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民族艺术风格和特色云南德宏
乐器资源网 yueqiziyuan.com葫芦丝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民族文化特色成为民族民间音乐百花园中一枝独秀、响誉世界。葫芦丝音色之“柔”与“美”,时而圆润多情,时而缠绵悠远,时而婉转明快,像清纯的小溪,像多情的凤尾竹,像绵延不断的江水……,描绘出一幅幅柔、美、静、纯的傣家生活画面。细腻纤柔,亘古情长,深刻地刻画出被称为“水一样的民族”的傣族人民的性格,浸透着深厚的傣族文化内涵。
另外,葫芦丝在演奏技巧上的“虚 指颤音”、“腹颤音”、“打音”、“迭音”、“滑音”、“循环换气”等一系列的特殊技巧,能将不同的主题、体裁、意境、情感的乐曲演奏得淋漓尽致,如演奏葫芦丝著名乐曲《竹林深处》前两小节2 5——5 2 | 2 3- - |其中第二小节的“3”音就要用虚指颤音来演奏,是根据民间风格的要求来运用的。打音的手指不能打太快、太实,要使其产生似弦乐揉弦时的颤音效果,将浓郁的傣族韵味表现出来。这样才能塑造出傣族青年们在温柔、宁静的竹林深处,含羞多情,欲言又止的音乐意象。外地专业或业余的演奏者所演奏的乐曲虽然表现得非常熟练,但与当地土生土长的民间演奏骨干们相比起来,在把握乐曲的地方风韵、表现民族风格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别。这是因为本地人自小受到当地民族文化的熏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自然形成并体现出浓厚的本土气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族个性决定了演奏时不是刻意的去模仿,而是从心里自然流露出与生俱来的一种深切感受。
梁河县古老的葫芦丝民间乐曲《幸筚班陶》融载了葫芦丝起源的古老传说故事,乐曲古朴,悠远缠绵的与葫芦丝的民族音乐的旋律韵味迥然不同。这首古调需要采用特殊的“循环换气”技巧,一气呵成,似吐非吐、似连非连、跌宕起伏,如泣如诉,凄婉动人。因情、因境的不同,其旋律和韵味都会随之变化。一般学习者很难掌握,一是要求演奏技巧高,二要具备民族性格和丰富的生活阅力才能表现出其民族韵味和变化的情感与意境。目前只有梁河境内的傣族聚居区还流传着这首曲调。梁河勐养镇50岁以上的老人多数还能吹奏这首古调,他们用的葫芦丝是传统的未经改良过的葫芦丝,现已有为数不多的年轻人基本掌握传承下来。葫芦丝民间乐调“幸筚班陶”是梁河葫芦文化艺术的创世叙事曲,是梁河葫芦丝文化艺术的精髓。
葫芦丝文化艺术还交融了民族思想的神奇之美。葫芦丝在傣族民间有一种特殊说法“竹子象征男性,葫芦象征女性”。葫芦丝由“葫芦”与“竹子”组合,紧密相连。意为:“夫妻相亲相爱,家庭和睦,生活无灾无祸”。
(二)葫芦丝有古朴别致的外形构造
葫芦丝的外型构造别具特色,具有观赏性,并蕴涵傣族传统文化,可以从葫芦丝文化解读傣族文化。葫芦的外壳光滑、皮质坚硬、易于雕琢,有着千百个不同的天然迷人形状和别样的天然颜色,有竹叶黄,有核桃褐,或两者深浅相间,形成千种不同的天然图案,再配上深紫色的三根紫竹管,给人以古朴,典雅的自然风味,附人一份置身大自然的宁静心情。你还可以在葫芦丝上展现自身才华,可以赋诗、作画,买葫芦丝送朋友可以刻赠言、祝福语,传达内心情感。总之葫芦丝的外形任由你构筑。在发展葫芦丝文化艺术过程中,要着力挖掘其民族文化内涵,使之再次成为“传情”的纽带,发挥“传情达意”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