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伴奏教学
秩名 琴友网伴奏的目的是决定横向流动旋律的调性及刻画节奏,据此来表现曲子的情调和氛围。
伴奏还可以用来增加乐曲的厚度、深度,在装饰及突出旋律上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但是,一不小心,伴奏就会变得过强,容易干扰整个曲调,破坏旋律的流畅感。
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尽早养成习惯.弹奏时时刻注意伴奏的强度。
“左手弹得轻些”,这样来提醒学生是很难令他明白的。
下面的问题是学生裕子在弹奏莫扎特的奏鸣曲时表现出来的问题(谱例18)
“你觉得哪只手是弹套旋律的?”
“这个啊,当然是右手啦!”
“你尽力用右手把旋律弹奏得美丽一些试试看。”
”哟,弹奏得真漂亮!下面,你用与旋律相符的强度.加入伴奏试试。”
裕子努力想控制力度.弹奏出柔和的音色,以使伴奏能与旋律相平衡。
一次就顺利过关是不可能的,这时,老师不要说:“再弹奏得小一衅”,而是要问学生:“你觉得这样可以吗·”
裕子是这样回答的:“我不想弹奏得这样强,怎么会出来这幺强的声音呢?”裕子非常不满意自己的弹奏。
这种“希望弹奏出自己满意的声音”的愿望,有助于学生逐渐养成积极地面对音乐的态度。
随着对旋律与伴奏关系的加深,学生可“逐步掌握“右手、左手的独立’这非常重要的课题。
我是这样说明的:必须控制伴奏的音量,如果旋律音是I的话,那么一可用1/6甚至1/8的音量米进打伴奏。
惠美子弹奏肖邦的夜曲时,就是困为伴奏音量过大才让她觉得剌耳的。
当孩子基本能够熟练地弹奏后,我让他们倾听博聪弹奏该曲的绝美唱片,旋律犹如天鹅绒般的华丽舒展,而伴奏则如装嵌着宝石的丝绸一样柔软飘逸.
在接下来的琴课上,惠美子的弹奏已经进步了很多,当天的琴课上,我还让她听了她自己弹奏曲子的录音,她听完自已弹奏的录音后,终于清楚地明白了弹奏第2拍、第3拍时的力度过强.掩盖了旋律的音色。
客观地去听自己的弹奏录音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往往可以通过听录音使弹奏者发现自己把过多的个人意愿强加到曲子中去了。
这首夜曲伴奏型的任务是支持以四个低音构成的小节,第2拍、第3拍的和弦要用像被融于低音那样的柔和的感觉进行弹奏。(谱例19)
当学生弹奏第2拍、第3拍时,我一般让他们用括弧做出记号.提醒他们弹奏出的声音不能超过旋律音。此时.如果左手腕慢慢向左旋转,轴心朝向低音的话,曲子就会变得生动了。
伴奏有各种各样的类型,经常弹奏从主题发展而来的变奏曲,会有助于理解通过不问的伴奏型表达出来的“不同的乐曲感觉"。
我经常与学生们一起思考:作曲家为什么要在这里使用这个伴奏呢?演奏者应该弹奏出什么样的效果才好呢?这些思考都有利于学生们迅速熟练所学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