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钢琴知识

频道主页

弗里德里希·古尔达《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 曲目及相关知识

乐器资源网  yueqiziyuan.com 

  弗里德里希·古尔达 -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 第二卷

  Friedrich Gulda - Bach: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2

  条码:0028944654524

  编号:

  演奏:Friedrich Gulda, piano 弗里德里希·古尔达/钢琴

  厂牌:Decca

  日期:1995年10月17日
 

  猜你喜欢:

  古尔达简介:http://www.yueqiziyuan.com/gangqin/20150131131717.html

  古尔达照片:http://www.yueqiziyuan.com/gangqin/tupian/20150131131718.html

  古尔达轶事:http://www.yueqiziyuan.com/gangqin/20150131131721.html

  古尔达音乐会:http://www.yueqiziyuan.com/gangqin/20150131131719.html

  古尔达杂谈:http://www.yueqiziyuan.com/gangqin/20150131131720.html

  弗里德里希·古尔达 -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 第一卷:

  http://www.yueqiziyuan.com/gangqin/20150131131722.html
 

  曲目:

  CD 1

  Total Playing Time  :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01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No.1 in C-dur 02:16

  02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No.1 in C-dur 01:48

  03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No.2 in c-moll 01:39

  04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No.2 in c-moll 03:42

  05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No.3 in Cis-dur 01:42

  06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No.3 in Cis-dur 01:56

  07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No.4 in cis-moll 03:31

  08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No.4 in cis-moll 01:53

  09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No.5 in D-dur 03:10

  10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No.5 in D-dur 03:13

  11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No.6 in d-moll 01:28

  12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No.6 in d-moll 01:44

  13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No.7 in Es-dur 02:54

  14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No.7 in Es-dur 02:51

  15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No.8 in es-moll 02:03

  16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No.8 in dis-moll 05:09

  17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No.9 in E-dur 05:06

  18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No.9 in E-dur 04:03

  19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No.10 in e-moll 02:44

  20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No.10 in e-moll 02:20

  21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No.11 in F-dur 02:12

  22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No.11 in F-dur 01:54

  23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No.12 in f-moll 05:12

  24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No.12 in f-moll 03:16

  25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No.13 in Fis-dur 03:05

  26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No.13 in Fis-dur 02:44

  CD 2

  Total Playing Time  :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01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14 03:16

  02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14 07:17

  03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15 03:19

  04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15 01:45

  05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16 02:51

  06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16 02:53

  07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17 04:02

  08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17 02:42

  09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18 05:46

  10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18 02:36

  11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19 02:14

  12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19 01:42

  13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20 04:45

  14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20 01:56

  15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21 06:47

  16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21 02:05

  17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22 04:21

  18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22 07:03

  19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23 01:41

  20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23 03:48

  21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Prelude 24 03:03

  22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Fugue 24 02:24

  十二平均律

  Well-Tempered Clavier

  十二平均律,亦称“十二等程律”,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十二平均律是指将八度的音程(二倍频程)按频率等比例地分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即小二度。一个大二度则是两等份。将一个八度分成12等份有着惊人的一些凑巧。它的纯五度音程的两个音的频率比(即2的7/12次方)与1.5非常接近,人耳基本上听不出“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的五度音程的差别。十二平均律在交响乐队和键盘乐器中得到广泛使用,现在的钢琴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

  简介

  十二平均律,又称“十二等程律”,是一种音乐定律方法,将一个八度平均分成十二等份,每等分称为半音,是最主要的调音法。

  “十二平均律”的纯四度和大三度,两个音的频率比分别与4/3和5/4比较接近。也就是说,“十二平均律”的几个主要的和弦音符,都跟自然泛音序列中的几个音符相符合的,只有极小的差别,这为小号等按键吹奏乐器在乐队中使用提供了必要条件,因为这些乐器是靠自然泛音级(自然泛音序列,其频率是基音频率的整数倍序列,成等差数列)来形成音阶的。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全音由两个半音组成。1-Ⅰ之间分成12份。具体1-2全音,2-3全音,3-4半音,4-5全音,5-6全音,6-7全音,7- i半音。

  十二平均律在交响乐队和键盘乐器中得到广泛使用,钢琴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因为只有“十二平均律”才能方便地进行移调。曲调由音阶组成,音阶由音组成。音有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声音是靠振动(声带、琴弦等)发出的,而振动的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就决定了的音的绝对高度。不同的音有不同的振动频率。人们选取一定频率的音来形成音乐体系所需要的音高。

