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龙(2)
乐器资源网 yueqiziyuan.com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的展厅中,陈列着一件1958年制作的卡龙。共鸣箱呈扁梯形,左曲右直,琴框用核桃木制作,面板采用白松薄板,底板用五层的胶合板。琴箱前边长42.5厘米、后边长72厘米、宽50厘米、高15厘米。面板中央开有一个圆形花朵状大音孔,直径8.6厘米,系在面板上直接镂空而成。面板左侧置18个梨木制活动琴马,马高、马长均为2.5厘米、马底宽1厘米,左侧边缘粘有梨木制曲形山口。面板右侧置有一个松木制条马,马长46.5厘米、马高2.8厘米、马底宽1厘米、马峰为一条直径0.15厘米的磷铜丝。面板右侧边缘设有一块花梨木系弦板,琴弦分别穿过系弦板小孔系于一条横置的钢丝上。左框板上置有36个梨木制调弦钮,钮体呈上方下锥形。琴面上张有18组琴弦,每组两弦同音,前17组为钢丝弦,最后一组低音弦为铜丝弦。此琴选料考究,所用核桃木纹理细密,白松纹理均匀顺直,制作工艺精湛细腻,拼板木色一致外涂清漆和深棕色漆,色泽光润雅致,堪称上乘之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赠品。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演奏时,将卡龙置于木架或桌上,前边略高,近奏者的后边略低,琴面微向演奏者倾斜。右手拇指和食指执木制或竹制拨片或食指戴指套拨弹琴弦发音、演奏旋律,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握铁制揉弦器(又称“推抹”)上下按抑或左右移动,产生各种装饰音。右手技巧有弹、拨、扫、划、双弹、多弹和快弹等,左手技巧有实音、滑音、颤音和压弦颤音等。卡龙的最低音定弦为G或c,按七声音阶排列,音域G—a2。改革的22组弦卡龙的音域为c—e3,达三个多八度。卡龙还常以所奏乐曲的调式音阶定弦,如一个降号的乐曲,就把b定为bb,一个升号的乐曲,则把f定为#f。卡龙的音色清脆明亮、铮铮悦耳,尤其是左手演奏的吟音和滑音装饰旋律,具有独特的风格,适宜演奏速度较慢的乐曲。改革卡龙的演奏技法有所创新,已发展为双手各执一拨,均可演奏旋律,左手中指、无名指兼执揉弦器配合奏出吟音、滑音,它既能演奏速度较快的乐曲,又能自如地奏出各种音程的双音。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具有较为丰富的表现力。
在南疆和东疆的维吾尔族群众中,每逢佳节、婚礼、盛夏之夜或丰收之后,人们常常聚集在一起,举行载歌载舞的“麦昔若普”,表达内心的欢乐,男女青年则传递爱慕之情。卡龙是“麦昔若普”中演奏“十二木卡姆”离不开的乐器,更是演唱“多朗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的主要伴奏乐器,特别是演奏“多朗木卡姆”的散板部分,最能发挥它风格浓郁的特色。卡龙已用于维吾尔民族乐队,它常和萨它尔、毕毕、一弦(主奏弦)多朗艾捷克和多朗热瓦普等乐器一起合奏,偶尔也单独演奏,有时演奏者还自弹自唱。卡龙演奏的乐曲,多选自“多朗木卡姆”和“十二木卡姆”。较著名的有《多朗舞曲》、《滑音》、《欢乐曲》、《恰尔尕木卡姆间奏曲》和《木夏乌热克木卡姆间奏曲》等。著名演奏家有苏来曼阿洪、司马义·阿合买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