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
乐器资源网 yueqiziyuan.com
竹筒,是由生活器具演变而来的乐器,流行于云南省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傣阿嘎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
竹筒,是哈尼族落击体鸣乐器。由生活器具演变而来。流行于云南省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傣阿嘎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古称“熷”,指用竹筒为器皿,再经“烤”“烧”“蒸”“炖”等方法将食物致熟的烹调方法。
勤劳智慧的哈尼人,将生活中用于背水的竹筒,逐渐演变成为歌舞伴奏的乐器。竹筒多选用较长而粗大的凤尾竹筒制成(图),筒长100厘米~120厘米、筒径7厘米~9厘米,上端敞口并修削成45度角斜面,中间打通竹节,下端筒底保留竹节。竹筒无固定音高,哈尼族一般多选用十二个音高不同、但发音洪亮的竹筒为歌舞伴奏。
简介
基诺竹筒,基诺族敲击体鸣乐器,又称七轲。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洛克。基诺竹筒,每个竹筒多用一节毛竹制成,一棵大毛竹可做若干个竹筒。一般多由四至七个组成,以七个一组最为流行,而又以七个竹筒都取材于一棵竹子为佳。竹筒有大小两种,它们不仅尺寸有别,其式样和用途也各不相同,稍大者称布姑,略小者称切克。
背景
在祖国西南边陲景洪县的基诺山,山青林密,气候温和,竹楼点缀山寨,这里是基诺族聚居的地方。传说基诺人的祖先,是三国时代随孔明南征时被“丢落”的一支人马。清初文献记载为“攸乐”。基诺族以农业为主,男子酷爱狩猎。竹筒最早是盛水的器具,后来成了西双版纳地区许多少数民族狩猎时敲击的响器,用于集体围猎撵山时惊吓野兽。经过基诺族人民长期的劳动实践和不断发展,已成为七个一组的旋律乐器。每当捕到较大野兽时,猎人吹响竹制的“杓北”发出信号,人们便闻讯赶到现场,当即砍下毛竹制成竹筒,一路上边走边敲边唱边舞,抬着野兽返回山寨。
基诺族自称“基诺”,过去的汉文译称为“攸乐”。基诺族是我国政府1979年6月正式确认的单一的少数民族。共有1.8万多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基诺山基诺族乡。勐旺、勐养、撒揽坝等地以及勐腊县的勐仑、象明,也有基诺族散居。
基诺族人民有本民族语言,内部没有方言区别,他无文字,使用汉字。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流传。歌舞是基诺族群众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伴奏的乐器有三弦、萧、竹响篾以及七个音节的竹筒打击乐器。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学会了一些喜闻乐见的曲调,能够触景生情,随意填词,引吭高歌。
分类
基诺竹筒,每个竹筒多用一节毛竹制成,一棵大毛竹可做若干个竹筒。一般多由四至七个组成,以七个一组最为流行,而又以七个竹筒都取材于一棵竹子为佳。竹筒有大小两种,它们不仅尺寸有别,其式样和用途也各不相同,稍大者称布姑,略小者称切克。
〔布姑〕用较粗大的毛竹筒制作,通高24厘米~36厘米,筒径7厘米~8厘米,上端敞口,下端底部留有竹节,在上端筒壁一侧正下方开有一条垂直缝隙,缝长10厘米~16厘米、缝宽1厘米~2厘米。布姑的音高决定于筒的长短、筒径大小、缝隙的长度和宽度。用于捕猎到野牛、大野猪和马鹿等较大野兽时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