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鼓简介
乐器资源网 yueqiziyuan.com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按古文献记载,最早的鼓,是进入陶器时代用陶土烧制的“土鼓”,土鼓标志着农耕文化型舞蹈之开端。
由《周易》“鼓之舞之以尽神”的记述可知,早在商周时代不仅出现了原始的鼓舞形式,而且鼓与舞相结合的乐舞形式,已成为鼓舞、激励人们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原始社会,人们敲击石器给舞蹈助兴;进入陶器时代后,人们能用陶土烧制成“土鼓”,并用蒉草制成鼓槌来敲打,如《礼记。明堂位》:“土鼓蒉桴苇草,伊耆氏之乐也。”之后,土鼓、苇笛等乐器和歌舞结合则是古代的“乐”,即歌、舞、乐三者融于一体的乐舞雏型。进入周代,土鼓已用于国家的各种祭祀与礼仪,按《周礼》的规定:“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东田钧。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豳”字是古代的地名,今陕西彬县、旬邑县一带,为农耕民族、汉族先民及农耕文化的发祥之地),说明在祈求丰年和年终祭蜡中,都用鼓舞取悦神灵。
周代是农耕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国家专门建立了管理鼓乐的机构,设置了名为“鼓人”的官职,并制定了一套鼓乐的制度。《周礼》“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从此鼓舞更加规范的用于各种祭祀、军事、劳作及其他活动中。由土鼓发展为用陶土或原木制成鼓腔,蒙上兽皮鼓面制成“革鼓”,则是鼓与鼓舞的又一次飞跃,还和当时对自然现象的崇拜与巫术观念有关。人们把天上雷霆的轰鸣、春天气候的温馨、万物生长的动态、音声等,都融会于“鼓”这一实物与概念之中,认为鼓具有非凡的神力,鼓声像雷声一样可以引来雨水,滋润农作物生长。所以《易。系辞》有“鼓之以雷霆”之说;《风俗通义》释义:“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说文解字》释意也相同。
古文中,郭同廓,有扩张、延伸与成长等意,因此,鼓也就成为农耕民族的精神力量,激发着人们从事辛勤的农事劳动。神话与传说中也有许多鼓的记述,如《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百里,以威天下。”夔是独脚如龙的怪兽,雷兽即雷神,用这种兽之兽皮、兽骨制成革鼓与鼓槌,其声音和威力自然是无可比拟的。源于人、神、兽三者不分的神话时代关于鼓的传说,在农耕民族心目中加深了鼓的神秘色彩。
在鼓的形制上,北方多用大鼓,南方多用小型的花鼓。表演时鼓可持手中、可挎系腰间、或系于胸前,乃至头顶、肩上、腋下、膝前等处,都可以系鼓。打法上,可一人一鼓,一人多鼓,最多者达十面,并表现各种人物形象。如山西晋南“万荣花鼓”,艺人轻松地敲打身上的十面小鼓,作各种精彩表演。北京“花钹大鼓”由数名儿童持小钹对打起舞,十几名肩挎大鼓的青壮年挥棒击鼓为之伴奏。钹声、鼓声,交织共鸣,相得益彰。河南遂平《大铜器》是十多件大小锣、鼓、铙、镲配合敲打起舞,气势非凡,还能通过抑扬顿挫的乐音和舞者的神情动态表现一定内容。如表演“孙悟空大闹天空”,当击铙挥舞至高潮时,数名持铙者同时将十几面十多斤重的大铙抛向高空,又同时接住,其精湛的技艺,为人们赞叹不已。
