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钢琴工厂
乐器资源网 yueqiziyuan.com贝森朵夫(BOESENDORFER)
是世界著名的“3B”工厂之一,它有二个工厂,新厂在奥地利维也纳南面10公里处,承担从木材处理开始大部分的钢琴制造工序,老厂承担钢琴的最后工艺。如调律、整理、整音、质量检验和装箱出厂。贝森朵夫厂建于1828年,经历了曲折的道路。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工厂实际处于停顿状态。二次大战中1944年工厂被炸。60年代初工厂濒于破产,1966年在美国“全鲍尔”公司的借助下才幸免于难。伯厂声誉很高,年产约800台三角钢琴,最近几年,它也开始生产立式钢琴了。
像大多数德国钢琴厂那样,贝森朵夫厂钢琴的弦槌也是采用德国“雷奈”厂的。弦槌毡呢的硬度和击弦点与音质的关系至为重要,一台钢琴要经过2——3小时的击弦,以观察琴槌的硬度合适与否。贝森朵夫厂钢琴铁排是在捷克的一家翻砂厂加工,磨光、钻孔、油漆则在本厂完成。生产用原木一般要自然干燥10年,再据切成材料并继续干燥3年。每批木材都标有干燥期,制作音板以用户地区的气候为依据,来选择合适的制作月份。完工后还要放置在恒温恒湿室中处理半年。音板的涂料配方则对外保密。世界上最大尺寸的三角钢琴是在贝森朵夫厂生产的。
赛乐尔(SEILER)
赛乐尔钢琴厂设在维尔茨堡东南4公里处的一个只有20000人口的小城基津根。赛乐尔公司有150名职工,约平均每周生产一台三角钢琴和20台立式钢琴。工厂油漆车间采用自动喷漆机。琴壳部件在传送带上依次排列,缓缓经过蜡克或聚酯的喷雾室,再送入干燥室。一台赛乐尔钢琴外壳要经过4道蜡克喷涂,或经过8道聚酯喷涂后才进行抛光。喷漆车间有一套设计完善的通风装置,大大减弱了腊克和聚酯喷雾的污染。赛乐尔厂内还有许多设计精巧的自动机器。一台铁排自动打孔机。由一名工人操作,一次可同时对二副铁排打孔。一台自动整音机,能在几分钟内,完成对一套新琴槌的预整音工序。
胥摩尔钢琴厂(SCHIMMEL)
胥摩尔钢琴厂是德国最著名的一家钢琴厂之一,坐落在誉有“德国钢琴城”的布伦瑞克市。这一家族企业建于1885年,现有职工580人,厂房占地面积为25000平方米,年产钢琴11000台,其中1400台是三角钢琴。董事长是尼。西米尔,他对钢琴制造业很熟悉,对每一个生产环节了解很深,经过交谈人们不由地产生这么一个印象:作为一个西欧最大钢琴厂的董事长,他也无愧于一名钢琴技师的称誉。西米尔钢琴厂没有装配流水线,但生产效率十分高,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自动化程度。由西米尔钢琴厂工程师自行设计制造的机器,在各个工序中代替人手进行工作。键盘制作车间里有一台计算机控制的自动琴键平衡机,会在琴键后端自动打孔、灌铅,自动调节每个琴键的重量,能在几分钟时间内完成一台钢琴整体键盘的平衡工艺,这仅是西米尔钢琴厂许多自动化机器中的一例。西密尔钢琴厂也有许多工序是由手工操作,但都是由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担任。一个刚进厂的工人必须经过三年半的学徒训练,才能被准于独立操作。不过,公司需要的不单是有经验的技师,而且要有忠于职守、热爱钢琴制造业的人。这一切最终在产品质量上反映出来。厂内有一条标语是:“知识保证质量,质量保证利润”。工厂的前途是与产品质量相关的。西米尔钢琴厂工人的工资很高。这样,昂贵的劳动力必然导致钢琴价格的提高。一般来说,一台日本钢琴要比一台同类型的德国钢琴便宜30%,一台韩国钢琴则比之便宜60%,德国钢琴厂的唯一出路是提高工厂的自动化程度。
斯坦维格钢琴厂(STEINWEG)
斯坦维格钢琴厂也在布伦瑞克市,现任董事长是克。格罗特里安,已经是家族企业中的第五代钢琴实业家了。全厂职工140人,年产钢琴1600台,其中400台是三角钢琴,产品出口遍及全世界。格罗特里安先生熟悉工厂的每一道生产工序,他要求每个职工不仅能专长于某一工序,而且能熟悉生产中的其他环节。斯坦维格钢琴厂的自动化程度很高,许多工序都是由机器代替人的手工操作的。立式钢琴生产工艺的显著特点是,它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琴壳油漆或贴面。也就是说在完成了一台钢琴的整体装配的同时,在进行了传统的震奏、整理、整音、调律等工序之后,才着手琴壳外观涂饰工艺。公司销售经理说,这样做是为了钢琴外观涂饰能最大限度地适应顾客的需求,同时也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钢琴外壳的碰损,这也许是这家小公司在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一种应变措施。
施坦威钢琴(Steinway & Sons)