  十二平均律简而言之,就是把半根琴弦按照等比数列平均分成十二份。一根琴弦的长度设为1,可以表示为(1/2)^(0/12),第一品的位置是(1/2)^(1/12),第二品的位置是(1/2)^(2/12),依此类推,第n品的位置是(1/2)^(n/12)。因为这样的一组音是等比关系,所以无论从哪个位置开始弹起旋律都是一样的。

  例子

  钢琴是十二平均律制乐器。国际标准音规定,钢琴的a1(小字一组的a音,对应钢琴键是49A)的频率是为440Hz;又规定每相邻半音的频率比值为2^(1/12)≈1.059463,(解释:这表示“2的十二分之一次方”),根据这规定,就可以得出钢琴上每一个琴键音的频率。如与a1右边相邻#a1的频率是440×1.059463=466.16372Hz;再往上,b1的频率是493。088321Hz;c2的频率是523.25099 …… 同理,与a1左边相邻的#g1的频率是440÷1。059463=415.030473Hz …… 这种定音的方式就是“十二平均律”。

  钢琴上每相邻的两个琴键(黑白都算)的频率的差别,音乐上即为半音。比如说C和#C相差半音,C和D相差两个半音(或曰一个全音),以此类推。如果B再往上升半音,会发现这个音的频率刚好是C的两倍,而在音乐上称为一个八度,这两个音听起来“很相象”。用小写的c来表示它,依次有#c,d …… 再往上走可以用c1 …… ,c2 …… 来表示,而往下走可以用大写的C1 …… ,C2 …… 来表示。

  历史

  据杨荫浏先生考证,从历史记载看中国在音乐实践中开始应用平均律,约在公元前二世纪,但平均律理论的出现,则是1584年明代朱载堉《律学新说》问世之时。实践与理论之先后出现,其间相去1685年。

  中国明代音乐家朱载堉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首次提出“新法密率”(见《律吕精义》、《乐律全书》),推算出以比率12√2(解释:这表示“2的十二分之一次方”)将八度音等分为十二等分的算法,并制造出新法密率律管及新法密率弦乐器,是世界上最早的十二平均律乐器。朱载堉(公元1536-1610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是明仁宗后裔、郑恭王朱厚烷之子。他不重爵位,潜心学术研究,著述宏富。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他写成《律学新说》,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

  律是指音阶中每个音的音高规律。至少在西周初期,中国就在一个音阶中确定十二个律了。十二平均律也叫十二等程律,它把一个音阶分为十二个相等的半音,使各相邻两律间的频率比都是相等的。故称十二平均律。在十二平均律发明之前,中国自春秋时期起,一直使用三分损益法确定管或弦的长度和发音高低之间的关系。由三分损益法计算出来的十二个律,相邻两律间的长度差(或频率差)不是都相同的,因此这种律又叫十二不平均律。同时,比基音高(或低)八度的音,只能约略地比基音高(或低)一倍,而不可能正好是一倍。如基音do的相对频率是一,高八度的do音的相对频率不是二,而是略高于二,其间存在着一定的差数。这种情况不适宜进行"变调",也不便于演奏和声。十二平均律则彻底取消了三分损益法得出的差数。

  在朱载堉发表十二平均律理论之后52年,Pere Marin Mersenne在(1636年)其所著《谐声通论》中发表相似的理论。

  德国作曲家巴赫于1722年发表的《谐和音律曲集》(另或译为《十二平均律曲集》英文:《The 48》),有可能就是为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所著。

  明朝中叶,皇族世子朱载堉发明以珠算开方的办法,求得律制上的等比数列,具体说来就是:用发音体的长度计算音高,假定黄钟正律为1尺,求出低八度的音高弦长为2尺,然后将2开12次方得频率公比数1.059463094,该公比自乘12次即得十二律中各律音高,且黄钟正好还原。用这种方法第一次解决了十二律自由旋宫转调的千古难题,他的“新法密律”(即十二平均律)已成为人类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十二平均律的物理解释

  这种律制包括了乐音的标准音高、乐音的有关法则和规律。钢琴键盘上共有黑、白键88个,就是根据十二平均律的原理制作的。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理论对世界音乐理论有重大贡献。直到一百多年之后,德国音乐家威尔克迈斯特才提出了同样的理论。19世纪末,比利时音响学家马容曾按朱载育发明的这种方法时行实验,得出的结论与朱完全相同。

  三分损益律、纯律、十二平均律,在中国同时存在。因此,也就出现异律并用的情况。在历史上,南朝宋、齐时清商乐的平、清、瑟三调和隋、唐九、十部乐的清乐中,都是琴、笙与琵琶并用;宋人临五代周文矩《宫中图》卷中的琴阮合奏,其时,琴上所用应是纯律,笙上所用当为三分损益律,琵琶与阮是平均律。可见,南北朝、隋唐、五代,都存在三律并用的情况。在现存的许多民间乐种中,也有琴、笙、琵琶、阮等乐器的合奏。因此,这种三律并用就成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存在的一。