《周礼》中“六鼓四金”一词,所表达的虽是三千年前周代的鼓乐形式,但它和今日中国各民族的鼓舞,却有着一定的源流关系。按《周礼》规定:“六鼓”的鼓名与用途是:雷鼓、鼓神祀,灵鼓、鼓社祭,路鼓、鼓鬼飨,fen鼓、鼓军事,gao鼓、鼓役事,晋鼓、鼓金奏。“四金”是:以金绰和鼓,以金锚节鼓,以金饶止鼓,以金铎通鼓。这些古字、古义虽难读、难懂,又属于古代舞蹈史的研究范畴,但可以帮助我们对今日鼓舞源流的探索。如山东“鼓子秧歌”每年开演前要先到土地庙前表演鼓舞以祭社,要沿途撒香包、小米、纸钱。此风习就有“鼓祭社”“鼓鬼飨”的古俗遗意。土鼓是鼓的起源,革鼓与鼓舞代表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类型,中国西南出现的铜鼓与铜鼓舞有长江流域楚文化的色彩,用整段树干挖空制成木鼓与木鼓舞是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源于萨满教的抓鼓与抓鼓舞则是草原文化型的鼓与舞的形式。随着国内各民族之间、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交往日益频繁,鼓的造型与制作工艺,鼓舞的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现在流传的鼓舞中,鼓的质地有土(陶)、木、铜、铁、竹之分,并因其造型与表演形式之不同又有各种名称。如:木鼓舞(佤族等)、铜鼓舞(壮族等)、铁鼓舞(维吾尔、藏族)、陶质的蜂鼓舞(壮、瑶族)、竹筒舞(哈尼族)、象脚鼓舞(傣族等)、单鼓(汉、满、蒙族)、手鼓舞(维吾尔族)、长鼓舞(瑶族)、猴鼓舞(苗、瑶族)等。
鼓之舞之一词人们早已熟知,源于《周易》“鼓之舞之以尽神,变而通之以尽利”等原句,一般人很少去深入研究它的内涵,《周易》研究家的释意是:“加以变通来得到全部好处,鼓舞他来收到全部神妙的作用。”释意中的“神妙”两字,给人们带来诸多启发。若用“神”字去解释舞蹈的特征:神,是舞者的精神、舞姿动态的神韵,是舞者技艺的出神入化。而民间舞蹈则是舞者生命律动的显现,是一个民族群体跃动的形象,是我们探索鼓舞文化特征的深化。
中国各民族中流传的鼓舞,多是唐宋以来盛行一时的舞蹈形式,有些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有些在汉族中已经失传。值得注意的是:失传的唐代“杖鼓”在朝鲜族民间仍有单人或集体演奏技艺精湛的“杖鼓舞”俗称长鼓舞的风习。失传的宋代“花腔腰鼓”在壮、瑶、毛南等民族中仍有流传,这种腰鼓鼓腔用陶土烧制,中部细如蜂腰,当地称作“陶鼓”“蜂鼓”。
