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名家名作赏析之:斯美塔那(2)
乐器资源网 yueqiziyuan.com李斯特给予斯美塔那许多帮助。一次斯美塔那专程去魏玛面见李斯特,音乐晚会上有一个傲慢的维也纳指挥奚落斯美塔那的民族没有产生一个能写真正有价值的捷克音乐的作曲家,李斯特马上坐到钢琴前,面对这群追慕他的人演奏了《六首风格小品》,然后他宣布“这里就有一位有着真正捷克心灵的作曲家,一个受到上帝恩宠的艺术家。” 斯美塔那就曾说过:“是李斯特把我带入艺术的世界。”怀着对李斯特的崇敬之情,斯美塔那以李斯特首创的交响诗为楷模创作了六首管弦乐作品。这六首乐曲组成了他管弦乐作品的主体——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作品创作与1875年至1880年间,那时他已经完全失聪,所以首演时他虽然在场,却听不到自己乐曲的一个音符。《我的祖国》和他的歌剧一起,为他赢得了“捷克音乐之父”的荣誉,因为乐曲的旋律,尤其是节奏突出地表现了民族的特色。交响诗的六首乐曲都是从捷克的田野山川和英雄传说中汲取了灵感。听众并不需要知道每首乐曲的标题,音乐本身的优美便足以使他们忘情陶醉了。每首乐曲都是完整的,但有些主题出现于这部套曲中,所以把六首乐曲作为一个整体来欣赏就更加完美了。不过了解每首乐曲标题的内容对我们的欣赏还是有所裨益的,因为每一个标题都是一幅美妙的图画。
斯美塔那在哈布斯堡反动政体压迫的困难社会条件下,热情地维护崇高的民族艺术理想,他的一切活动都只围绕着这样一个主要目的、即用音乐帮助捷克人民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斗争,培植他们勇敢乐观的精神和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因此,他的作品就像如同面面战斗的旗帜,时时刻刻激励着捷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长时期以来一直成为反抗异族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的象征。斯美塔那在奠立捷克古典音乐方面所起的历史作用,可以同格林卡在俄罗斯音乐史上的地位相比,人们常把斯美塔那称为“捷克的格林卡”。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创作于1874-1879年间,在音乐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历来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起点。作品中充满了爱国的热情,乐曲结构宏伟绚丽,音乐形象富有诗意。斯美塔那是在丧失了听力后用心灵谱写这组作品的,并在每个乐章都加上了内容的说明。
作品共分六个乐章:第一乐章《维谢格拉德》描写古代捷克的光荣历史,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描写纵贯捷克的伏尔塔瓦河的风光,第三乐章《沙尔卡》描写民间传说中的女英雄,第四乐章《捷克的田野和森林》生动描写了祖国的自然风光,第五乐章《塔波尔》和第六乐章《布兰尼克山》描写了人民与异族压迫者的斗争。六个乐章都可以单独进行演奏,其中最著名的是完成于1874年12月8日的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 曲中所描写的伏尔塔瓦河(捷克民族的母亲河)由南向北纵贯美丽富饶的国土,是捷克民族的摇篮。 引子中运用长笛和单簧管的音色,逼真地描绘了伏尔塔瓦河源头的两支山泉,潺潺流水,渐渐汇入大河,大河流过回响着猎人号角的森林。乐曲奏出最为著名的河流奔腾的主题,展示了伏尔塔瓦河瑰丽、庄严的景象。随着河水的奔流,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村中传来捷克民间的波尔卡舞曲,这是农民在欢乐地举行婚礼。乐声渐渐远去,河水向前奔流,月光下一群水仙女唱着歌,在水面嬉戏。穿过峡谷,伏尔塔瓦河的激流冲击着石坎和峭壁,发出雷鸣般的吼声;伏尔塔瓦河流过捷克的首都布拉格,河面渐渐变得宽广,最终,伏尔塔瓦河波涛滚滚流向无尽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