  十二平均律的半音,比五度相生律的半音大,比纯律小。因此,使用十二平均律奏和弦不纯,奏旋律导向性不够,所以在乐曲的演奏中,尤其在乐队多声部合奏的时候,实际上是多律并用的,根据实际情况,在演奏过程中,偏向一种律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学过高中物理的都知道,声音的本质是空气的振动。而空气的振动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也就是所谓的声波。所有的波(包括声波、电磁波等等)都有三个最本质的特性:频率/波长、振幅、相位。对于声音来说,声波的频率(声学中一般不考虑波长)决定了这个声音有多“高”,声波的振幅决定了这个声音有多“响”,而人耳对于声波的相位不敏感,所以研究音乐时一般不考虑声波的相位问题。

  律学当然不考虑声音有多“响”,所以律学研究的重点就是声波的频率。一般来说,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是20HZ(每秒振动20次)到20000HZ(每秒振动20000次)之间。声波的频率越大(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听起来就越“高”。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耳对于声波的频率是指数敏感的。打比方说,100HZ、200HZ、300HZ、400HZ …… 这些声音,人听起来并不觉得它们是“等距离”的,而是觉得越到后面,各个音之间的“距离”越近。100HZ、200HZ、400HZ、800HZ …… 这些声音,人听起来才觉得是“等距离”的(为什么会这样我也不清楚)。换句话说,某一组声音,如果它们的频率是严格地按照×1、×2、×4、×8 ……,即按2n的规律排列的话,它们听起来才是一个“等差音高序列”。(比如这里有16个音,它们的频率分别是110HZ的1倍、2倍、3倍 …… 16倍。大家可以听一下,感觉它们是不是音越高就“距离”越近。用音乐术语来说,这些音都是110HZ的“谐波”(harmonics),即这些声波的频率都是某一个频率的整数倍。)

  由于人耳对于频率的指数敏感,上面提到的“×2就意味着等距离”的关系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关系。用音乐术语来说,×2就是一个“八度音程”(octave)。前面提到的do、re、mi中的do,以及so、la、si后面的那个高音do,这两个do之间就是八度音程的关系。也就是说,高音do的频率是do的两倍。同样的,re和高音re之间也是八度音程的关系,高音re的频率是re的两倍。而高音do上面的那个更高音的do,其频率就是do的4倍。也可以说,它们之间隔了两个“八度音程”。显然,一个音的所有“八度音程”都是它的“谐波”,但不是它的所有“谐波”都是自己的“八度音程”。

  很自然,用do、re、mi写的歌,如果换用高音do、高音re、高音mi来写,听众只会觉得音变高了,旋律本身不会有变化。这种等效性,其实就是“等差音高序列”的直接结果。

  “八度音程”的重要性,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发现了。比如我国浙江的河姆渡遗址,曾经出土了一管距今9000年的笛子(是用鹤的腿骨做的),它能演奏8个音符,其中就包含了一个八度音程。当然这个八度音程不会是do到高音do,因为只要是一个音的频率是另一个的两倍,它们就是八度音程的关系,和具体某一个音有多高没有关系。

  明白了八度音程的重要性,下面来介绍在一个八度音程之内,还有那些音是重要的。这其实是律学的中心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某一个音的频率是F,那么我们要寻找F和2F之间还有那些重要的频率。

  如果大家有学习弦乐器(比如吉它、古琴、小提琴)的经验的话,都明白它们能发声是因为琴弦的振动。而琴弦的振动是和琴弦的长度有关系的。如果在一根弦振动的时候,用手指按住弦的中点,即让原来全部振动的弦,变成两根以1/2长度振动的弦,我们会听到一个比较高的音。这个音和原来的音之间就是八度音程的关系。因为在物理上,弦的振动频率和其长度是成反比的。

  由于弦乐器是世界各地发展得最早的乐器种类之一,所以这种现象古人早已熟悉。他们自然会想:如果八度音程的2:1的关系在弦乐器上用这么简单一按中点的方式就能实现,那么试试按其它的位置会怎么样呢?数学上2:1是最简单的比例关系了,简单性仅次于它的就是3:1。那么,我们如果按住弦的1/3点,会怎么样呢?其结果是弦发出了两个高一些的音。一个音的频率是原来的3倍(因为弦长变成了原来的1/3),另一个音是原来的3/2倍(因为弦长变成了原来的2/3)。这两个音彼此也是八度音程的关系(因为它们彼此的弦长比是2:1)。这样,在我们要寻找的F——2F的范围内,出现了第一个重要的频率,即3/2F。(那个3F的频率正好处于下一个八度,即2F——4F中的同样位置。)

