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的演变历程
乐器资源网 yueqiziyuan.com现代形状的小提琴出现于十六世纪,当时的提琴和现代的小提琴类似,但是指板短、琴颈短、指板倾斜的角度也比现代提琴小、琴桥弯曲度较小、没有腮拖、演奏的人也不使用肩垫,大部分的琴也没有低音梁。同时,当时所使用的琴弦都是羊肠弦。
从短指板和短琴颈来推断,当时的演奏技术应该很少有换把位的需求,巴洛克早期的曲子很少超过第三把位即是证明。古提琴的指板倾斜度比现代琴小,同时琴桥也不如现代琴桥弯曲,因此琴弦的拉力比较小(所不需要低音梁来强化琴身的支撑力),音高比较低,而且音色也比较暗沉。而弯曲度较小的琴桥也比较适合多声部的演奏,正好符合巴洛克复音音乐的特色。当时的小提琴没有腮拖与肩垫,提琴是架在肩膀上或胸前,而且因为不需要常常换把位,所以下巴并不需要长时间夹住琴身。
这些与现代琴不同的特征事实上限制了小提琴演奏技术的发展,所以早期的小提琴只能演奏简单的音乐,且多半是做伴奏或是合奏用的乐器,没什么机会做独奏演出。
从安德里亚·阿马蒂(Amati Family)开始,制琴家们不断地尝试创新与改良,一直到斯特拉迪瓦里(Straparius, 1644——1737)出现,终于发展出完美的琴身比例与规格,将提琴的性能与音色张力推升到近乎完美的境界,开启了克里蒙纳学派(Cremonese School)的光辉岁月。 从斯特拉迪瓦里之后,大多数的制琴师都沿用他的规格,意大利制琴家追求灿烂响亮的音色,使得提琴的音乐表现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多音乐家开始演奏小提琴,并且钻研更高层次的技巧与演奏法。
十七世纪时期的小提琴家科雷利(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确定了三重奏鸣曲(Trio Sonata)以及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等曲式,并且奠定了现代演奏技巧的基础,使得小提琴在音乐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学习小提琴演奏的人也增加了。
到了十八世纪中期,已经出现许多以小提琴演奏闻名的小提琴家了,如索密斯(Giovanni Batista Somis, 1686——1763)、维拉契尼(Francesco Maria Veracini, 1690——1768)、塔蒂尼(Giuseppe Tartini, 1692——1770)、罗卡泰利(Pietro Antonio Locatelli, 1695——1764)等等。
小提琴从1760年到1830年间进行了一连串“大改款”。随着古典音乐朝着大编制、大场地、高演奏技巧的发展,小提琴原本的音色与音量必须要往高张力、高穿透力以及高敏感度的方向改良,因此开始将琴颈与指板加长,以增加演奏的音域;提高指板的倾斜度和增加琴桥的弯曲度使得琴弦张力增加,音色更嘹亮且投射得更远;另外,小提琴家路易斯·施波尔(Luis Spohr)发明了肩垫,使得演奏者能更稳地夹住提琴,在高难度技巧的操控上更加灵活。在这一段期间,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发展更为迅速,高难度的乐曲以及巨星级的小提琴家相继出现,小提琴也成为交响乐团中的主要乐器,连交响乐团的首席也由小提琴的首席来担任。
小提琴的型制比例在这段“大改款”时期之后就没有再更新了,因为往后的制琴家即使挟着新科技、新材料、新技术的优势也无法超越前人的设计,所以一直到二十一世纪,所有的制琴师还是以斯特拉迪瓦里或其他著名制琴师的规格制作提琴。
虽然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小提琴的琴身没有变动,但是小提琴演奏技巧的演化却没有停止,琴弦的展有了很大的突破,使得小提琴的演奏在二十世纪有更多的进步。 钢弦的出现使小提琴的音色更嘹亮、穿透力更强,而且可以负荷更高的标准音高设定,小提琴的A弦从1834年订定的440Hz又调升到现在的442Hz。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九八零年代发展出尼龙弦,它的声音可以拥有钢弦的穿透力却又不那么尖锐,又能兼顾羊肠弦的柔和温暖却反应更快,因此尼龙弦、合成弦快速地成为小提琴弦的主流。 现在仍有许多琴弦厂商试图开发新的琴弦,发展出不同特性的琴弦,让演奏家们针对不同的乐器、不同的乐曲、以及不同的演出形式(独奏、合奏获室内乐演奏)选择合适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