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乐器种类专题

频道主页

排笛(Pan flute)简介

乐器资源网  yueqiziyuan.com 

  排笛常被称为排箫,凤箫等。目前世界范围内流行于欧美、南美一带。吹排笛也像吹竹笛一样讲究口风、气息,但与笛箫有很大区别。吹奏时利用腹式呼吸,吹半音时将排笛与身体的角度加大。一只G调22管排笛理论上可以吹任何调的乐曲。在吹颤音时可以用腹震音。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手的颤动使音出现有规律的波动。

  在古代文献记录、历史以及神话故事等的参考资料中,无论是文学作品或是口述的传承等各个方面,都证明一个事实,就是:排笛Panflute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它已存在超过六千年。尽管精确的排笛起源并不明确,但罗马诗人欧维德Ovid 在其诗中已提供此秘密的线索:

  “潘神Pan坐在河滨,他注意到芦苇随风摆动,发出一种近似哀悼或挽歌式的低吟乐音。由于风已将芦苇顶部破坏,因此他将芦苇拔起,把它们切成多段并绑在一起,创造了一项新的乐器,他称之为西林克斯Syrinx,以纪念他失去的爱情。”

  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早期人类对音调差异开始产生认知,因此两管以上的排笛开始产生。如此一来也激荡了创造发明的火花,使不同型式的排笛得以发展(笔直的、圆弧的、成束的、对称的、循环的等等形式)出来。

  其实,排笛精确的起源地仍是令人困惑的。然而在全球文化历史和地理的各自独立发展中,排笛却都有明确的发展,而且不同的型式遍及全球。底下我们分地区来加研究。

排笛(Pan flute)简介

  希腊排笛

  首先谈到希腊。希腊的笔直排笛(西林克斯笛Syrinx)大约早在西元前2500年便已存在,文献学者也在爱琴海的诸岛屿中发现证据。但排笛在希腊历史中曾光彩声匿迹了一段时间。西元前第七世纪时,排笛随着古希腊帝国的壮大而再度出现。西元前146年,希腊被罗马征服,但罗马人之后也采用了多层面的希腊文化,其中也包括西林克斯笛,当时罗马称之为奥恩伊斯笛Auenis。古文献学者在当时罗马的殖民的阿力西亚(今天的法国)挖掘出一把西林克斯笛;也在西元79年在维苏威火山爆发后的火山灰中,废墟中保存一幅排笛吹奏者的壁画。罗马诗人欧维德Ovid在他从罗马被放逐到罗马的殖民地托米斯Tomis(今日罗马尼亚境内的康士坦查Constantza)时,在其著作崔斯狄亚Tristia里面也谈论到排笛(西林克斯笛)

  中国排笛

  汉族发明使用的吹奏乐器(排笛)凤箫,古代用于宫廷雅乐。约在同一时期,在中国也有人演奏(在中国被称为排箫)排笛。排箫在至圣先师孔子时期常被用在宗教典礼仪式,而孔子常被排箫忧郁之音而感动。其实,要说最早排箫在中国的出现,最早传说早在五千年前黄帝时代便已出现。据说黄帝曾派大臣伶伦去采集竹材制排箫。结果竹材长短参差不齐,因此乐器取名为“参差”,指的就是排箫。也造成成语“参差不齐”的由来。但这部份较无实证被挖掘出来。

  中国真正挖掘出的实例则出现在十一世纪。在中国河南省洛邑的古墓中发现一批葬礼用品,其中发现两把鸟骨排箫,每把十三根音管,用丝带绑成。另外也发现超过四十把的笛箫。这项发现代表了最早在中国发现排箫的证据。其实十三音管的竹排箫也早在战国时代(约西元前475-221年)在湖北省古墓中被发现。事实上,中国排箫有笔直和圆弧的设计,但也有独特的对称形状,以低音长管在中央,音管长度往两端递减。这种对称的排箫是传说中表征生命、死亡及复活的火鸟凤凰的象征,常用于宗教仪式中。不过,对称的排箫也在朝鲜半岛发现了相反形状的排箫,即低音长管在两端,音管长度往中央递减的。

  越南排笛

  在东南亚方面,或许最特殊的排笛形式是在越南发现俗称的循环排笛,当地成为丁德克笛Dding-dek。这种丁德克笛在泰国称为渥德Wode。其余在东南亚发现的排笛包括:在越南的孟族Mong以及在泰国东北区域的伊三Isan等地,发现另一种扁平排笛渥德Wod。另外在印尼和大洋洲岛屿,特别是所罗门群岛和马莱他,也发现成束的排笛奥娃拉Au ware和扁平排笛奥娃Au waa。在新海布里地New Hebrides,英国的殖民者詹姆士。 库克船长Captain James Cook展露他对排笛的兴趣。在他1768年的探索航程中,他搜集了奥娃拉和奥娃排笛。

