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演奏中单竹技巧和轮竹技巧
乐器资源网 yueqiziyuan.com 中国扬琴最初称为“洋琴”,是一种有着广泛的世界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的击弦乐器。它分布广阔,流传于欧、亚、美、非和大洋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在印光任、张汝霜所著的《澳门记略》(1751年版)下卷中记载“铜丝琴、削竹扣之、铮铮琮琮。”这是中国扬琴民族化的重大变革之一。从此,扬琴的击弦工具由木质的“琴槌”改为竹质的“琴竹”。
到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始开扬琴独奏表演艺术的先河,并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音韵的演奏风格特点和以独特演奏技巧为特征的扬琴表演艺术传统流派。[1]
基本技巧是演奏的基础,只有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诠释音乐作品。在学习扬琴的过程中我认为应该掌握的基本技巧是单竹技巧和轮竹技巧,这才是演奏的关键。
一、扬琴演奏的两种基本技巧
学习扬琴首先应该保持正确的演奏姿势,即全身自然放松,双脚自然落地距离与肩同宽,坐姿端正,微呈含胸拔背之势,肩和大臂自然下垂,小臂曲肘平伸,手持琴竹,眼看琴面,表情要自然大方。
(一)、单竹技巧:是指琴竹在单音上的弹奏。
单竹技巧中首先应掌握持琴竹的方法。首先双手成半握拳的放松状态,手掌心相对。其次应将琴竹的持竹点放在琴竹全长的五分之一处,即持竹点应放在食指的第一关节处,拇指呈自然状态压在持竹点,琴竹的尾部贴在中指中间的指肚上,无名指与小指呈自然弯曲状态,这样就将琴竹稳稳地拿在了手中。单竹技巧中其次应掌握击弦的方法。扬琴的击弦过程也是整个手臂运动的过程,是依靠从肩关节到手指的持竹点之间的这些动作器官的整体协作来完成击弦的。
1、单音的单竹:是指单手拿琴竹在单音上进行的弹奏。单音是音乐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弹奏时,我们可以尝试着把一个单音弹成长、短、强、弱四种不同的形式来反复练习。这样,既可以感受击弦的力度,又可以做到有意识的放松手臂。
2、单音的双竹:是指双手各持一支琴竹按顺序在单音上进行交替轮流地弹奏。弹奏时双手的配合要协调一致,速度要相对统一,力度也要做到均匀统一。
单竹技巧的难点在于:要掌握正确持琴竹的方法和击弦力度,重点应该放在由慢到快的技巧练习中。持琴竹时要注意的是,持琴竹的三个手指要做到松弛有度,以拿稳琴竹、不紧不松为最佳。击弦时要注意力度的变化,在高、中、低三个音区各音上用的力度要得当,应保持琴竹键头在击中弦点后能够依靠反弹作用迅速回到原位,呈击弦之前的自然放松状态。这样,一次完美的击弦就顺利完成了。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就难了,这就要求我们的演奏者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要手脑并用、勤练、苦练,体会正确持琴竹的方法和击弦方法。
(二)、轮竹技巧:
所谓的轮竹,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轮音、轮打、滚打、滚轮,指的是一只手或两只手用琴竹在一个音或几个音上轮流做出密集而均匀、持续且连贯的轮动,给人延续不断的感觉。轮竹主要是通过肩、臂、肘、腕、指在自然放松前提下的配合来完成的。
1、单竹轮:是指左手或右手用一支琴竹快速的在一个音或多个音上进行密集、均匀、连贯的弹奏。单竹轮的练习就是为双竹轮打基础的。演奏者可以通过慢速的练习来统一左右手的节奏、音量、音色和力度,达到轮竹的最佳效果。
2、双竹轮:是指双竹在一个音或几个音上作快速交替的轮动,是轮音技巧中运用非常普遍的手法。双竹轮又可以分为单音轮竹、双音轮竹和连轮三种。
(1)单音轮竹:是指双竹轮流在一个单音上作快速交替的轮动。单音轮竹要求轮动时左右手要协调一致,节奏、力度、音色要统一。单音轮竹在练习时可以通过速度先慢后快和力度先弱后强两种方法来进行练习,以达到轮竹的最佳效果。
(2)双音轮竹:是指双竹同时在两个音上轮流作快速交替的轮动。双音轮竹既然是在两个音上作快速交替的轮动,这就要求在轮竹过程中不能中断,同时要保持两个音在力度和音色上的统一。双音轮竹在扬琴演奏的技巧中起重要作用。
