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著名乐团 乐满哈瓦那(Buena Vista Social Club)简介
乐器资源网 yueqiziyuan.com古巴炎热干燥的街头,肤色黝黑壮硕的妇女穿着袒胸露背的裙子,和着老艺人的歌声,大声地唱了一段又一段,走了一段又一段。伴着从头到尾DV的晃动,这一刻古巴之音的华丽让人晕眩。看过《情满哈瓦那》的人不爱上这片满目苍荑充斥着欲望、鲜明、激情、慵懒的古老土地,简直是不可能。
德国导演Wim Wenders合作多年的音乐伙伴Ry Cooder,在一次古巴旅游中发现一个古巴当地享誉多年的乐团Buena Vista Social Club背后许多感人的成长故事,遂说服Wenders在1998年带着一大队人马前往古巴哈瓦那,以镜头捕捉这乐团中老艺人的身影与音乐生命。
这部101分钟的电影,记录了一群古巴国宝级音乐家的传奇故事,90岁高龄的艺人坎佩·西甘度,70岁的歌唱家伊布拉西姆·法瑞尔,80岁的钢琴家鲁本·冈萨雷斯以及被誉为“古巴的艾迪斯·皮亚夫(Edith Piaf)”的奥马拉·佩多昂多,他们走在街上,坐在汽车里,躺在沙发上,甚至在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里,眼神始终是纯真而俏皮的。90岁的Compay Segundo的名言是:“我有5个孩子,我正准备生第六个。”最终这个号称一辈子都在恋爱的老头活到了95岁,风光大葬。
文德斯的镜头中这群老人自述自己的生活,每个人的经历都迥然不同,但重点都是他们因引以为傲的音乐,其中时时穿插着他们的现场激情四溢的飙放演出,时而,是以灰白影像呈现的卡内基音乐厅,时而,是色彩鲜明的哈瓦那。有一个美丽的老妇人,悠扬婉转的一曲情歌唱罢,在现场的掌声雷动中抬起头来,苍老衰败的脸上满是泪花,她头上扎的鲜艳的头巾在灯光下灿烂之极:这群被人遗忘及冷落几十年的古巴老艺人,终于重新收获他们应得的喝彩。
我承认:哪怕你是一个对古巴音乐一无所知的人,听到了电影里那些仿佛自然流淌出来的音乐,也会爱上这片土地。古巴音乐的配器大多很简单,比如最基础的沙锤和木吉他,沙锤定节奏,吉他出旋律。钢琴演奏往往受爵士乐风的影响,铜管乐器则是较为轻佻的元素。古巴音乐的旋律性和节奏感结合的非常之好,被乐迷奉为“打击乐的麦加”,音乐里又兼有难得的轻柔感,同时兼具微妙宁静和强而有力的双重品格。Ry Cooder曾说:“在古巴,音乐就像河水一样流淌。”他还说,音乐就像掘宝,你要不停地挖啊挖,才能找到宝藏。
在文德斯镜头交替下的古巴与美国,接续着伊布拉西姆的对话,古巴是个小国,但我们得骄傲地对抗一切好的与坏的,宛如哲学家般的精辟,伊布拉西姆说的是古巴音乐走过四十年孤独路的心得。开首老艺人拿着切。格瓦拉打棒球的照片,戏噱说切的棒球并不怎么样。当他们走在纽约繁华街头,看到橱窗里的玩偶,只认出卓别林,却对眼熟的肯尼迪(当年古巴最大的敌人)叫不出名字。当他们看见远处的自由女神像,欣喜若狂,还一心在找她头顶的花冠。晚上伊布拉西姆站在旅馆门口,喃喃说终于看到了向往已久的纽约城。在音乐厅里这群高龄艺人和观众一起沸腾了……这里政治被淡化,他们作为古巴历史的见证人,却似乎与上个世纪的血与火毫无纠葛。他们终其一生也没有成为格瓦拉所号召的“新人”,他们只是那片土地黝黑而闪亮的古老音乐灵魂。
这部影片最感人的一幕,是突破美国与古巴断绝邦交四十年的禁忌,让这群平均年龄超越七十岁的的乐团进入美国音乐圣坛卡内基音乐厅演出,七十岁的伊布拉西姆高举古巴国旗在纽约挥舞,只单纯地说出:我们为什么不能去纽约演出?如果我们弹奏演唱的是好音乐……
在《乐满哈瓦那》末尾,当莱·库德(Ry Cooder)和他儿子开车驰过哈瓦那海滨,这座卡斯特罗的红色城市终于闪现那激动人心的标语:革命是永恒的。但有没有比革命永恒的东西?
文德斯曾经说,他永远不会拍一部没有音乐的影片。那么这部记录片,则是他专门为了音乐而拍的音乐片
Buena Vista Social Club本是于1949年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开张营业的社交会所,舞台上有大乐队演出,台下则是舞池,是年轻男女热门谈情说爱听歌跳舞之地。当年演奏的乐手,因政治混乱而解散,Social Club也关门大吉。
1996年,监制莱·库德来到哈瓦那,寻回当年基本音乐班底,灌录唱片《Buena Vista Social Club》,于1997年推出,当即荣获美国格莱美音乐大奖。
1999年文德斯将这段经历拍成音乐纪录片《乐士浮生录》(亦名《乐满哈瓦那》),卷起全球古巴音乐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