  接着再试,数学上简单性仅次于3:1的是4:1,我们试试按弦的1/4点会怎样?又出现了两个音。一个音的频率是原来的4倍(因为弦长变成了原来的1/4),这和原来的音(术语叫“主音”)是两个八度音程的关系,可以不去管它。另一个音的频率是主音的4/3倍(因为弦长是原来的3/4)。我们又得到了一个重要的频率,4/3F。同一根弦,在不同的情况下振动,可以发出很多频率的声音。在听觉上,与主音F最和谐的就是3/2F和4/3F(除了主音的各个八度之外)。这个现象也被很多民族分别发现了。比如最早从数学上研究弦的振动问题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6世纪)。我国先秦时期的《管子·地员篇》、《吕氏春秋·音律篇》也记载了所谓“三分损益律”。具体说来是取一段弦,“三分损一”,即均分弦为三段,舍一留二,便得到3/2F。如果“三分益一”,即弦均分三段后再加一段,便得到4/3F。

  得到这两个频率之后,是否继续找1/5点、1/6点等等继续试下去呢?不行,因为听觉上这些音与主音的和谐程度远不及3/2F、4/3F。实际上4/3F已经比3/2F的和谐程度要低不少了。古人于是换了一种方法。与主音F最和谐的3/2F已经找到了,他们转而找3/2F的3/2F,即与最和谐的那个音最和谐的音,这样就得到了(3/2)2F即9/4F。可是这已经超出了2F的范围,进入了下一个八度。没关系,不是有“等差音高序列”吗?在下一个八度中的音,在这一个八度中当然有与它等价的一个音,于是把9/4F的频率减半,便得到了9/8F。

  接着把这个过程循环一遍,找3/2的3次方,于是就有了27/8F,这也在下一个八度中,再次频率减半,得到了27/16F。

  就这样一直循环找下去吗?不行,因为这样循环下去会没完没了的。我们最理想的情况是某一次循环之后,会得到主音的某一个八度,这样就算是“回到”了主音上,不用继续找下去了。可是(3/2)n,只要n是自然数,其结果都不会是整数,更不用说是2的某次方。律学所有的麻烦就此开始。

  数学上不可能的事,只能从数学上想办法。古人的对策就是“取近似值”。他们注意到(3/2)5≈7。59,和23=8很接近,于是决定这个音就是他们要找的最后一个音,比这个音再高一点就是主音的第三个八度了。这样,从主音F开始,我们只需把“按3/2比例寻找最和谐音”这个过程循环5次,得到了5个音,加上主音和4/3F,一共是7个音。这就是为什么音律上要取do、re、mi等等7个音符而不是6个音符或者8个音符的原因。

  这7个音符的频率,从小到大分别是F、9/8F、81/64F、4/3F、3/2F、27/16F、243/128F。如果这里的F是do,那么9/8F就是re、81/64F就是mi …… ,这7个频率组成了7声音阶。这7个音都有各自正式的名字,在西方音乐术语中,它们分别被叫做主音(tonic)、上主音(supertonic)、中音(mediant)、下属音(subdominant)、属音(dominant)、下中音(submediant)、导音(leading tone)。其中和主音关系最密切的是第5个“属音”so和第4个“下属音”fa,原因前面已经说过了,因为它们和主音的和谐程度分别是第一高和第二高的。由于这个音律主要是从“属音”so即3/2F推导出来的,而3/2这个比例在西方音乐术语中叫“纯五度”,所以这种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西方最早提出“五度相生律”的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所以西方把按3/2比例定音律的做法叫做Pythagorean tuning),东方是《管子》一书的作者(不一定是管仲本人)。我国历代的各种音律,大部分也都是从“三分损益律”发展出来的,也可以认为它们都是“五度相生律”。

  仔细看上面“五度相生律”7声音阶的频率,可以发现它们彼此的关系很简单:do——re、re——mi、fa——so、so——la、la——si之间的频率比都是9:8,这个比例被称为全音(tone);mi——fa、si——do 之间的频率比都是256:243,这个比例被称为半音(semitone)。“五度相生律”产生的7声音阶,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被批评。原因之一就是它太复杂了。前面说过,如果按住弦的1/5点或者1/6点,得到的音已经和主音不怎么和谐了,居然出现了81/64和243/128这样的比例,这不会太好听吧?于是有人开始对这7个音的频率做点调整,于是就出现了“纯律”(just intonation)。

