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葫芦丝---构造、演奏、调与指法、呼吸方法、发展
乐器资源网 yueqiziyuan.com
作者:青岛大学音乐学院2001级音乐学姜良君
内容提要:文章以总提分述的结构形式,详细介绍并阐述了我国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的构造、演奏姿势、手型、口型、演奏技法,葫芦丝的定调与几种转调方法,以及葫芦丝演奏的呼吸方法,演变及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构造演奏姿势技法调与转调呼吸方法
近几年我国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可谓风靡全国。大街小巷到处可以听到葫芦丝的优美音色。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着迷于它的音色,更多的人认识并喜欢它。本人也对葫芦丝的各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供广大爱好者参考。
文章着重介绍葫芦丝的使用地域、群体,它的构造,以及它的演奏中的一些技巧方法,演奏的姿势,它的调及几种转调,呼吸方法,并对葫芦丝的起源历史及演变发展做了一定的介绍。
音乐都是相通的,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更是有很多技法上的相似。很多民族音乐家都有关于葫芦丝的文章,本人也是取其长补其短,对葫芦丝作更为详尽的介绍。
一、葫芦丝的介绍、构造
葫芦丝,主要流传于德宏州傣族、阿昌、德昂等民族中。是簧管耦合振动类乐器,共有高、中、低音3种类型,常用有C、D、F、G等调。各民族之间风土人情、地域环境的不同使得葫芦丝这种乐器在构造上也不尽相同。
葫芦丝,傣语叫“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当地汉语又称为葫芦箫。这种乐器以葫芦做为音箱,葫芦咀做吹口,常见者以各自装有一片舌簧的3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入葫芦底部。通体长约30厘米。亦有单管,双管或四管者。无论竹管多少,多以中间一根为主管,其余为副管。主管上开7个音孔,前六后一,传统的葫芦丝副管上方不开孔,只在管身底部开通,用塞子堵住,塞子与管身之间有线连接,需要时则用小指将其打开。现在改良的葫芦丝则没有使用传统的塞子,而是跟主管一样在管身上方开一音孔。这样更方便于在演奏时对副管音的反复使用,而且控制自如,更加灵活。吹奏时手指控制主管的音孔以奏出不同音高的音,若主副管同时开启,吹奏时数管齐鸣,旋律只出自主管,副管仅以和谐持续的单音相衬托,通常是一管发a音,一管发e音,产生和声效果,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
阿昌族的葫芦丝和傣族的相似,阿昌语称“拍勒翁”,用葫芦和金竹管制成。吹管长6厘米,主管长50厘米,副管分别长33和17厘米,在两支副管*近主管的一侧,分别留有一条竹片,用细竹枝与主管捆扎在一起。
在西盟佤族,称葫芦丝为“拜洪廖”,3根竹管插入葫芦底部,用蜡封固,上端和竹制吹管仅长两厘米。尤为独特的是:主管除开有7个音孔外,在正面的最下方还开有两个气孔。主管演奏旋律,两根副管发出纯五度音程的持续音为旋律伴奏。如不需要持续音或需要单持续音时,还可将副管堵住。
葫芦丝音域不像大家熟悉的竹笛那样能达到三个八度以上,通常在9度以内,最多不超过11度,为民族调式音阶。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柔美迷人,极富表现力,深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乐,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动听的声音。
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小调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抒情的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情深意长》等成为其代表性的经典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