  非洲排笛

  在非洲方面,今日非洲大陆的东部和中部可以找到笔直形式的排笛诺罗隆贝Ngororombe。在今日的乌干达、马拉维、莫桑比克、以及津巴布韦等国都可发现,从两管到六管不等。这种诺罗隆贝排笛起源于硕纳族Shona,他们曾在西元十三至十五世纪建立非洲的大津巴布韦王国。

  在印度的西北部属地,因为接触印度与希腊两种文化,特别是在亚历山大帝军队时期造成笔直排笛的发展(可能是承袭自希腊的西林克斯笛)。目前大英博物馆也收藏这样的排笛。

  在埃及方面,古埃及的排笛是在普托雷麦兹Ptolemaic时代(西元前332年至30年)出现的。事实上,普托雷麦七世Ptolemy Ⅻ在他的时期,吹笛也是法老王的责任之一。

  中东排笛

  其次来看中东。在中东地区,排笛的出现可能要追溯到古美索布达米亚平原(俗称肥沃月湾)(当地最早文明可能早在西元前六、七千年前就已开始)。有许多的语言线索把中东历史和现代罗马尼亚的排笛呐依Nai连结在一起。这点可从阿拉伯和波斯等文化看出端倪。学者在1720年于波斯地区,发现一张图,其中描绘一个女人在吹奏圆弧排笛的神情。

  美洲排笛

  在美洲方面,前哥伦比亚文化的排笛被发现大约在西元前两千年就遍及美洲。这些排笛用较广泛不同的各种材质来制作,如:芦苇、竹、骨、黄铜、陶、银以及金等等。也甚至北至今日的加拿大安大略省境内都可发现排笛的踪影。

  事实上,远在西班牙统治之前,或甚至在印加文化兴起之前,各种不同形式以及设计的排笛已被使用在美洲当地固有的音乐中、宗教庆典仪式、舞蹈、甚至狩猎中。这些美洲排笛最早源自于古爱玛拉Aymara文明。但是随着贸易的路线文明,引发了俄亥俄河山谷、中美洲的玛雅、南美安第斯山的印加以及秘鲁的纳斯卡文化等等的使用排笛。总的来说,这些美洲排笛典型都是一至三直排,使用竹串和有弹性的绳或线绑起来。美洲排笛家族有以下的几种代表:安塔拉Antara、吸库Siku (爱玛拉文明)、三卡Sanka、马耳他Malta (最常见的吸库排笛一型)、托佑Toyo (低音吸库)、隆达多尔Rondador等等。特别的是,美洲排笛传统上只有男性可以吹奏,被称为吸库吏Sikuri。在西班牙统治之后,詹波Zampo (西班牙语意即笛子吹奏者)这样的字眼也被广泛使用在美洲排笛中。

  欧洲排笛

  现在将焦点回到欧洲。在欧洲方面,不同型式的排笛可在希腊人、维京人、法国人、罗马尼亚人、俄国人等中发现。其中希腊人对附近黑海地区呈现数世纪较强的影响力,可能是在西元前七世纪将西林克斯笛Syrinx 传给达西安族Dacians (现今罗马尼亚人的祖先)。维京人则可能是在一次或是多次到东地中海或是黑海西岸的航程中接触到排笛。在今日的北英格兰约克地区挖掘出一把十世纪的维京人排笛,也证明排笛在欧洲中古黑暗时代(西元五至十五世纪)也存在着。值得一提的是,维京人的排笛,不像其他排笛都是个别音管组合而成,维京人的排笛是用坚固的一排木头,一直排挖洞而成。另外在乐器底部挖洞穿线,以方便携带。最近在瑞士也发现两千年前的排笛,同样是维京人的排笛型式。而在法国中部发现的排笛被认为是承袭自西林克斯笛,也被引进罗马境内。

  发展现状

  至于现代罗马尼亚的排笛呐依Nai,最早被发现于十六世纪初被用于王族。但在之后的三百年,排笛在罗马尼亚却变得稀少,只在农村地区的农奴用之吹奏一些原始音乐。因此当时作曲家和知识份子都不知道排笛。直到1843年,排笛吹奏者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知名的演奏家不超过十三人。但到了1864年,亚历山大·约翰·朱查王子Prince Alexander John Cuza在罗马尼亚废除了农奴制度,使得许多新获自由的排笛演奏家开始出现在罗马尼亚的都会地区,而且达到惊人的技巧。在当时,排笛变得流行,有时甚至取代小提琴成为最受欢迎的独奏乐器。排笛的身形在罗马尼亚此时似乎以达高峰。但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时期(1918-1939),这时实际吹奏排笛的人数,又比前一世纪更少。在1945年之前全罗马尼亚根本找不出16个知名的排笛吹奏者,这项乐器似乎也已绝迹了。但呐依排笛却在法尼卡·路卡Fanica Luca身上找到了一线生机。