  “纯律”的重点是让各个音尽量与主音和谐起来,也就是说让各个音和主音的频率比尽量简单。“纯律”的发明人是古希腊学者塔壬同(今意大利南部的塔兰托城)的亚理斯托森努斯(Aristoxenus of Tarentum)。(东方似乎没有人独立提出“纯律”的概念。)此人是亚理士多德的学生,约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他的学说的重点就是要靠耳朵,而不是靠数学来主导音乐。他的书籍留下来的只有残篇,不过可以证实的是他提出了所谓“自然音阶”。

  自然音阶也有7个音,但和“五度相生律”的7声音阶有不小差别。7个自然音阶的频率分别是:F、9/8F、5/4F、4/3F、3/2F、5/3F、15/8F。确实简单多了吧?也确实好听多了。这么简单的比例,就是“纯律”。

  可以看出“纯律”不光用到了3/2的比例,还用到了5/4的比例。新的7个频率中和原来不同的就是5/4F、5/3(=5/4×4/3)F、15/8(=5/4×3/2)F。

  虽然“纯律”的7声音阶比“五度相生律”的7声音阶要好听,数学上也简单,但它本身也有很大的问题。虽然各个音和主音的比例变简单了,但各音之间的关系变复杂了。原来“五度相生律”7声音阶之间只有“全音”和“半音”2种比例关系,如今出现了3种:9:8(被叫做“大全音”,major tone,就是原来的“全音”)、10:9(被叫做“小全音”,minor tone)、16:15(新的“半音”)。各位把自然音阶的频率互相除一下就能得到这个结果。更进一步说,如果比较自然音阶中的re和fa,其频率比是27/32,这也不怎么简单,也不怎么好听呢!所以说“纯律”对“五度相生律”的修正是不彻底的。事实上,“纯律”远没有“五度相生律”流行。

  对于“五度相生律”的另一种修正是从另一个方向展开的。还记得为什么要取7个音符吗?是因为(3/2)5≈7。59,和23=8很接近。可这毕竟是近似值,而不是完全相等。在一个八度之内,这么小的差距也许没什么,但是如果乐器的音域跨越了好几个八度,那么这种近似就显得不怎么好了。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更好的近似值。通过计算,古人发现(3/2)12≈129。7,和27=128很接近,于是他们把“五度相生律”中“按3/2比例寻找最和谐音”的循环过程重复12次,便认为已经到达了主音的第7个八度。再加上原来的主音和4/3F,如今就有了12个音符。注意,“规范”音阶不是do、re、mi …… 等7个音符了,而是12个音符。这种经过修改的“五度相生律”推出的12声音阶,其频率分别是:F、2187/2046F、9/8F、19683/16384F、81/64F、4/3F、729/512F、3/2F、6561/4096F、27/16F、59049/32768F、243/128F。

  和前面的“五度相生律”的7声音阶对比一下,可以发现原来的7个音都还在,只是多了5个,分别插在它们之间。用正式的音乐术语称呼原来的7个音符,分别是C、D、E、F、G、A、B。新多出来的5个音符于是被叫做C#(读做“升C”)、D#、F#、G#、A#。12音阶不能用do、re、mi的叫法了,应该被叫做:C、C#、D、D#、E、F、F#、G、G#、A、A#、B。把相邻两个音符的频率互相除一下,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比例只有两种:256:243(就是原来的“半音”,也叫做“自然半音”),2187:2048(这被叫做“变化半音”)。也就是说,这12个音符几乎可以说又构成了一个“等差音高序列”。它们之间的“距离”几乎是相等的。(当然,如果相邻两个音符之间的比例只有一种的话,就是严格的“距离”相等了。)原来的7声音阶中,C——D、D——E、F——G、G——A、A——B之间都相隔一个“全音”,如今则认为它们之间相隔了两个“半音”。这也就是“全”、“半”这种叫法的根据。

  既然C#被认为是从C“升”了半音得到的,那么C#也可以被认为是从D“降”了半音得到的,所以C#和Db(读做“降D”)就被认为是等价的。事实上,5个新加入的音符也可以被写做:Db、Eb、Gb、Ab、Bb。

  这种12声音阶在音乐界的地位,我只用举一个例子就能说明了。钢琴上的所有白键对应的就是原来7声音阶中的C、D …… B,所有的黑键对应的就是12声音阶中新加入的C#、Eb …… Bb。

  从7声音阶发展到12声音阶的做法,在西方和东方都出现得很早。《管子》中实际上已经提出了12声音阶,后来的中国音律也大多是以“五度相生律”的12声音阶为主。毕达哥拉斯学派也有提出这12声音阶的。不过西方要到中世纪晚期才重新发现它们。