农业社会初期鼓的数量不多,当社会发展畜牧业兴起,充足的皮革供应使革鼓与鼓舞相应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各种鼓舞,是以鼓为道具或作为主要乐器,在锣、镲、钹等打击乐配合下进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民族色彩。反映出北方农民的豪迈,江南田园生活的情趣,或尚带有原始文化遗存的古拙民风。若从功能上看,各种鼓舞无非是用于祈年、祭祀、耕作、战争以及悦神娱人活动,正是“六鼓四金”中“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古风的延伸与发展。鼓舞开农耕舞蹈文化先河,伴随中华民族走过漫长的艰辛之路,不仅保存了古老的乐器、乐舞,还保存着纯朴的民风,如今又激发人们迎接辉煌的明天。
鼓在汉族民间舞蹈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分析其艺术形式、风格与地域文化的特色,有以中原地区为代表的北方鼓舞,多是集体表演,风格粗犷,气势恢宏,队形的变化也多,如河南开封“盘鼓”、陕北洛川“蹩鼓”及“兰州太平鼓”等。有长江流域一带的南方鼓舞,小型多样,灵活纤巧,并多演唱一定的情节,如安徽“凤阳花鼓”、江苏无锡“渔篮花鼓”、湖南“地花鼓”等。花鼓舞在北方一些地区也广为流传,但多是重舞不重唱,讲究技艺求精。如山西“晋南花鼓”、陕西“宜川花鼓”。
流传于山西临汾地区的洪洞、霍县、汾西等地。过去多在庙会,祈神、求雨等活动中表演。演奏者在敲击大鼓、锣、钹中倾情舞动,把自己生命的律动和祈求丰收的愿望都融会于表演之中。表演者配合默契,整齐划一,气势磅礴,威风凛凛。强奏时,鼓声震天,钹光闪烁;轻奏时,又如春雨滋润禾苗,给人们带来愉悦与鼓舞,从而增强求得好年景的信念。这该是《易。系辞》“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的意境。
关于威风锣鼓的民间传说还渲染着神话色彩,与“尧王禅让给舜,又把娥皇、女英两个女儿嫁给舜”有关。尧的家乡在洪洞羊懈村,舜在神里村(一说在万安村),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羊懈村组成威严的仪仗和锣鼓队去神里村迎姑娘回娘家,四月初八又送她回婆家。由于是仪仗锣鼓迎送,威风无比,所以称作“威风锣鼓”。锣鼓的套路有三番,即:“尧王游康衢”“华封三祝”“万民颂尧王”,都是纪念和赞颂尧王的宏恩大德。民间有关尧舜禅让的说法虽无法考证,但却表明了群众对太平盛世、丰衣足食的向往,对关心群众疾苦的清官之期望。“华封三祝”源于尧王传说的吉祥祝词,祝愿尧王“多富(福)、多寿、多男子”。民间吉祥图案中,把佛手、蟠桃、石榴三者象征“华封三祝”。也曾是当地村民寄寓多福、多寿、多子孙的愿望。
以“太平鼓”命名的有两种:一种是用扇形带柄的单面鼓,另一种用筒形双面大鼓,两者的鼓型、舞法虽有极大区别,但都是用来寄寓人们对太平盛世、五谷丰登的向往。扇形太平鼓(或称单鼓、羊皮鼓)在全国各地、在汉、满、蒙古等民族中都有流传。清代的北京,盛行打太平鼓。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太平鼓者,系铁圈之上蒙以驴皮,形如团扇,柄下缀以铁环,儿童三五成群,以藤杖击之,鼓声冬冬然,环声睁睁然,上下相应,即所谓迎年之鼓也。”现在,除鼓面多用羊皮或纸蒙制外,与当年所载完全相同,而且人们也把岁末、年初的鼓声看作太平的预兆,将有好年景的象征。过去,京畿一带进入腊月以后,制鼓的手艺人就沿村串户,上门修鼓、换鼓面,太平鼓的发展有了保障。当时打太平鼓的多是年轻妇女与儿童,表演时边打边舞,间歇时唱民间小调“绳儿歌”,形式自由、活泼。抗日战争爆发后风习渐冷落,1950年代开始复苏,1980年代又兴盛起来。此时,当年的舞蹈能手虽已年近花甲,但打起太平鼓来,其舞姿、动态依然那样地优美、轻快。鼓声唤醒了她们姑娘时的记忆,忘我的表演中又泛出年轻时的光彩,这正是“人体文化”的奥秘。