  法尼卡·路卡在1930年代末期开始在欧洲、美国、以及中东等地漫游演奏。但讽刺的是,早先法尼卡·路卡还被他的叔父阻止发展排笛事业。但他仍在1949年成立一排笛学校,并直到任教到他1968 年过世为止。他的排笛大部分是靠自学,也随着多年的尝试和错误中学习经验,而非受过正统的音乐学院派训练。但尽管他缺乏正统的音乐教育,他还是位出色的教师。他的学生也将排笛介绍到整个西方世界。他的学生中最出名的算是乔尔治·詹斐尔Gheoghe Zamfir (第一位获全球极高名声的排笛演奏家)以及西蒙·史丹修Simion Stanciu (排笛的帕格尼尼Paganini,也是第一位用排笛演奏古典音乐的演奏家),此外还有其他许多演奏家,这里暂不详述。

  奇怪的是,排笛并没有享有它的嫡系乐器管风琴一样的广受欢迎。然而,至少排笛已渐渐脱去它原始民俗乐器的形象。最近一些年来,世界知名的录音大师,如:史汀Sting、马丽连·曼森Marilyn Manson等人已发现排笛在流行乐发展的可能性。也有新生代音乐家以印加排笛做为他们音乐主要部分长达二十五年。此外,安第斯的民俗音乐团体也在最近几十年于全球巡回演奏,其中非常倚重吸库吏Sikuri的演奏。再者,排笛音乐也出现在电影及电视配乐中。甚至在欧洲、美国和亚洲等地,也陆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学校和协会等机构,整个将排笛发展水平更臻完全之境。

  排笛种类

  市面上找得到的诸多排笛种类,一般说来可分为笔直排笛与圆弧排笛两大类。

  笔直排笛

  首先,笔直Straight排笛主要包括传统南美洲排笛(当地称为吸库siku,隆达多耳rondador,詹波纳zampona等等名称)。这种排笛比较容易制作,但比圆弧排笛困难演奏。是属于比较原始(注一)的排笛。

  圆弧排笛

  至于圆弧排笛,是属于罗马尼亚或欧洲型的排笛。比较符合吹奏者头部的转动,使演奏更快速、更精确的技巧。但比较难制作,所以也比较昂贵一些。要注意的是,只要是8管以上的排笛,笛管一定得用不同管径。(7管以下还可以用同一管径,只调整下方风口长度。但是,8管以上若是还用同一管径,那长度不是有过长,就是过短的笛管了。)

  构造特性

  材料

  排笛材料最好还是用质硬的竹子。当然,也有好排笛是以钻孔过的木头作成,可是品质不一。此外,塑胶、黄铜、玻璃或其他材质也能做出美观体面的排笛,但音色不同,每种材质都有它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当然,重量最好不要太重。此外,有的排笛音管材质不好影响音色,而管壁太厚或太薄都会影响音色。一般选用竹子的音色最自然。目前全世界较知名的排笛演奏者都是吹奏竹制排笛,而且绝大多数竹子来自中国大陆、台湾、泰国等地。

  调音方式

  在调音方面,有些排笛用软木塞,有些不是。若是底部有底座,就很难让软木塞调音。用(蜂)蜡是欧洲最传统的方法。可以使排笛快速的重新调音。有些特制的排笛在底部有可滑动的柄或把手来转调,可是很少见,而且很难维持它的美观。

  调性

  一般建议初学排笛用G调,入门后调成C调或其他调吹奏曲子。排笛不需每一种调都买一支来演奏。一方面贵,另一方面没挑战性。一个好的演奏者可在一把G调排笛中吹出任何调子来。这是很大的挑战,可是很值得哩!可以找一些比较简易的名曲来练一练转调。例如笔者拿C调排笛,用“寂寞的牧羊人”The Lonely Shepherd练F调,其实也只有Fa的要转音管角度吹降半音吹。用“幽默曲”练G调(只有Ti的音要用Do的音管降半音吹)和g小调等等。

  但是,像是速度太快的曲子,如巴哈b小调第二号长笛组曲中最后的“诙谐曲”,原本是著名的长笛快板炫技小品。但目前也已有几个排笛大师(罗马尼亚排笛大师西蒙史丹修Simion Stanciu,德国青年排笛大师吾尔利赫 和肯霍夫Ulrich Herkenhoff,以及罗马尼亚排笛大师扩内尔帕纳Cornel Pana)用排笛来吹此曲。根据了解,他们大都用G调排笛吹这种曲子,但也有用D调来吹的。而且因为排笛低音管比较难演奏双吐、三吐等技巧,绝大多数的排笛演奏家都以高一个八度来吹。这样音管较小,比较容易发声。但若像法国排笛演奏家乔治斯舒密特吹这曲子维持原调,但速度太慢,听起来一点也不“诙谐”。