  能不能把“五度相生律”的12声音阶再往前发展一下呢?可以的。12声音阶的依据就是(3/2)12≈129。7,和27=128很接近,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找接近的值就可以了嘛。

  还有人真地找到了,此人就是我国西汉的著名学者京房(77 BC-47 BC)。他发现(3/2)53≈2。151×109,和231≈2。147×109也很接近,于是提出了一个53音阶的新音律。要知道古人并没有我们的计算器,计算这样的高次幂问题对他们来说是相当麻烦的。

  当然,京房的新律并没有流行开,原因就是53个音阶也太麻烦了吧!开始学音乐的时候要记住这么多音符,谁还会有兴趣哦!但是这种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也说明12声音阶也不完美,也确实需要改进。

  “五度相生律”的12声音阶中的主要问题是,相邻音符的频率比例有两种(自然半音和变化半音),而不是一种。而且两种半音彼此差距还不小。(2187:2048)/(256:243)≈1.014。好像差不多哦?但其实自然半音本身就是256:243≈1.053了。

  如果12声音阶是真正的“等差音高序列”的话,每个半音就应该是相等的,各个音阶就应该是“等距离”的。也就是说,真正的12声音阶可以把一个八度“等分”成12份。为什么这么强调“等分”、“等距离”呢?因为在音乐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觉得有“转调”的必要了。

  所谓转调,其实就是用不同的音高来唱同一个旋律。比方说,如果某一个人的音域是C——高音C(也就是以前的do——高音do),乐器为了给他伴奏,得在C——高音C之内弹奏旋律;如果另一个人的音域是D——高音D(也就是以前的re——高音re),乐器得在D——高音D之内弹奏旋律。可是“五度相生律”的12声音阶根本不是“等差音高序列”,人们会觉得C——高音C之内的旋律和D——高音D之内的旋律不一样。特别是如果旋律涉及到比较多的半音,这种不和谐就会很明显。可以说,如果钢琴是按“五度相生律”来决定各键的音高,那么只要旋律中涉及到许多黑键,弹出来的效果就会一塌糊涂。

  这种问题在弦乐器上比较好解决,因为弦乐器的音高是靠手指的按压来决定的。演奏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音域、旋律的要求,有意地不在规定的指位上按弦,而是偏移一点按弦,就能解决问题。可是键盘乐器(比如钢琴、管风琴、羽管键琴等)的音高是固定的,无法临时调整。所以在西方中世纪的音乐理论里,就规定了有些调、有些音是不能用的,有些旋律是不能写的。而有些教堂的管风琴,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就预先准备下许多额外的发音管。以至于有的管风琴的发音管有几百甚至上万根之多。这种音律规则上的缺陷,导致一方面作曲家觉得受到了限制,一方面演奏家也觉得演奏起来太麻烦。

  问题的根源还是出在近似值上。“五度相生律”所依据的(3/2)12毕竟和27并不完全相等。之所以会出现两种半音,就是这个近似值造成的。

  对“五度相生律”12声音阶的进一步修改,东、西方也大致遵循了相似的路线。比如东晋的何承天(370 AD-447 AD),他的做法是把(3/2)12和27之间的差距分成12份,累加地分散到12个音阶上,造成一个等差数列。可惜这只是一种修补工作,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西方的做法也是把(3/2)12和27之间的差距分散到其它音符上。但是为了保证主音C和属音G的3/2的比例关系(这个“纯五度”是一个音阶中最重要的和谐,即使是在12声音阶中也是如此),这种分散注定不是平均的,最好的结果也是12音中至少有一个“不在调上”。如果把差距全部分散到12个音阶上的话,就必须破坏C和G之间的“纯五度”,以及C和F之间的4/3比例(术语是“纯四度”)。这样一来,虽然方便了转调,但代价就是音阶再也没有以前好听了。因为一个八度之内最和谐的两个关系 ―― 纯五度和纯四度 ―― 都被破坏了。

  一直到文艺复兴之前,西方音乐界通行的律法叫“平均音调律”(Meantone temperament),就是在保证纯五度和纯四度尽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把(3/2)12和27之间的差距尽量分配到12个音上去。这种折衷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妥协,大家其实都在等待新的音律出现。

  终于还是有人想到了彻底的解决办法。不就是在一个八度内均分12份吗?直接就把2:1这个比例关系开12次方不就行了?也就是说,真正的半音比例应该是2^1/12。如果12音阶中第一个音的频率是F,那么第二个音的频率就是21/12F,第三个音就是2^2/12F,第四个音是2^3/12F,…… ,第十二个是2^11/12F,第十三个就是2^12/12F,就是2F,正好是F的八度。 这是“转调”问题的完全解决。有了这个新的音律,从任何一个音弹出的旋律可以复制到任何一个其它的音高上,而对旋律不产生影响。西方巴洛克音乐中,复调音乐对于多重声部的偏爱,有了这个新音律之后,可以说不再有任何障碍了。后来的古典主义音乐,也间接地受益匪浅。可以说没有这个新的音律的话,后来古典主义者、浪漫主义者对于各种音乐调性的探索都是不可能的。