兰州太平鼓鼓长1米,直径50-100公分,鼓面用耗牛皮蒙制,鼓槌用牛皮筋拧成长鞭状。表演时舞者将大鼓斜挎右肩,鼓身坠至左小腿旁,离地约10公分。鼓上有一小铁环,用左手拇指扣紧,以便舞动时鼓身稳扎。如此庞然大鼓,要达到挥舞自如,不仅靠演员的强壮体力,还要靠全身心地投入和特殊的人舞鼓、鼓带人技艺。该鼓身涂大红漆,绘金狮图案,鼓面绘黑白太极图,以增加鼓的神奇威力,寓以惊天动地、云雷怒吼之意。表演套路中有“鹞子翻身”“乘马扬鞭”“弯弓射雁”等,而且多半是在鼓下落过程中击打,挥鞭一击,舞姿非凡,鼓声如雷,声震一二里外,当数十名鼓手同时击鼓而舞,其音声气势可想而知。表演时还有多面大锣配合,锣鼓声烘托着年节欢快的气氛,增强了人们迎来太平年景的信心。
陕西鼓舞和山西鼓舞一样,种类繁多、技艺惊人。其中,陕北的腰鼓在1940——50年代期间逐渐扩展直至遍及全国,成为新型的民间舞蹈形式。进入1980年代,陕北的“安塞腰鼓”又轰动全国。如果说“威风锣鼓”“兰州太平鼓”是金鼓齐鸣、壮阔的阳刚之美的话,那么“安塞腰鼓”则是人鼓合一,冲闯腾越,既显示群体精神,又突出了个性之美。冲闯:是舞者的气势和表演上的不拘一格,它体现在动作的勇猛自如和节奏的快速多变上,同样的踢腿击鼓,可踢得更高,打得更响,冲劲十足,起伏跌宕。腾越:是人们在表演中群体精神的升华。演员常常在高高跃起时,急展双臂,摹地收回击鼓。整个表演像龙腾虎跃,风起雷鸣,振奋人心。它显示出新一代农民摆脱千百年来土地的束缚,反过来要做大地的主人,开发和利用整个黄土高原的气概。这就是民间舞蹈对“鼓之舞之以尽神”中之“神”字的诠释。
铜鼓——顾名思义,通体用青铜浇铸,状似圆坐墩,中空无底,鼓腰向内曲缩,鼓边有四个“耳朵”,可以吊挂起来。据考证,铜鼓由铜釜演变而来,起源约于公元前8——7世纪(春秋时代),由今云南中部偏西地区的“濮人”首创。云南万家县出土的是世界上最古的铜鼓,滇池以西地区为原始形态铜鼓的真正发祥地。公元前3——1世纪,铜鼓经“滇人”发展成为形制稳定的石塞山型,经“骆越人”使制造工艺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敲打铜鼓时鼓手持双槌,右手敲鼓心,左手敲击鼓边,两手配合敲打。另一人持木桶在鼓后面,将它时近时远地摆来摆去,使鼓声更加美妙。这种敲奏法,是当地民族的一大创造。
铜鼓在古代曾有多种用途,它既是乐器、祭器和礼器,又曾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清代以后,仍用于祈神、祭祀、治病、丧葬、娱乐等活动,并用鼓声传递信息。现在收藏或仍在使用的铜鼓,多是出土文物或传世古物,件件都是铸有纹饰、造型精美的艺术品。如鼓面中心有太阳纹,周边有青蛙、蟾蜍饰物及翔鹭纹,鼓身有羽人舞蹈纹,竞渡纹,或通体云霄纹等。铜鼓上的纹饰,多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神奇奥秘之感,吸引着人们对它的内涵进行探索。