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簧管笛头含多含少的分析
乐器资源网 yueqiziyuan.com
之前看教材上说,笛头含多含少是看哪个位置吹出的音最松弛,共振最好。
昨天无意逛国外论坛,看到个帖子,说这个最佳位置其实是跟笛头的笛梁长度有关。即哨片与吹嘴分开部分的长度。也就是吹奏时哨片可震动部分的长度。
通常中等长度的笛粱在17mm,短的15,16mm,长的有到22.5mm
这个长度越短,哨片的响应速度越快,但是音质就差了,越长,则声音洪亮,音质好,但响应速度就慢。
但是这个只是硬件上的!软件呢?就是你含的位置,下嘴唇离哨片顶部的距离。假如你只含到12mm,那这个笛头对你来说,其笛梁长度只有12mm!因为下嘴唇的压力会让12mm之后的部分闭合。我们可以试下,把哨片安装在笛头上,手指稍微用点力按住离哨片顶部大约12mm的位置,可以发现,风口距离也变小了,如果之前是1。2mm(B40的风口长度),现在也许1mm都不到了。B40变成了5RV?!而且,因为含得少了,那哨片震动长度也短了,导致声音响应速度快了,音质差了。假如手指按的地方在大约20mm,那风口变化也没那么多,也许还有1。1mm,这个位置才是B40真正该有的位置。
所以,要想发挥出各种笛头应有的音质及特点。含多含少是要变化的。比如爵士乐的嘴5JB,那是有1。47的超大风口,22。5mm超长的笛梁长度。那就得比B40再多含点。
之前我也按习惯含得偏少(B45乐徽,大风口长笛梁),昨天看了后一试,多含点之后,音质的确变得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