  这种新的音律就叫“十二平均律”。首先发明它的是一位中国人,叫朱载堉(yù)。他是明朝的一位皇室后代,生于1536年,逝世于1611年。他用珠算开方的办法(珠算开12次方,难度可想而知),首次计算出了十二平均律的正确半音比例,其成就见于所著的《律学新书》一书。很可惜,他的发明,和中国古代其它一些伟大的发明一样,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很少被后人所知。

  西方人提出“十二平均律”,大约比朱载堉晚50年左右。不过很快就传播、流行开来了。主要原因是当时西方音乐界对于解决转调问题的迫切要求。当然,反对“十二平均律”的声音也不少。主要的反对依据就是“十二平均律”破坏了纯五度和纯四度。不过这种破坏程度并不十分明显。

  “十二平均律”的12声音阶的频率(近似值)分别是:F(C)、1.059F(C#/Db)、1.122F(D)、1.189F(D#/Eb)、1.260F(E)、1.335F(F)、1.414F(F#/Gb)、1.498F(G)、1.587F(G#/Ab)、1.682F(A)、1.782F(A#/Bb)、1.888F(B)。

  注意,所有的半音都一样了,都是21/12,即1.059。以前的自然半音和变化半音的区别没有了。另外,原来“五度相生律”的12音阶中,C和G的比例是3/2(即纯五度),“十二平均律”的12音阶中,C和G的比例是1.498,和纯五度所要求的3/2(1.5)非常接近。原来“五度相生律”的12音阶中,C和F的比例是4/3(即纯四度),“十二平均律”的12音阶中,C和F的比例是1.335,和纯四度所要求的4/3(1.333)也非常接近。所以“十二平均律”基本上保留了“五度相生律”最重要的特性。又加上它完美地解决了转调问题,所以后来“十二平均律”基本上取代了“五度相生律”的统治地位。钢琴就是按“十二平均律”来确定各键音高的。学生们学习的do、re、mi也是按“十二平均律”修改过的7声音阶。如果想听“五度相生律”或者“纯律”的do、re、mi,已经很不容易了。

  频率

  将八度音等分为十二等分,其数学意义如下:

  八度音指的是频率加倍(即二倍频率)。因此在八度音中分为十二等分乃是分为十二个等比级数,其结果就是每个音的频率为前一个音的2开12次方倍()。

  十二平均律中各音的频率(0.00001 Hz)

  C4: 261.62557 Hz

  #C4: 277.18263 Hz

  D4: 293.66477 Hz

  #D4: 311.12698 Hz

  E4: 329.62756 Hz

  F4: 349.22823 Hz

  #F4: 369.99442 Hz

  G4: 391.99544 Hz

  #G4: 415.30470 Hz

  A4: 440.00000 Hz

  #A4: 466.16376 Hz

  B4: 493.88330 Hz

  C3: 523.25113 Hz

  理论上来说,所有乐器的音准只需要仪器来校准。但是实践证明,十二平均律仅仅在中低频率适用于人对音阶感觉,当频率较高时(往往大于1500Hz),人感觉上的音阶较实际计算的十二平均律偏高,所以乐器的调音师是不可被仪器替代的。为了声音的协和,实际上钢琴各个键的音高也并不是严格按照十二平均律来调音的,在中音区,严格按照十二平均律来调音;在高音区,倾向于五度相生律,即半音变小;在低音区,倾向于纯律,半音变宽(音程的大小也就是两个音高的比值,从钢琴的调音曲线上看,高音区音高偏高,低音区偏低,这是为了使声音协和,高音半音减小,低音半音增大,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增大或较小,会引起比值减小或增大,引起半音发生变化,从物理意义上说,主要是琴弦两端的约束造成的)。

  正式的交响乐校音的基本a1的频率往往不是440Hz,为了让音乐更为明亮,交响乐的基准频率一般会提高至442Hz左右。

弗里德里希·古尔达(Friedrich Gulda)个人介绍 主要成就与演奏特点 照片及简介

弗里德里希·古尔达(Friedrich Gulda)个人介绍 主要成就与演奏特点 照片及简介

钢琴名家

弗里德里希·古尔达《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 介绍及相关曲目

弗里德里希·古尔达《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 介绍及相关曲目

钢琴知识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女王的到来 弦乐三重奏分谱Violin  George Frideric Handel, Entrance of the Queen of Sheba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女王的到来 弦乐三重奏分谱Violin George Frideric Handel, E