(3)连轮:即连续轮竹,是指双竹在一小节甚至几小节以上作快速交替的轮动。连轮适合在深情、优美的曲调中出现,要求演奏者在演奏连轮时双手的力度要均匀统一,做到主次分明,有起伏。连轮在交错音位时尽量做到交替的两音之间要连贯、紧凑,间隙越小越好。基本要求是:演奏者在弹奏连音时的移位要快,保持乐句最好的连贯性。
轮音在扬琴演奏艺术中,不仅仅能够体现出演奏者的技术水平,更是乐曲风格和音乐形象的重要表现手法,是扬琴各种演奏技巧中运用得最多,也是最难的一种技巧。因此,这就要求演奏者根据乐曲不同的风格和情感的变化,通过不同的轮音方法、力度和速度,演奏出与风格和情感相适应的轮音,增添旋律的色彩,加强乐曲的歌唱性,给予乐曲原有的生命力,达到悦耳动听的效果,从而感动听众。
轮音在演奏中要注意:1、最容易出现左手轻右手重、左手慢右手快的问题,这是由于多数人平时的用手习惯和弹奏时双手跟琴弦之间的距离不等造成的。这时,演奏者应该集中精力加强左手的练习,锻炼左手的灵活性,从而达到左右手如一。2、还容易出现小臂酸痛的问题,这是由于在演奏时心里紧张引起的肌肉紧张造成的。世界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卡萨斯曾经说:“一想到要举行公开的音乐会,我总是像在做噩梦。”当有人问波兰小提琴家威尔科米尔斯卡:“你演奏时是否也有点紧张”时,他回答说:“有点紧张?我简直紧张极了。假如说不紧张的话,那是在骗你。我在每次开音乐会之前都紧张。特别是关系到我的事业的那些大城市。”可见,紧张是人的一种本能,就连这些经常在公共场所演出的大师们都有紧张的经历,更何况是我们了。世界著名单簧管演奏家詹姆斯·坎贝尔说:“我发现,音乐家之所以神经紧张到了有损于演出的地步,是因为他们太关注别人对他们怎么看。如果你能够真正沉浸于自己所奏的音乐,并能反过来想‘我能给他们什么?’,那就成了施予的问题而不是评价的问题了。这时你就能演奏出你的最佳水平。”“在台上演奏的那几分钟,你要确信自己是天下最好的,时候还要祝贺你自己,这是运动员为了保持良好心理状态而采取的惯常做法。”[2]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说:“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外物,便浑忘自己存在,不久你就和外物混成一体了。”[3]因此,要求我们的演奏者在平常的轮音训练中,要聚精会神,让自己沉浸在音乐美妙的旋律中,注意调整好心态,经常鼓励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演奏者可以在单竹的基础上慢慢地加快速度,可以采用先练习“定数轮音”,在规定的单位拍中,演奏出规定数量的轮音;慢慢地在前者的基础上再练习“不定数轮音”,在规定的单位拍中,演奏出不定个数的轮音。这样,演奏者在平常的训练中也就慢慢增加了自信心,调整好了心态,消除了紧张的心病,从而也将轮竹技巧练得炉火纯青,为以后的轮音演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轮竹技巧的难点在于:双手的速度、音量练习。双手的速度练习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先通过定数轮音的练习慢慢来掌握双手的节奏和力度,在充分掌握好双手速度和节奏的基础上再练习不定数轮音,来达到双手速度的统一。音量的练习可以分为弱轮和强轮。弱轮时要求手位要低,手腕轮动时以腕关节作为支点,这样轮竹活动的半径较小,轮动出来的音音量较弱。强轮时要求手位适中,轮动时以肘关节作为支点,用小臂的力量带动手腕轮动,这种轮竹活动半径要比弱轮时大,产生的音量自然就较强。
二、两种基本技巧的运用
(一)、单竹技巧:单竹技巧是扬琴所有技巧中最为基本的技巧,主要用于初级的音阶练习和弹奏一些简单的曲子,如《小星星》、《生日歌》、《拖拉机来了》、《紫竹调》等,这些曲子都是属于初级的演奏乐曲,曲调多活泼、欢快,常用于单竹练习。《拖拉机来了》是由张晓峰作曲,全曲营造了欢腾的气氛,以欢乐活泼的旋律来表达劳动人民丰收时的喜悦心情。全曲分为三大段,第一段主题,第二段乐曲轻快地表现音乐,第三段乐曲要比第一段音乐表现要略快些,增强音乐的层次,这样使三段音乐的表现层次更加分明。《紫竹调》项祖华根据沪剧曲调整理而成的,此曲在上海地区广为流传,此曲柔美、秀丽、流畅,使用单竹演奏,在演奏时要求中速,音与音之间要有颗粒性,尤其是在演奏十六分音符时节奏要均匀,速度和力度要统一。在演奏音阶时,只是为了让学习者熟悉各音的位置,不带有任何情绪及感情色彩,演奏时要把握好节奏速度和强弱规律即可!