今日出土的铜鼓与保存在少数民族中的铜鼓,其形制和纹饰各有不同,由此反映了当时当地民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宗教意识,帮助我们探索铜鼓舞中古文化的遗存。如蛙饰:多是立体造型,四只匀称地分铸在鼓面的边沿,反映出古代农耕民族对蛙的重视、蛙的图腾崇拜。壮族至今还有祭青蛙的节日,认为蛙是雷神的女儿,通过它可以祈求雷神给人们带来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又如太阳纹:它与古民族的太阳崇拜有关,著名的广西宁明花山岩画上,就画有许多这一类型的铜鼓与铜鼓舞的场面。画面上,铜鼓置于江边,许多人物姿势相同,向同一方向欢呼雀跃,像是在击铜鼓起舞,祭祀江神。再如广西博物馆存的世界最大铜鼓:直径166厘米,重300公斤,鼓面中心是太阳纹,铜鼓上的翔鹭纹认为是水鹤和鹭鸶,水鹤能测风雨,鹭鸶善捕鱼,以此纹饰寄托渔民出海平安、丰收的心愿。羽人舞蹈纹和竞渡纹是当时歌舞娱乐、龙舟竞渡的描绘,这些纹饰有助于研究古代风俗和舞蹈文化的源流。
铜鼓舞是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与发展,铜鼓上积淀着古代农耕民族、沿海渔民的文化创造,也可以探寻在今日民间舞蹈中的遗存。主要在壮、苗、彝、瑶、水、布依等民族中流传,是今日比较偏僻的山区村寨。铜鼓舞的表演形式,主要是以铜鼓为主,还配合芦笙、大鼓等乐器作为伴奏,一般都在节日中进行。各民族有自己的特定节日和活动方式,舞蹈的跳法与风格各有特色,他们从不同方面继承了古代铜鼓、铜鼓舞的功能与乐舞习俗,并不断汇入新的文化创造。
流传于滇桂两省接壤地区的富宁、那波一带,以当地村寨“跳宫节”表演最具特色。跳宫节与一位民族英雄有关:很久以前,一位彝族首领在率众抗敌时,因寡不敌众,在参战者几乎覆灭的关头,他利用金竹丛隐蔽,用金竹制作成弓箭,奋起反击,转败为胜。为纪念这位英雄,人们通过跳宫节表示对他的敬仰,以增强本民族的团结、和睦,祈求先祖保佑五谷丰登、人畜平安。跳宫节活动的场地中心,要种上金竹,场边吊起铜鼓,全村寨的人都着节日盛装参加活动。先举行一定仪式敬神,“唱铜鼓歌”叙述彝族历史,扮演当年的“点兵出征”“战斗”“凯旋”,在铜鼓声与葫芦笙的吹奏中,大家围着金竹跳舞,还表演狩猎、耕作、纺织为内容的舞蹈。
广西红水河流域的东兰、都安、马山一带壮族村寨,节日里素有赛铜鼓与跳铜鼓舞的风习。铜鼓队多用音色高亢的公鼓(鼓面小)、音色浑厚的母鼓(鼓面大)各两面组成。春节期间赛铜鼓时,各村铜鼓队常把铜鼓搬上岸边山头,隔河与对岸的队赛鼓,鼓手们奋力敲击,都想以洪亮的鼓声压倒对方,直至对方息鼓无声,方算取胜。围观助兴的群众,用草笠为击鼓者扇凉。入夜,人们持火把川流其间,更是热闹壮观。
壮族铜鼓舞,主要是以铜鼓特有的乐音、鼓点的变化,配合一名鼓舞者敲击大皮鼓起舞的表演,以增添鼓舞的气氛,适应群众的审美心理。目前的表演,一般是把四面铜鼓吊挂在村前大榕树上,由四个青年持竹片敲击。一面大皮鼓放置场地中心,鼓舞者双手持鼓槌或正击、反击,或转身、翻身,变换动作边击边舞,舞姿矫健、洒脱,四青年配合舞者的表演击铜鼓,时轻时重,时缓时急,音调和谐,浑然一体,使鼓舞更加完美。另外,表演中,常有两人和击大度鼓者相配合,一人肩扛竹筒,用竹棍敲打,另一人持笠帽为击鼓者扇凉,三人配合默契,穿插跳跃,绕鼓而鼓,非常别致、风趣。
