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几句口诀和谱例表示如下:
五度相生生纯律,两律转换有规律。
耳听和谐为标准,四个手指须伶俐。
![](http://www.yueqiziyuan.com/uploads/allimg/130308/1-13030R14F6247.jpg)
摘抄一段王沛纶编著的音乐辞典,关于音差一段,原文如下:“至于平均律之E音,则介乎两者之间,即低于毕氏律而高于纯正律,其数如次:毕氏律E音=408 cents,平均律E音=400 cents,纯正律E音=386 cents,又狄氏认定一全音应为九等分,居其五者谓之大半音,居其四者谓之小半音,前者较后者略大,此微细之差别,亦曰音差;独奏小提琴家在演奏升C时,常把升C紧靠D,以便解决于D音;在演奏降D时,常把降D紧靠C,以便解决于C音。(按:全音分为九分之说,实即毕氏五度循环之遗风)。”
笔者认为:想使用十二平均律的人只要找到五度相生律和纯律的音高位置,在两者取中就可以了。或跟着钢琴走。但跟学钢琴调律一样,你得听得出来。有人认为,和乐队或和钢琴一起演奏的时候,这一切又都变得模糊了起来。我认为模糊不得,该使用什么律就使用什么律。乐队的好坏主要表现在使用律制音准的观念是否统一,也就是指挥们常说的音准脏不脏,各声部融合度好不好。试想三种律制在同一乐段同时使用会是什么效果。另外,专业的小提琴演奏者在演奏巴赫、帕格尼尼、依扎伊等人的无伴奏作品和各个协奏曲里面的华彩乐段时,还是得仔细研究这些律制的使用。现在的电子定音器都是十二平均律的,专业的演奏者只能使用其中一个A,这也是一个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