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托克的《小宇宙》与传统教材比,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佚名 网络巴托克与他的《小宇宙》
本文介绍了巴托克的生平和主要成就,并对其钢琴曲集《小宇宙》的技术课题和个性特征作了初步的分析归纳,认为《小宇宙》是一部循序渐进且独具特色的钢琴技巧训练教程,它向习琴者提供了进入音响世界的钥匙。
贝拉·巴托克(Bela Bartok),1881年生于匈牙利(今罗马尼亚)的圣米克洛什,1945年卒于纽约。他出生在音乐家庭,从小随母亲学习钢琴,10岁首次登台演奏,并开始作曲。1899年—1903年,巴托克在匈牙利皇家音乐学院的托曼班上学习钢琴,并在克斯勒班上学作曲。他和佐尔丹·科达伊一起积极从事研究与收集真正的匈牙利民间音乐,同时研究罗马尼亚及斯拉夫音乐。巴托克对于民间音乐的研究,促使他的创作才能迸发出来,也为他以后的音乐民俗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07年巴托克被任命为布达佩斯匈牙利皇家音乐学院的钢琴教授,他在那里工作近30年之久。
巴托克对音乐事业做出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 一、他是比较音乐学这门年轻学科的奠基人。他一生收集了近8000首民歌曲调,还写有几部有关民歌研究方面的著作,为比较音乐学开拓了道路。他的民歌集和论文集成为比较音乐学的经典文献;
- 二、他是西方近代最重要的和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在继承前人的优秀作曲技法的基础上,他通过自己的独特创造,极大地扩展了表达思想感情的幅度和刻画音乐形象的范围。他把西方作曲技术上的最高成就与东欧民间音乐的精神实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 三、他在钢琴演奏和教学方面也有突出的贡献,他的钢琴曲集《小宇宙》是一部优秀的按照循序渐进原则所写的钢琴教材。
《小宇宙》(Béla Bartók: Mikrokosmos)是巴托克1926—1937年之间创作的一套钢琴曲集,包括153首小乐曲,分为6卷,前4卷的后面附有33首预备练习曲。全套教材形式丰富多样,从初学者简易的小曲到可供音乐会演奏的高难度的曲目应有尽有。《小宇宙》是一套“独具匠心”的钢琴曲集,与传统教材相比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一、生动鲜明的音乐性和丰富的音乐语言
与传统教材相比,《小宇宙》更注意音乐性,它的每首乐曲都有自己独立的标题。有的说明触键方式,如第38首《断奏和连奏》;有的说明技术类型,如第10首《双手交替弹奏》;有的说明调式调性,如第48首《混合利底亚调式》;有的说明作品风格,如第90首《俄罗斯风格》;有的说明一些基本乐理知识,如第75首《三连音》;有的说明作品体裁,如第97首《夜曲》;有的说明节奏类型,如第113首《保加利亚节奏》;有的说明表情变化,如第49首《渐强渐弱》;有的说明音乐织体,如第85首《分解和弦》;有的说明乐曲的复调性质,如第93首《四声部》。这些简洁明了的标题,对方便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有益处。
二、变换多样的节拍
《小宇宙》中除了常见的2/4拍、3/4拍、4/4拍、3/8拍、6/8拍、2/2拍等节拍,还广泛使用了复拍子,如第33首《慢速舞曲》是6/4拍的,第48首《混合利底亚调式》是5/4拍的,第113首《保加利亚节奏》是7/8拍,第118首《9/8拍三连音》是9/8拍的。除此之外,作者还常常改变拍号,以准确地记录下不规则的、不匀称的乐思。如第126首《节拍的改变》,全曲共变换了5种节拍,其中包括2/4拍、3/8拍、5/8拍、3/4拍、6/8拍等。第140首《自由变奏》全曲共变换了7种节拍,其中包括3/8拍、2/4拍、5/8拍、6/8拍、9/8拍、7/8拍和8/8拍。在第148首以后的几首《保加利亚舞曲》中,又出现了带有细致节拍划分的复拍子。如第148首中的4+2+3/8,149首中的2+2+3/8,152首中的2+2+2+3/8等,这种节拍在传统教材的曲目中是极为罕见的。
三、富于变化的乐曲调式
除了常见的大小调和五声调式,《小宇宙》还广泛使用多利亚调式、弗利吉亚调式、利底亚调式、混合利底亚调式等。有些曲目中甚至使用了双调式,如第70首《旋律对双音程》,这里右手是B大调,左手是d小调。调式的写法有意突出了调性的安排,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第12首《双手反向弹奏》,作品的调号虽然是统一的,但实际上在应用反向弹奏后也形成了多调式。右手是a小调,左手是C大调。这样安排的优点是让学生能够广泛接触、了解和掌握不同调式的特征,训练其对音乐调式的敏感度,对学习作曲和弹奏现代派作品都很有好处。
四、数目繁多的复调作品
从学琴的早期(第22首《模仿与对位》)开始就引入了复调音乐,使学生较早确立声部的概念。其好处是从技术上训练学生的双手协调性,从音乐上培养学生的复调思维。在此之后不断出现了各种类型与不同难度的复调乐曲,如第36首《自由卡农》、第76首《三声部》、第89首《四声部》等。《小宇宙》中的复调作品与常用的巴赫的复调作品相比,均各自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特征。巴赫的复调是按照严格的大小调体系而作,结构严谨、声部协调,展现了巴洛克时期的风格;而《小宇宙》的复调作品建立在多种调式的基础上,音响新颖奇特,体现了20世纪现代音乐的风格。
五、重视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小宇宙》分别加入了双钢琴作品4首(作品43、44、55、68)和声乐伴奏4首(作品65、74、95、127)。传统教材中合奏练习主要以四手联弹的形式出现,并且教师弹奏声部和学生弹奏声部难度相差悬殊。而此教材使用了同等难度的双钢琴练习,既可以师生之间合作,也可以学生之间合作,对于学生提高合奏水平有好处,为学生弹奏双钢琴协奏曲打下坚实的基础。声乐伴奏作品是《小宇宙》的一大亮点,这种形式的作品在传统教材中从未出现过。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宇宙》是一套循序渐进、富有特色、有多方面训练价值的不可多得的钢琴教材。今天,中国钢琴普及教育仍是以哈农、拜尔、车尔尼为三大支柱,这对中国钢琴教育来说是不够完善的。将《小宇宙》纳入钢琴普及教材体系中来,让它与传统教材取长补短,对完善目前的钢琴教学是很有好处的。(本文作者王震宇,原载《艺术教育》, 2007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