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民族体鸣乐器

频道主页

竹筒(2)

乐器资源网  yueqiziyuan.com 

  
  〔切克〕用稍细小的一节或两三节毛竹筒制作,通高34厘米~46厘米,筒径5厘米~6厘米(图4),筒下端留竹节,从竹筒的1/2处左右向上修削成斜口,不开垂直缝隙,上端只留有一片呈三角形的部分筒壁。切克的音高与筒长、筒径和修削的斜口角度有直接关系。用于捕猎到山羊、小野猪和麂子时敲击。
  
  演奏
  
  演奏时,坐奏或行奏均可。行奏时,左手持竹筒下端,筒口朝下,右手执硬木棒或毛竹片敲击竹筒上部。木棒长24厘米、宽2厘米、厚1厘米。坐奏时,领奏者击三个或四个竹筒,并将竹筒横于腿上,高音竹筒在外,低音竹筒在内,用一手执硬木棒演奏,发音清脆洪亮。七个一组的布姑,由大到小的基诺语名称为尤优、革勒多、革姑、革公、春绕、春女、春卯,按五声音阶排列,音域g-a1。有极少的村寨也使用八个或九个一组的竹筒,它们分别用于捕到母野兽或公野兽时敲击。这是一种合奏乐器,一般多为每筒一人集群演奏,也可四五人合击,少于七人时,其中有一或两人兼奏两三个竹筒。竹筒用后不保存,用时都临时制作。竹筒与基诺族的狩猎生活密不可分,其它场合则不使用。按民间风俗,凡捕到大野兽时,在猎归凯旋途中,人们都要反复唱着《回家调》、《猎获调》,回寨后大家分享猎物时,则唱起《到家调》、《欢庆调》,并用竹筒为其伴奏。竹筒有一定的演奏规律,已形成曲调的固定节奏伴奏型。音色丰富,音响谐和,清脆的竹筒声和粗犷的歌声,融汇于基诺人的欢乐之中。
  
  意义
  
  1980年10月,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基诺族白腊支,将大小不同的竹筒置于架上,制成五音竹筒用于独奏,随演唱曲调敲击简化的旋律,与另外四位执无固定音高的单竹筒的奏者互相配合唱奏《猎获小调》,生动别致,纯朴粗犷,气氛热烈,富有浓郁的基诺族风采。
  
  布姑:基诺族用竹筒制成的乐器。外形很像侗族的高音芒筒,多由一节毛竹做成,一根大竹可做若干个竹筒。每个竹筒高30厘米左右,筒径6厘米左右。上端敞口并修削成斜面,下端底部留有竹节,在竹筒的筒口斜面正下方,开有一条宽1厘米左右的垂直缝隙。布姑多用于热烈的欢庆场合,当猎获大野兽时,多敲击口朝上的大布姑,猎获小野兽时,则敲击口朝下的小布姑。这些竹简使用硬木棒敲击,一般都没有固定音高,演奏通常集体进行,最少也要两人一起敲击。
  
  布姑在基诺族人民中长期流传,已经发展为有固定音高的成组竹筒。一般多由4~7个组成,以7个一组的最为流行。成组竹筒的筒高20~40厘米,筒径5~7厘米。由一个人坐在地上击奏。7个一组布姑的音列为五声音阶,音域由(g~a1)。音色清脆悦耳。在迎接狩猎队伍归来的时候,人们常在布姑的伴奏下唱起粗犷的歌以示庆祝。近年来布姑己用于舞台演出。演奏者执棒击奏成组布姑,与另外几个手击无固定音高布姑的演唱者互相配合唱奏。成组布姑随演唱曲调敲击简化的旋律,音响丰富,气氛热烈,富有浓郁的基诺族风采。
  
  

板鼓

板鼓

民族膜鸣乐器

骨笛

骨笛

民族气鸣乐器

光拢

光拢

民族膜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排箫》

中国古代乐器《排箫》

乐器种类专题

木鱼

木鱼

民族体鸣乐器

胡琴

胡琴

民族弦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二胡》

中国古代乐器《二胡》

乐器种类专题

大三弦

大三弦

民族弦鸣乐器

独弦胡琴

独弦胡琴

民族弦鸣乐器

瑞士的灵魂阿尔卑斯号角介绍

瑞士的灵魂阿尔卑斯号角介绍

乐器种类专题

中国古代乐器《伽倻琴》

中国古代乐器《伽倻琴》

乐器种类专题

乐杵

乐杵

民族体鸣乐器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鼓》简介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鼓》简介

乐器种类专题

角胡

角胡

民族弦鸣乐器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板梆》简介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板梆》简介

乐器种类专题

<font color='#0033CC'>吉他</font>

吉他

西洋弦乐器

管风琴

管风琴

西洋键盘乐器

铛铛

铛铛

民族体鸣乐器

锣

西洋打击乐器

钢琴

钢琴

西洋键盘乐器

小提琴

小提琴

西洋弦乐器

马头琴

马头琴

民族弦鸣乐器

棒棒

棒棒

民族体鸣乐器

铓锣

铓锣

民族体鸣乐器

师刀

师刀

民族体鸣乐器

小钹

小钹

民族体鸣乐器

萨巴依

萨巴依

民族体鸣乐器

金刚铃

金刚铃

民族体鸣乐器

八宝铜铃

八宝铜铃

民族体鸣乐器

瑶铃

瑶铃

民族体鸣乐器

木鱼

木鱼

民族体鸣乐器

钢琴 吉他 长笛 口琴 陶笛 古筝 二胡 笛子 洞箫 古琴 琵琶 巴乌 唢呐 中阮 贝司 乐谱 戏曲 歌剧 声乐 电子琴 架子鼓 萨克斯 手风琴 小提琴 单簧管 电吉他 大提琴 葫芦丝 交响乐 尤克里里 名家名曲 器乐知识 乐团乐队 乐器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