(二)、轮竹技巧:轮音是乐曲风格和音乐形象的重要表现手法,是扬琴各种演奏技巧中运用得最多,也是最难的一种技巧。演奏者可以根据乐曲不同的风格和情感的变化,通过不同的轮音方法、力度和速度,演奏出与风格和情感相适应的轮音。如:(1)由张晓峰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此曲是一首4/4的抒情乐曲,作者描绘出了一幅拥有蓝天、白云、马儿和百鸟的草原美景。乐曲中的轮音部分采用密集、宽广悠扬的轮竹技巧加之4/4拍节奏强、弱、次强、弱的规律展现出一幅宽广草原上的美景,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赞美之情!
曲子开始在高音区演奏然后转到低音区演奏,开始的演奏由宽板的演奏转为快板变奏曲,中间有华彩乐段,最后回到广板的主题。全曲由三种轮竹组成,单音轮竹、双音轮竹和八度轮竹。(2)由黄河创作的《黄土情》,全曲共分为引子、主题、赋格、快板和尾声五个部分,充分展现了黄土高原的自然风貌和西北人民的纯朴热情。演奏这首曲子时,对轮音的要求非常的严格,不但需要使用以深思凝重为主的双轮音以突出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作者内心复杂的心境和情绪变化,还要运用大幅度和快频率的双轮的方式,将乐曲的内涵表现的淋漓尽致。(3)乐曲《映山红》为C大调4/4乐曲,是根据一首优美的革命歌曲《闪闪红星》的主题乐曲改编的扬琴曲,原曲作者为傅庚辰,后由桂习礼改编。曲子充满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盼望满山开满映山红的一天也就是对未来生活美好的一种向往之情。乐曲一开始情绪是宽广有力,自由的。引子之后是深情的慢板音乐,就是歌曲映山红的主题音乐,深情舒展优美 曲中轮音用的教多,这段轮音要注意连贯性,不同音之间不可有断音,要保持音乐的柔美与贯通。后面紧接斗志昂扬的快板并且出现由由C调转为F调。此乐段过后转回原调C调,乐段要伴有自由、激情的行板演奏。最后结尾回原速。
三、小结
以上是我在平常的学习和演出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引起扬琴学习者和演奏者们的注意。当今社会,学习和热爱扬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在学习中应该充分重视和掌握两种基本技巧,努力把我们学到的科学的方法运用到平常的演奏中,使我们的演奏水平更上一层楼,演奏出更加美妙动听的音乐。
注释:
(1)[1]转引自《扬琴演奏艺术》 刘达章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年9月北京第1版 第2页
(2)[2] 转引自《世界著名音乐家访谈录》高格雷斯著、吴佩华译 华夏出版社 2000年1月版第40页
(3)[3] 转引自《朱光潜美学文集》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年版 第43页
参考文献:
[1]《扬琴演奏艺术》刘达章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年9月北京第1版
[2]《乐器表演技能教学新论》 王朝刚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年1月第1版
[3]《扬琴演奏中两种基本技巧的掌握及其重要性》韩晓莉
[4]《浅谈扬琴的轮竹演奏》 魏敏
[5]《论轮音在扬琴演奏中的运用》肖笛
在印光任、张汝霜所著的《澳门记略》(1751年版)下卷中记载“铜丝琴、削竹扣之、铮铮琮琮。”这是中国扬琴民族化的重大变革之一。从此,扬琴的击弦工具由木质的“琴槌”改为竹质的“琴竹”。
到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始开扬琴独奏表演艺术的先河,并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音韵的演奏风格特点和以独特演奏技巧为特征的扬琴表演艺术传统流派。[1]