小提琴乐谱

奥地利钢琴家弗里德里希·古尔达(Friedrich Gulda)演奏风格之我谈

奥地利钢琴家弗里德里希·古尔达(Friedrich Gulda)演奏风格之我谈

钢琴知识

让-约瑟夫穆雷-迴旋曲 弦乐三重奏分谱Violin  George Frideric Handel, Entrance of the Queen of Sheba

让-约瑟夫穆雷-迴旋曲 弦乐三重奏分谱Violin George Frideric Handel, Entrance of the Qu

小提琴乐谱

弗里德里希·古尔达轶事,钢琴的奇异之书

弗里德里希·古尔达轶事,钢琴的奇异之书

钢琴知识

奥地利钢琴演奏家弗里德里希·古尔达(Friedrich Gulda)介绍

奥地利钢琴演奏家弗里德里希·古尔达(Friedrich Gulda)介绍

钢琴名家

弗里德里希·古尔达《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 曲目及相关知识

弗里德里希·古尔达《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 曲目及相关知识

钢琴知识

奥地利钢琴家:弗里德里希.古尔达(Friedrich Gulda)-第24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e No.24)

奥地利钢琴家:弗里德里希.古尔达(Friedrich Gulda)-第24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e N

钢琴知识

弗里德里希·古尔达照片精选 Friedrich Gulda钢琴演奏与个人艺术照片欣赏

弗里德里希·古尔达照片精选 Friedrich Gulda钢琴演奏与个人艺术照片欣赏

钢琴图片

古尔达大提琴协奏曲

古尔达大提琴协奏曲

大提琴演奏

中国民歌钢琴小曲《里郎歌》

中国民歌钢琴小曲《里郎歌》

钢琴乐谱

李斯特 恰尔达什舞曲 Csardas 钢琴谱

李斯特 恰尔达什舞曲 Csardas 钢琴谱

钢琴乐谱

韩日剧音乐钢琴曲:Apna 韩国电视剧《大长今》插曲

韩日剧音乐钢琴曲:Apna 韩国电视剧《大长今》插曲

钢琴乐谱

马克西姆钢琴演奏会精选-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

马克西姆钢琴演奏会精选-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

钢琴演奏视频

贝多芬 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

贝多芬 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

钢琴乐谱

斯维亚托斯拉夫·特奥菲洛维奇·里赫特生平代表作品,主

斯维亚托斯拉夫·特奥菲洛维奇·里赫特生平代表作品,主

钢琴名家

雅马哈音乐会三角钢琴[CF系列]CFX图片参数说明及价格

雅马哈音乐会三角钢琴[CF系列]CFX图片参数说明及价格

钢琴选购

参观厦门鼓浪屿钢琴博物馆

参观厦门鼓浪屿钢琴博物馆

钢琴知识

伤心男人真情弹唱钢琴乐曲《你的选择》易欣

伤心男人真情弹唱钢琴乐曲《你的选择》易欣

钢琴乐谱

关于钢琴的影片有哪些?

关于钢琴的影片有哪些?

钢琴知识

暑假培训要考虑孩子的兴趣

暑假培训要考虑孩子的兴趣

钢琴知识

品牌钢琴键盘钢琴音区

品牌钢琴键盘钢琴音区

钢琴知识

世界上最好的钢琴技师谈音色整理

世界上最好的钢琴技师谈音色整理

钢琴知识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兹(Vladimir Horowitz)--第一G大调叙事曲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兹(Vladimir Horowitz)--第一G大调叙事曲

钢琴知识

斯坦伯格钢琴(Sterinborgh piano)简介简介

斯坦伯格钢琴(Sterinborgh piano)简介简介

钢琴知识

强人低成本DIY木钢琴,从此告别电脑键盘

强人低成本DIY木钢琴,从此告别电脑键盘

钢琴知识

英国《卫报》谈“十一个手指”的钢琴名家毛里奇奥·波利尼的音乐人生

英国《卫报》谈“十一个手指”的钢琴名家毛里奇奥·波

钢琴知识

贝森朵夫钢琴介绍

贝森朵夫钢琴介绍

钢琴知识

钢琴 吉他 长笛 电子琴 架子鼓 萨克斯 手风琴 口琴 陶笛 小提琴 单簧管 尤克里里 电吉他 贝司 大提琴 古筝 二胡 笛子 洞箫 古琴 中阮 葫芦丝 琵琶 巴乌 唢呐 乐谱 戏曲 交响乐 歌剧 乐理 名家名曲 音乐文库 乐团乐队 乐器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