  吹嘴

  吹口的角度:大家都知道,若是排笛管吹口不削掉一些角度,在嘴唇下长期摩擦,吹奏者势必容易受伤,因此,有些排笛在制作时便把每根音管口摩去一些角度。然而,有些若是每一音管的角度不统一,也会造成吹奏的困难和音准问题。此外,若非半音阶式的排笛,一般全音阶的排笛半音都得靠吹口角度控制,若是削掉的角度过大,根本没有办法演奏半音,这也是读者要三思之处。通常,詹斐尔式的特殊排笛,只在吹奏者这端内凹一些角度,它的另一面(面向观众)是平的。吹嘴务必要非常平。

  赵松庭排笛

  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笛子,上台伴奏时总要带上一箱子笛子;独奏换笛时,还要放一个架子,犹如编馨一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60年代赵松庭发明了排笛。

  所谓“排笛”,就是将大小不同的笛子,根据演奏的需要绑扎在一起,最多可以扎到四根。这种办法由几个好处:

  赵松庭发明的排笛

  ⒈ 笛子的音域扩展了,能吹出三个八度以上的音阶。音色丰富了,表现力也增强了。

  ⒉ 换笛迅速,转调方便,能解决许多单根笛子不能解决的问题。

  ⒊ 学习简便,丝毫不改变原来的指法,

  ⒋ 今天学明天就可以用。如果不要,拿掉就是。失去的只是几根小笛子本来就无用的装饰部分,而得到的却是音域、音色、转调等多方面的增益。

  ⒌ 绑扎方便。绑扎方法如下:

  1)将需要的笛子两根、三根或是四根配成套,除了最外面一根不动外,其它都要将笛塞以上的装饰部分截去。这部分除了装饰外,本来就毫无用处。

  2)将它们的吹孔尽量靠近,吹最外面一根时,颊面感觉到里面一根的位置,但不要妨碍吹外面的一根。

  3)两根笛子之间用“X”形垫片衬住,免得滑动。

  4)用活动的螺丝套把它们扎紧。

  用排笛已经创作并演奏出好几首如《婺江风光》《采茶忙》《西皮花板》《水乡船歌》和《婺江欢歌》等曲子。

乐杵

乐杵

民族体鸣乐器

骨笛

骨笛

民族气鸣乐器

胡琴

胡琴

民族弦鸣乐器

木鱼

木鱼

民族体鸣乐器

光拢

光拢

民族膜鸣乐器

独弦胡琴

独弦胡琴

民族弦鸣乐器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鼓》简介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鼓》简介

乐器种类专题

角胡

角胡

民族弦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排箫》

中国古代乐器《排箫》

乐器种类专题

板鼓

板鼓

民族膜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伽倻琴》

中国古代乐器《伽倻琴》

乐器种类专题

中国古代乐器《二胡》

中国古代乐器《二胡》

乐器种类专题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板梆》简介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板梆》简介

乐器种类专题

瑞士的灵魂阿尔卑斯号角介绍

瑞士的灵魂阿尔卑斯号角介绍

乐器种类专题

大三弦

大三弦

民族弦鸣乐器

<font color='#0033CC'>吉他</font>

吉他

西洋弦乐器

管风琴

管风琴

西洋键盘乐器

铛铛

铛铛

民族体鸣乐器

钢琴

钢琴

西洋键盘乐器

小提琴

小提琴

西洋弦乐器

锣

西洋打击乐器

马头琴

马头琴

民族弦鸣乐器

中阮简介

中阮简介

乐器种类专题

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笙》简介

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笙》简介

乐器种类专题

中国古代乐器《洒和离》

中国古代乐器《洒和离》

乐器种类专题

中国古代乐器《芦笙》

中国古代乐器《芦笙》

乐器种类专题

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箫》简介

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箫》简介

乐器种类专题

古代弹弦乐器:忽雷简介

古代弹弦乐器:忽雷简介

乐器种类专题

中国古代乐器《祝》

中国古代乐器《祝》

乐器种类专题

中国古代乐器《特钟》

中国古代乐器《特钟》

乐器种类专题

低音号Tuba简介

低音号Tuba简介

乐器种类专题

钢琴 吉他 长笛 口琴 陶笛 古筝 二胡 笛子 洞箫 古琴 琵琶 巴乌 唢呐 中阮 贝司 乐谱 戏曲 歌剧 声乐 电子琴 架子鼓 萨克斯 手风琴 小提琴 单簧管 电吉他 大提琴 葫芦丝 交响乐 尤克里里 名家名曲 器乐知识 乐团乐队 乐器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