基本技巧是演奏的基础,只有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诠释音乐作品。在学习扬琴的过程中我认为应该掌握的基本技巧是单竹技巧和轮竹技巧,这才是演奏的关键。
一、扬琴演奏的两种基本技巧
学习扬琴首先应该保持正确的演奏姿势,即全身自然放松,双脚自然落地距离与肩同宽,坐姿端正,微呈含胸拔背之势,肩和大臂自然下垂,小臂曲肘平伸,手持琴竹,眼看琴面,表情要自然大方。
(一)、单竹技巧:是指琴竹在单音上的弹奏。
单竹技巧中首先应掌握持琴竹的方法。首先双手成半握拳的放松状态,手掌心相对。其次应将琴竹的持竹点放在琴竹全长的五分之一处,即持竹点应放在食指的第一关节处,拇指呈自然状态压在持竹点,琴竹的尾部贴在中指中间的指肚上,无名指与小指呈自然弯曲状态,这样就将琴竹稳稳地拿在了手中。单竹技巧中其次应掌握击弦的方法。扬琴的击弦过程也是整个手臂运动的过程,是依靠从肩关节到手指的持竹点之间的这些动作器官的整体协作来完成击弦的。
1、单音的单竹:是指单手拿琴竹在单音上进行的弹奏。单音是音乐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弹奏时,我们可以尝试着把一个单音弹成长、短、强、弱四种不同的形式来反复练习。这样,既可以感受击弦的力度,又可以做到有意识的放松手臂。
2、单音的双竹:是指双手各持一支琴竹按顺序在单音上进行交替轮流地弹奏。弹奏时双手的配合要协调一致,速度要相对统一,力度也要做到均匀统一。
单竹技巧的难点在于:要掌握正确持琴竹的方法和击弦力度,重点应该放在由慢到快的技巧练习中。持琴竹时要注意的是,持琴竹的三个手指要做到松弛有度,以拿稳琴竹、不紧不松为最佳。击弦时要注意力度的变化,在高、中、低三个音区各音上用的力度要得当,应保持琴竹键头在击中弦点后能够依靠反弹作用迅速回到原位,呈击弦之前的自然放松状态。这样,一次完美的击弦就顺利完成了。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就难了,这就要求我们的演奏者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要手脑并用、勤练、苦练,体会正确持琴竹的方法和击弦方法。
(二)、轮竹技巧:
所谓的轮竹,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轮音、轮打、滚打、滚轮,指的是一只手或两只手用琴竹在一个音或几个音上轮流做出密集而均匀、持续且连贯的轮动,给人延续不断的感觉。轮竹主要是通过肩、臂、肘、腕、指在自然放松前提下的配合来完成的。
1、单竹轮:是指左手或右手用一支琴竹快速的在一个音或多个音上进行密集、均匀、连贯的弹奏。单竹轮的练习就是为双竹轮打基础的。演奏者可以通过慢速的练习来统一左右手的节奏、音量、音色和力度,达到轮竹的最佳效果。
2、双竹轮:是指双竹在一个音或几个音上作快速交替的轮动,是轮音技巧中运用非常普遍的手法。双竹轮又可以分为单音轮竹、双音轮竹和连轮三种。
(1)单音轮竹:是指双竹轮流在一个单音上作快速交替的轮动。单音轮竹要求轮动时左右手要协调一致,节奏、力度、音色要统一。单音轮竹在练习时可以通过速度先慢后快和力度先弱后强两种方法来进行练习,以达到轮竹的最佳效果。
(2)双音轮竹:是指双竹同时在两个音上轮流作快速交替的轮动。双音轮竹既然是在两个音上作快速交替的轮动,这就要求在轮竹过程中不能中断,同时要保持两个音在力度和音色上的统一。双音轮竹在扬琴演奏的技巧中起重要作用。
(3)连轮:即连续轮竹,是指双竹在一小节甚至几小节以上作快速交替的轮动。连轮适合在深情、优美的曲调中出现,要求演奏者在演奏连轮时双手的力度要均匀统一,做到主次分明,有起伏。连轮在交错音位时尽量做到交替的两音之间要连贯、紧凑,间隙越小越好。基本要求是:演奏者在弹奏连音时的移位要快,保持乐句最好的连贯性。
