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弦
乐器资源网 yueqiziyuan.com 大三弦,是蒙古、满、汉等族弹拨弦鸣乐器。因张三条琴弦而得名。蒙古语曾称胡兀不儿,今称修打拉古,意为弦子。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区。
历史悠久,是我国北方先民发明创造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相传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就征发黎民百姓去边疆修筑有名的万里长城,为了调剂繁重的劳役,我国北方各民族人民,曾把一种有柄的小摇鼓——鼗加以改造,在上面拴了丝弦,制成了扁圆形、皮面、长柄、可以弹拨的乐器,当时称为弦鼗,又名琵琶。西晋傅玄《琵琶赋》序有:“杜挚(三国时人)以为嬴秦之末,盖苦长城之役,百姓弦鼗而鼓之。”一般多认为三弦就是由这种弦鼗演变而来的,它最早在北方边疆的军队中使用。唐代崔令钦《教坊记》中始载三弦之名:“平人女以容色选入内者,教习琵琶、三弦、箜篌、筝等者,谓之弹家。”但其形制不详。在辽宋金元时期都有着三弦演奏图像,如北京房山云居寺辽代砖石塔上有三弦伎乐石雕像,河南焦作市西冯村金墓出土有演奏三弦的乐俑。到了由蒙古民族统治中国的元代,三弦成为元曲的主要伴奏乐器,在辽宁凌源富家屯元墓壁画中有演奏三弦的图像。明代以来,文献记载渐多。明蒋克谦《琴书大全》(卷五)“历代琴式”中载有“锨琴”:“锨琴者,状如锨蒲,正方,铁为腔,两面用皮,三弦。十妓抱琴如抱阮,列坐毯上,善渤海之乐云。”锨琴与今日之三弦形制已很相似。明代徐会嬴辑《文林聚宝万卷星罗》中载有三弦谱式。明代北京的蒋鸣岐是著名的三弦演奏家,其高超的技艺被誉为京师的“八绝”之一,明沈榜的《宛署杂记》说他“能于弦中作琴、笛等声”。到了由满族统治中国的清代,约在19世纪中叶,直隶(今河北省)高阳县“木板大鼓”说唱艺人马三峰,将三弦放长加大、创制成大三弦,从而使它在伴奏说唱音乐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据清代《律吕正义后编》和《大清会典事例》所载,大三弦曾为清代宫廷宴乐乐器,在“番部合奏乐”中只使用一支,而在表演《庆隆舞》时,乐队中则要使用八支大三弦参加伴奏。清代末期,北方有位瞎子阿炳那样多才多艺的盲艺人王玉峰,《梁溪类稿》中说他是一名“筝、琵、箫、管无不精,而三弦尤绝”的高手,创造了“三弦弹戏”,可用弦音模拟当时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龚云甫等人的唱腔,甚至还能奏出人声、军马声和禽兽飞鸣的效果,堪称一绝。
大三弦多使用纹理细密、质地较硬的木材制作,全长122厘米左右,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组成(图)。共鸣箱又称琴鼓、鼓子或鼓头,多呈扁椭圆形,状似龟盘,也有扁圆形或扁长方形的,但为数较少。琴鼓长22厘米~25厘米、宽20厘米~22厘米、厚9厘米,由鼓框和蟒皮构成。鼓框用四块(长短各二)硬重的花梨、红木、紫檀或乌木拼接胶粘制成,以老红木为佳,上下开有装入琴杆的方孔,两面锉出坡口,倒去硬棱,蒙以蟒皮或合成膜料,以大蟒中段皮面青花白地者为最好,皮膜经剪裁、润湿、缝竹棍,蒙皮时用浓稠的鱼胶粘合,经垫双板、绑麻绳、砸楔子等过程,要多次进行砸、揉、烙,胶牢以后四周坡口锯一小槽,嵌入竹片或骨片为饰。琴头和琴杆用一整块较硬木料制作,多用樟木、楠木、银杏、楸木、沙榆、桦木或色木。琴头是三弦的装饰部分,上部多为扁铲形,顶端较宽并向后呈弧形弯曲,其上雕刻花纹或镶嵌骨饰,也有上部为如意形、雕饰大顶花,下部中间开有长方形通底弦槽,两侧设有三个弦轴(左一右二)。弦轴呈圆锥体,用红木、花梨等比琴杆稍硬木料制成,长13.5厘米,外表刻有麻花形纹饰,轴顶镶嵌骨花为饰。琴杆为半圆形柱状体,由指板和背板胶合而成,前平后弧,长80厘米,上端设有山口,指板多用鼓框木料制成,仅厚1.2厘米,表面平滑不设品位,琴杆下端呈方形、插入琴鼓方孔之中。琴鼓皮面中央,置一竹制长桥形琴马。琴尾置有道冠(又称护弦帽)。张三条丝弦、钢丝弦或尼龙钢丝弦。在琴鼓下端,有一菱形木壳(又称爪扣)系弦。
历史悠久,是我国北方先民发明创造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相传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就征发黎民百姓去边疆修筑有名的万里长城,为了调剂繁重的劳役,我国北方各民族人民,曾把一种有柄的小摇鼓——鼗加以改造,在上面拴了丝弦,制成了扁圆形、皮面、长柄、可以弹拨的乐器,当时称为弦鼗,又名琵琶。西晋傅玄《琵琶赋》序有:“杜挚(三国时人)以为嬴秦之末,盖苦长城之役,百姓弦鼗而鼓之。”一般多认为三弦就是由这种弦鼗演变而来的,它最早在北方边疆的军队中使用。唐代崔令钦《教坊记》中始载三弦之名:“平人女以容色选入内者,教习琵琶、三弦、箜篌、筝等者,谓之弹家。”但其形制不详。在辽宋金元时期都有着三弦演奏图像,如北京房山云居寺辽代砖石塔上有三弦伎乐石雕像,河南焦作市西冯村金墓出土有演奏三弦的乐俑。到了由蒙古民族统治中国的元代,三弦成为元曲的主要伴奏乐器,在辽宁凌源富家屯元墓壁画中有演奏三弦的图像。明代以来,文献记载渐多。明蒋克谦《琴书大全》(卷五)“历代琴式”中载有“锨琴”:“锨琴者,状如锨蒲,正方,铁为腔,两面用皮,三弦。十妓抱琴如抱阮,列坐毯上,善渤海之乐云。”锨琴与今日之三弦形制已很相似。明代徐会嬴辑《文林聚宝万卷星罗》中载有三弦谱式。明代北京的蒋鸣岐是著名的三弦演奏家,其高超的技艺被誉为京师的“八绝”之一,明沈榜的《宛署杂记》说他“能于弦中作琴、笛等声”。到了由满族统治中国的清代,约在19世纪中叶,直隶(今河北省)高阳县“木板大鼓”说唱艺人马三峰,将三弦放长加大、创制成大三弦,从而使它在伴奏说唱音乐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据清代《律吕正义后编》和《大清会典事例》所载,大三弦曾为清代宫廷宴乐乐器,在“番部合奏乐”中只使用一支,而在表演《庆隆舞》时,乐队中则要使用八支大三弦参加伴奏。清代末期,北方有位瞎子阿炳那样多才多艺的盲艺人王玉峰,《梁溪类稿》中说他是一名“筝、琵、箫、管无不精,而三弦尤绝”的高手,创造了“三弦弹戏”,可用弦音模拟当时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龚云甫等人的唱腔,甚至还能奏出人声、军马声和禽兽飞鸣的效果,堪称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