苗族铜鼓舞,多在盛大节日,如“吃牯脏”“苗年”“芦笙节”活动中表演。铜鼓架设在场地中心,由一名鼓手敲打,另一人持特制木桶置于铜鼓后面,时近时远相配合,以增强乐音效果。舞者人数不限,经常是越百上千,围成几个大圆圈,合着铜鼓的敲击变化互相呼应,表演以日常劳动生活为内容的舞蹈。苗族铜鼓的敲打方法,一般都有固定的鼓点、读法及呼喊声,由于群众非常熟悉这些鼓点和读法所包含的内容,所以鼓声具有“鼓语”的特点。鼓手执双槌棒击鼓鼓点有专门的读法:“咚”表示右手击鼓心,“嘎”表示左手击鼓边,“的”表示双槌相击。例如“翻高豆”,意为“赶斑鸠”,舞蹈表现农民听说飞来的斑鸠,正在刨出黄豆种啄食,于是骑着马来到田里驱赶斑鸠。舞蹈动作有:在地边赶斑鸠、作抬腿赶、骑着马赶、拍掌转身下蹲甩腰赶斑鸠等4个动作。又如“平冷潘拉冬高冬”,苗语意为“迎客舞”,表现主人以舞蹈欢迎客人的到来。据说此鼓点是受山林中啄木鸟“笃笃”啄木声的启发而编成的。客人到来时,主人和迎客者在路边两旁,拍手欢舞,迎客人进寨。其他还有表现“获猎归来”“儿童放鸭”“捞虾”“捉蟹”,以及“吃牯脏”中表演的祭祀性“刀舞”等,都有不同的鼓点读法和苗语鼓词。
布依族铜鼓舞常在丧葬仪式中进行,当村中老人去世后,由两名舞者合着铜鼓、皮鼓的鼓声缓缓而舞,以此哀悼故去的老人。平常跳铜鼓舞时,还常和“刷把舞”一同表演,并称之为“铜鼓刷把舞”。舞蹈中铜鼓声、刷把声交织鸣响,表演别具一格,增添了浓郁的民族色彩。水族有过“端节”的习俗,水语称作“借端”,是丰收后的盛大节日,过去在农历的八九月间,后改为十一月的第一个“亥”日。届时,各村寨都敲起铜鼓欢度节日,并把活动的场地叫作“端坡”,人们合着铜鼓、皮鼓、芦笙的乐声,在场地上尽情高歌欢舞。
佤族木鼓,用长约160厘米的红毛树或椿树整段原木制成,其形状像放倒的一段树干。制作时先刨出长约110厘米,宽10厘米的细槽,挖空木心后再制成木鼓。木鼓又有公母之分,母鼓〔必须由女子敲击〕大、公鼓〔男女皆可敲击〕小,反映出母系社会妇女为大的遗风。过去,木鼓供放于木鼓房,平时不能随意敲打,只有重大节日、宗教活动、部落间械斗、获猎归来,以及传达重要信息时,才敲击木鼓庆贺或示意某种活动,同时跳相应的木鼓舞。如把木鼓拉到木鼓房前跳“木鼓房舞”;木鼓上架首次敲打新鼓时跳“敲木鼓舞”;获猎归来(包括“猎头”)祭木鼓时合着鼓点跳“迎头”(人头或虎、豹、熊头)“舞砍刀”“供头”“送头”(送至村外固定存放处)等各种不同内容与气氛的舞蹈。这些舞蹈的基本动作区别不大,其特点多从歌词、曲调、节奏快慢中表现出来。佤族的“猎头”与舞蹈风习,与高山族多有近似处。两个民族的猎头陋俗和相应的舞蹈,虽都早已不复存在,但可作为民族血缘、舞蹈文化源流上的比较研究。
木鼓——云贵高原属亚热带、热带的湿润气候,森林茂密,树种繁多,取材制鼓方便,因此,当地民族多选优质原木制鼓,此类鼓,人们泛称“木鼓”,也有“大鼓”“皮鼓”等叫法,各少数民族又有本民族语言的称谓。木鼓的形制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用整段原木挖制成鼓,如佤族的木鼓,佤语称作“布络”。另一种,把整段原木挖空作鼓膛,两端或一端蒙以牛、羊皮制成木鼓。双面的木鼓,苗族称作“略斗”,用楠木挖制;侗族称作“工”,用“梅雪香”原木挖制;基诺族称作“塞吐”,用红毛树干挖制;而景颇族的“赠疆”,则用长约3米的巨木挖制;瑶族双面鼓因用于“猴鼓舞”,而叫作“猴鼓”。单面的桶形大鼓,也叫“大鼓”。壮族的单面大鼓叫作“种劳”,用杉木板拼制鼓膛,蒙以牛皮。各民族的木鼓舞,在木鼓的造型、所用原木与制作方法、所敲击的鼓点与音色之不同,从而形成木鼓舞的多种风韵。