轮音在扬琴演奏艺术中,不仅仅能够体现出演奏者的技术水平,更是乐曲风格和音乐形象的重要表现手法,是扬琴各种演奏技巧中运用得最多,也是最难的一种技巧。因此,这就要求演奏者根据乐曲不同的风格和情感的变化,通过不同的轮音方法、力度和速度,演奏出与风格和情感相适应的轮音,增添旋律的色彩,加强乐曲的歌唱性,给予乐曲原有的生命力,达到悦耳动听的效果,从而感动听众。
轮音在演奏中要注意:1、最容易出现左手轻右手重、左手慢右手快的问题,这是由于多数人平时的用手习惯和弹奏时双手跟琴弦之间的距离不等造成的。这时,演奏者应该集中精力加强左手的练习,锻炼左手的灵活性,从而达到左右手如一。2、还容易出现小臂酸痛的问题,这是由于在演奏时心里紧张引起的肌肉紧张造成的。世界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卡萨斯曾经说:“一想到要举行公开的音乐会,我总是像在做噩梦。”当有人问波兰小提琴家威尔科米尔斯卡:“你演奏时是否也有点紧张”时,他回答说:“有点紧张?我简直紧张极了。假如说不紧张的话,那是在骗你。我在每次开音乐会之前都紧张。特别是关系到我的事业的那些大城市。”可见,紧张是人的一种本能,就连这些经常在公共场所演出的大师们都有紧张的经历,更何况是我们了。世界著名单簧管演奏家詹姆斯·坎贝尔说:“我发现,音乐家之所以神经紧张到了有损于演出的地步,是因为他们太关注别人对他们怎么看。如果你能够真正沉浸于自己所奏的音乐,并能反过来想‘我能给他们什么?’,那就成了施予的问题而不是评价的问题了。这时你就能演奏出你的最佳水平。”“在台上演奏的那几分钟,你要确信自己是天下最好的,时候还要祝贺你自己,这是运动员为了保持良好心理状态而采取的惯常做法。”[2]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说:“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外物,便浑忘自己存在,不久你就和外物混成一体了。”[3]因此,要求我们的演奏者在平常的轮音训练中,要聚精会神,让自己沉浸在音乐美妙的旋律中,注意调整好心态,经常鼓励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演奏者可以在单竹的基础上慢慢地加快速度,可以采用先练习“定数轮音”,在规定的单位拍中,演奏出规定数量的轮音;慢慢地在前者的基础上再练习“不定数轮音”,在规定的单位拍中,演奏出不定个数的轮音。这样,演奏者在平常的训练中也就慢慢增加了自信心,调整好了心态,消除了紧张的心病,从而也将轮竹技巧练得炉火纯青,为以后的轮音演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轮竹技巧的难点在于:双手的速度、音量练习。双手的速度练习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先通过定数轮音的练习慢慢来掌握双手的节奏和力度,在充分掌握好双手速度和节奏的基础上再练习不定数轮音,来达到双手速度的统一。音量的练习可以分为弱轮和强轮。弱轮时要求手位要低,手腕轮动时以腕关节作为支点,这样轮竹活动的半径较小,轮动出来的音音量较弱。强轮时要求手位适中,轮动时以肘关节作为支点,用小臂的力量带动手腕轮动,这种轮竹活动半径要比弱轮时大,产生的音量自然就较强。
二、两种基本技巧的运用
(一)、单竹技巧:单竹技巧是扬琴所有技巧中最为基本的技巧,主要用于初级的音阶练习和弹奏一些简单的曲子,如《小星星》、《生日歌》、《拖拉机来了》、《紫竹调》等,这些曲子都是属于初级的演奏乐曲,曲调多活泼、欢快,常用于单竹练习。《拖拉机来了》是由张晓峰作曲,全曲营造了欢腾的气氛,以欢乐活泼的旋律来表达劳动人民丰收时的喜悦心情。全曲分为三大段,第一段主题,第二段乐曲轻快地表现音乐,第三段乐曲要比第一段音乐表现要略快些,增强音乐的层次,这样使三段音乐的表现层次更加分明。《紫竹调》项祖华根据沪剧曲调整理而成的,此曲在上海地区广为流传,此曲柔美、秀丽、流畅,使用单竹演奏,在演奏时要求中速,音与音之间要有颗粒性,尤其是在演奏十六分音符时节奏要均匀,速度和力度要统一。在演奏音阶时,只是为了让学习者熟悉各音的位置,不带有任何情绪及感情色彩,演奏时要把握好节奏速度和强弱规律即可!
