,则在部分布农、阿美、泰雅、邹和以前的平埔等部族中使用,由数名或十几名妇女各持长短不同的乐杵,在石盘上或石臼里捣米,有的唱杵歌,有的则不唱。此外,乐杵与青年们的爱情生活也有着密切关系,丰收以后的夜晚,男女青年要轮流到各家帮助捣谷、舂米,姑娘们一边舂米,一边唱起优美抒情的杵歌,捣谷的小伙子们也常凑上去跟着一起唱和,他们触景生情、即兴编词,随口而出、滔滔不绝,许多美好的姻缘就是这样结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