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民族气鸣乐器

频道主页

合欢箫

乐器资源网  yueqiziyuan.com 

  合欢箫,是壮族一种奇特的嗓振气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邕江之畔邕宁县等桂南一带农村。
  
  我国常见的各种箫笛乐器,管身上都开有吹孔和按音孔。合欢箫虽然称作箫,但非常独特,只管端开有吹孔,管身上却没有按音孔。它的名称来源于两种与“合欢”有关的含意,一是用一段竹管破开两半后再合拢而成,二是常为壮语称作“欢”的山歌调伴奏。既是两半相合的管身,又为其伴和作“欢”,所以才有了合欢箫之名。这是壮族人民就地取材,并结合本民族民歌曲调而创制的乐器,虽然文献上没有留下它的踪迹,但从其流传和应用看来,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了。

  合欢箫

  合欢箫结构极为简单,管身为一节两端带节隔的竹管,是采用当地生长的一种称作“单竹”的竹材制成的,这种竹子竹节长、管壁薄。制作时,一般多选用一节长60厘米左右、外径1.5厘米~2厘米的竹管,但两端都带竹节,管身必须顺直。在两端节隔的截面中央,平行开出一个长条形的通孔,并顺着这两个通孔,将竹管破开为均分的两半,然后再将其原样合拢,两端用橡皮筋箍紧,便制成了一支合欢箫。这种箫的管身不分首尾,因为两端所开的长条形通孔相同,任何一端均可作为吹孔,而另一端便是出音孔。管身上既无按音孔,更无簧哨,只留有两条破开的痕迹。虽然如此,人们还是将一端固定为管首,用作吹孔,并在另一端系以飘穗作为装饰(图)。
  
  演奏时,管身竖置,奏者口含管首吹孔,对着长条形通孔哈气哼鸣,气流在管内击发合拢的两边竹片,便可发出嗓音与竹片振动的混合音响。演奏者左手扶持管身下端,右手拇指、食指沿着管身上下移动,按触管身外表的不同部位,使哼鸣之声冲激合拢的管壁,可调节竹片的振动幅度,改变混响的音量和音色。
  
  合欢箫是靠演奏者的声带振动作为音源的,它的音高、音域均与人声相同,富于歌唱性,所以合欢箫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田园风味。在壮族人民传统节日、喜庆和歌圩等娱乐场合中,合欢箫是常用的气鸣乐器,它除主要为壮族的“欢”(山歌)伴奏外,常用于独奏、重奏或齐奏,还可与木叶等其它乐器一起合奏,形式多样,表现力丰富。在壮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生活中,合欢箫起着牵丝引线的“红娘”作用。小伙子和姑娘初次会面时,常常鸣箫对“欢”,以曲代言,互相了解。即使在热恋之中,也常以箫声传情达意,别有一番乐趣。每当明月之夜,一对对的恋人们漫步在林间小路,或依偎在树丛旁,悠扬的箫声伴和着轻轻的哼唱,这是情侣们在度过最幸福的时光。
  
  

骨笛

骨笛

民族气鸣乐器

板鼓

板鼓

民族膜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二胡》

中国古代乐器《二胡》

乐器种类专题

中国古代乐器《排箫》

中国古代乐器《排箫》

乐器种类专题

光拢

光拢

民族膜鸣乐器

大三弦

大三弦

民族弦鸣乐器

乐杵

乐杵

民族体鸣乐器

角胡

角胡

民族弦鸣乐器

瑞士的灵魂阿尔卑斯号角介绍

瑞士的灵魂阿尔卑斯号角介绍

乐器种类专题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板梆》简介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板梆》简介

乐器种类专题

中国古代乐器《伽倻琴》

中国古代乐器《伽倻琴》

乐器种类专题

独弦胡琴

独弦胡琴

民族弦鸣乐器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鼓》简介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鼓》简介

乐器种类专题

胡琴

胡琴

民族弦鸣乐器

木鱼

木鱼

民族体鸣乐器

<font color='#0033CC'>吉他</font>

吉他

西洋弦乐器

铛铛

铛铛

民族体鸣乐器

管风琴

管风琴

西洋键盘乐器

钢琴

钢琴

西洋键盘乐器

锣

西洋打击乐器

小提琴

小提琴

西洋弦乐器

马头琴

马头琴

民族弦鸣乐器

斯布斯额

斯布斯额

民族气鸣乐器

嘟噜

嘟噜

民族气鸣乐器

筚

民族气鸣乐器

筚鲁

筚鲁

民族气鸣乐器

芒筒

芒筒

民族气鸣乐器

筚笋

筚笋

民族气鸣乐器

库洛

库洛

民族气鸣乐器

长号

长号

民族气鸣乐器

五月箫

五月箫

民族气鸣乐器

钢琴 吉他 长笛 口琴 陶笛 古筝 二胡 笛子 洞箫 古琴 琵琶 巴乌 唢呐 中阮 贝司 乐谱 戏曲 歌剧 声乐 电子琴 架子鼓 萨克斯 手风琴 小提琴 单簧管 电吉他 大提琴 葫芦丝 交响乐 尤克里里 名家名曲 器乐知识 乐团乐队 乐器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