(二)、轮竹技巧:轮音是乐曲风格和音乐形象的重要表现手法,是扬琴各种演奏技巧中运用得最多,也是最难的一种技巧。演奏者可以根据乐曲不同的风格和情感的变化,通过不同的轮音方法、力度和速度,演奏出与风格和情感相适应的轮音。如:(1)由张晓峰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此曲是一首4/4的抒情乐曲,作者描绘出了一幅拥有蓝天、白云、马儿和百鸟的草原美景。乐曲中的轮音部分采用密集、宽广悠扬的轮竹技巧加之4/4拍节奏强、弱、次强、弱的规律展现出一幅宽广草原上的美景,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赞美之情!
曲子开始在高音区演奏然后转到低音区演奏,开始的演奏由宽板的演奏转为快板变奏曲,中间有华彩乐段,最后回到广板的主题。全曲由三种轮竹组成,单音轮竹、双音轮竹和八度轮竹。(2)由黄河创作的《黄土情》,全曲共分为引子、主题、赋格、快板和尾声五个部分,充分展现了黄土高原的自然风貌和西北人民的纯朴热情。演奏这首曲子时,对轮音的要求非常的严格,不但需要使用以深思凝重为主的双轮音以突出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作者内心复杂的心境和情绪变化,还要运用大幅度和快频率的双轮的方式,将乐曲的内涵表现的淋漓尽致。(3)乐曲《映山红》为C大调4/4乐曲,是根据一首优美的革命歌曲《闪闪红星》的主题乐曲改编的扬琴曲,原曲作者为傅庚辰,后由桂习礼改编。曲子充满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盼望满山开满映山红的一天也就是对未来生活美好的一种向往之情。乐曲一开始情绪是宽广有力,自由的。引子之后是深情的慢板音乐,就是歌曲映山红的主题音乐,深情舒展优美 曲中轮音用的教多,这段轮音要注意连贯性,不同音之间不可有断音,要保持音乐的柔美与贯通。后面紧接斗志昂扬的快板并且出现由由C调转为F调。此乐段过后转回原调C调,乐段要伴有自由、激情的行板演奏。最后结尾回原速。
三、小结
以上是我在平常的学习和演出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引起扬琴学习者和演奏者们的注意。当今社会,学习和热爱扬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在学习中应该充分重视和掌握两种基本技巧,努力把我们学到的科学的方法运用到平常的演奏中,使我们的演奏水平更上一层楼,演奏出更加美妙动听的音乐。
注释:
(1)[1]转引自《扬琴演奏艺术》 刘达章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年9月北京第1版 第2页
(2)[2] 转引自《世界著名音乐家访谈录》高格雷斯著、吴佩华译 华夏出版社 2000年1月版第40页
(3)[3] 转引自《朱光潜美学文集》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年版 第43页
参考文献:
[1]《扬琴演奏艺术》刘达章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年9月北京第1版
[2]《乐器表演技能教学新论》 王朝刚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年1月第1版
[3]《扬琴演奏中两种基本技巧的掌握及其重要性》韩晓莉
[4]《浅谈扬琴的轮竹演奏》 魏敏
[5]《论轮音在扬琴演奏中的运用》肖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