佤族有悠久的历史,其先民早在西汉时已居住在云南山区,但由于生产力低下,直到本世纪50年代初,许多地方仍从事刀耕火种式的粗放农业,人们崇信鬼神、万物有灵的观念极重,而且尚保存着“猎头祭谷”等陋俗。他们把木鼓看作是神器,并具有多种的功能,因此,制造木鼓与木鼓舞的活动,是村寨中的重大事件,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参加。从进山选树、伐木、拉运下山、村头制鼓,直至迎鼓送放到木鼓房等,都有严格程式和礼仪,并在“魔巴”巫师的主持下进行,人们和着巫师的唱诵唱歌起舞,是最为原始的木鼓舞形式。
苗族木鼓长120——200厘米,鼓面直径40——50厘米,两端蒙以牛皮,用竹篾箍紧而成。演奏时平置于高约140厘米的鼓梁上,由一人(或两人)执双槌分别敲击鼓面和鼓帮,高低不同、音色各异的皮革、原木之音,交织成和谐神秘的音响。按民间传说,传说祖先的灵魂是藏在鼓里的,奏出各种鼓点能使舞者在鼓声中和祖先之灵沟通,因此,在祭祀祖先“吃牯脏”的重大活动中,木鼓舞是首先要跳的祭祀性舞蹈。人们在“吃牯脏”活动中,听唱《开天辟地》《洪水滔天》以及描述迁徙的史诗《跋山涉水》等古歌,跳木鼓舞、铜鼓舞、芦笙舞,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从而增强本民族的凝聚力。湖南旧县志《永绥厅志》描述:“苗俗又有所谓跳鼓脏者,乃合寨之公祀,亦犹民间之清蘸,数年间行之,亥、子两月,择日举行。每户杀牛一只,蒸米饼一石。届期,男女早集,多者千余,少亦数百……另一人击竹筒,一木空中,二面蒙生牛皮,一人衣彩服挝之,其余男子各服伶人五色衣,或披红毡,以马尾置乌纱冠首,妇亦盛(装),另外旋,女内旋,皆举手顿足,其身摇动,舞袖相联,左右顾盼,不徐不疾,亦觉可观。而芦芦笙音与歌声相应,悠扬高下,并堪入耳,渭之跳鼓脏。”这段记载说明本世纪初湘西苗族聚居区仍盛行“吃牯脏”的活动,描绘了人们在木鼓、芦笙的鼓乐声中,男女一同欢舞的盛况。这种祈年庆丰活动,与《盐铁论》“椎牛击鼓,戏倡舞像”记述相印证,从古俗的延伸中看到苗族木鼓舞历史之久远。
苗族其族源可追述到远古的三苗,但一直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民间文学、民间文艺、各种民俗活动,成为他们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在长期的乐舞活动中,逐渐形成用铜鼓、木鼓敲打出的鼓点,芦笙吹奏出的旋律传递信息,使之具有“鼓语”“芦笙语”的功能,相应的在木鼓舞、芦笙舞中保存有诸多有待发掘的文化遗产。
苗族鼓舞形式很多,除木鼓舞外还有“踩鼓舞踩鼓舞”“花鼓舞”“调年鼓舞”“团结鼓舞”等。此类鼓舞用鼓近似中原用木板拼制成鼓膛的大鼓,但表演时仍把鼓横置鼓架上,敲打方式与木鼓舞相同,舞者围着鼓表演不同内容的舞蹈。由此类鼓舞又派生出具有较高技艺的表演性舞蹈,如“单人鼓舞”“双人鼓舞”“猴儿鼓舞”等。近年,湖南湘西苗族地区还出现“四人鼓舞”,鼓为特制,鼓面向四个方向,有鼓架支撑,四名女子执槌围鼓敲击起舞,边舞边变换位置,表演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