“施坦威”钢琴历史悠久。公司于1853年在纽约成立。其创始人亨瑞·施坦威(Henry Steinway)原是一位德国木匠,在自家的厨房里做出了第一架钢琴。后来,他移民美国,创建了施坦威公司并提出一条宗旨:以最大的可能和努力为世界造出最好的钢琴。时至今日,施坦威公司2000多名员工的工资单上仍可看到这句话。为方便欧洲国家顾客买琴,1880年在德国汉堡建立了子公司。现在除了美洲市场外,其它地方的“施坦威”都是由汉堡制造的。
“施坦威”工艺很高超,一位钢琴制造师要当三年半的学徒才可以正式工作。在这三年半中有1/4的时间在钢琴制造学校学习,3/4的时间在琴厂做手工。至今“施坦威”80%的加工还是纯手工制作。钢琴的发音与木头的纹理方向有很大的关系,音板的纹理要拼得严丝合缝。这个过程都是由非常有经验的老师傅完成的。
在钢琴出厂之前,还要经过三次整音。这三次整音是直接对声音的调整:第一次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榔头的软硬,有时为了保证声音会换掉所有的榔头,虽然这些榔头极其昂贵。第二整音是使声音自然化。第三次整音是把前两次不能做到的进一步完善。三次整音共耗时15——20个小时。施坦威公司相信乐器也是有生命的。钢琴上的每一样材料都要经过非常细致的选择。原先白键要用象牙,黑键用产于非洲的乌木,但后来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改用化学键。象牙键的优点在于可以吸汗,化学键则耐磨、不变色、寿命长,而且经过不断改进硬度已经很接近象牙了。在木材的选择上也是近乎挑剔,木材需要自然干燥三年,然后在电子干燥40——50天。即使这样,最后的利用率还不到40%。另外,钢琴很多部件用木头制成,则气候就直接影响钢琴的音色。施坦威公司就在厂房中模拟各种气候,以使其适应。举个例子,如果这种琴是销到非洲的,则施坦威会模拟出非洲的热带气候。
一架好的钢琴出厂了,要想永葆动听的音色日常维护与调律也是至关重要的,施坦威公司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这一程序。施坦威公司认为,钢琴有三条腿来支撑,施坦威公司也有三条腿来支撑。第一条是制造,第二条是销售,第三条是售后服务。钢琴制造其实并不神秘,但一定要科学,要严谨。施坦威在设计与制造中也会发现问题,但问题的解决不是光靠一两个小改革、小发明就可以,每个部件的合理组合才造就了完整的钢琴,所以必须全面地看问题,解决问题。在施坦威公司做一个小小的变动都可能经过半年以上的论证。这一切,造就了施坦威优美的音色。
佩卓夫钢琴(PETROF)
捷克国宝佩卓夫钢琴,欧洲音乐家一致公认的世界五大帝王级三角钢琴之一。其中佩卓夫和蓓森夫同属维也纳两大名琴,但因奥地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于凡尔塞条约中让出部分领土给捷克独立,因此佩卓夫钢琴就从此由维也纳名琴变成捷克国宝。有140年历史的欧洲佩卓夫钢琴,在世界钢琴评鉴中,连获40面金牌奖,为全欧洲最大的钢琴销售工厂,目前全世界有80个国家代理销售。其全年的产量只需卖一天,就被世界各国的代理商抢购一空,实是世界钢琴界罕见的现象。欧洲佩卓夫钢琴在音色上,仍保持维也纳最大的特色─自然浑厚、纯正,其低音、中音、高音在音色及音量上,各有不同丰富的表现,此乃欧洲钢琴精华的所在,目前维也纳的音乐老师及学生大部分都采用此琴。自从1988年东欧政策开放后加上近几年进口关税降低及新台币大幅升值的因素,已使原来一台30多万的欧洲名琴降到10多万左右。由于欧洲钢琴的普及化,捷克佩卓夫钢琴已荣获多年欧洲钢琴在台进口及销售双料冠军。(海关、国贸局均可查证)捷克是欧洲小提琴木材的盛产地佩卓夫PETROF是世界仅存的古欧洲钢琴制造厂成千成万的木材堆积在室外至少数年以上经过春夏秋冬降雪及阳光的天然阴干自然干燥了木材中含的油质然后再去除木材变型的部分所剩下的就是制造钢琴最上等的木材其他钢琴厂却采用快速加的干燥方法固然快而经济却因此破坏了木材中的纤维质使其完全失精气,共鸣效果是属下等并不适合作好的钢琴及小提琴捷克国宝PETROF佩卓夫钢琴于1864年由安东尼佩卓夫创立,至今已有140年历史。其音色浑厚甜美,圆润自然,中高低音各有不同的层次变化。弹奏时瞬间的爆发力够,三个弱音P的声音就像针掉下来那样清晰,被列为世界五大帝王演奏级钢琴(贝森朵夫、佩卓夫、斯坦威、贝希斯坦、法兹奥利)。
过去此琴在台湾被禁止进口将近40年,1988年才在政府东欧政策的开放下得以引进台湾,相信可为爱乐者提供另一种选择。捷克是欧洲小提琴木材的盛产地、佩卓夫PETROF 工厂地点所处是林区、是世界仅存的古欧洲钢琴制造厂、成千成万的木材堆积在室外至少数年以上、经过春夏秋东降雪及阳光的天然阴干、自然干燥了木材中所含的油质、然后再去除木材变形的部分、所剩下的就是制造钢琴最上等的木材、精工细作、手工制作的欧洲名琴,随着时间更显其值价。 智慧和美的选择 一百四十年的历史,艺术发酵与文化的积累,达到淳厚深刻、融涵丰富的境地, Petrof 的琴声,不低不尖,音质流丽,悦耳,弹琴者的手指每一弹击,都似林中流泉,让人感受自然之美, 似深山古琴,让人脱离俗世。Petrof,本身就是艺术,她具有西方华丽的韵律和东方温馨的情调、是完美琴声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