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名家:罗九香个人资料简介及档案介绍附照片
乐器资源网 yueqiziyuan.com 2006年6月8日,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大埔广东汉乐跃然纸上。这是大埔人民文化生活史上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是实现“人文兴县”、“文化梅州”和打造“世界客都”的极其宝贵的文化资源。
大埔广东汉乐,简称“大埔汉乐”,是“客家汉乐”指标性的乐章。它是先民南迁时,把中原汉乐的种子播撒在客家土地上结出的硕果,故客家音乐又称“外江弦”、“中州古调”或“汉调音乐”。它保存着多首情调不同,形态各异的丰富曲目和多姿多彩的演奏形式,承袭了宋元以来中原古乐的遗风,同时又极富浓郁的岭南音乐风韵,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融合、变化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古朴大方、典雅优美的独特风格,在广东、福建、台湾以及东南亚华侨华人中间广为流传。
广东大埔是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县,大部分为山区,生活条件较艰苦,但他们有着刻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民风淳朴,崇尚文化和艺术,蔚为一种风气。早在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广东大埔最早县志就称“埔之在潮,弦育媲邹鲁”。以后各时期县志亦同样载述埔之风俗“家诵户弦”,百余年间,仅大埔县境内就有近百间“和弦索”的音乐会所,音乐活动十分兴盛。
近百年间大埔音乐人才辈出,如善于抚琴、吹箫和弹奏的罗淑予(1612—1689),被誉为客家古筝祖师的罗展才(1848—1919),善弹筝、弦兼诗书画的罗仙俦(1875—1923),以及广东汉乐一代宗师罗九香。
罗九香(1902—1978)是广东省大埔县枫朗坎下村人,1921年毕业于潮州最高学府金山中学后到日新学校任教,并拜校长罗仙俦为师接受古筝启蒙。1925年后,他又师从有大埔汉乐“乐圣”之誉的何育斋先生,学习古筝和民间音乐。20世纪30年代起,他在广州、汕头、大埔等地一边谋生,一边从事广东汉乐、客家古筝的演奏活动,技巧日趋成熟,古朴典雅、韵味隽永的独特风格,受到同仁的推崇和社会的好评。
1959年,罗九香受聘进入天津音乐学院任教。1960年调入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星海音乐学院前身)任教。他演奏的客家筝曲(广东汉乐乐曲)被辑入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古筝教材,他是使客家古筝从民间走上高等学府的第一人。
罗九香大师从事客家筝演奏和教学数十年,成果累累,贡献巨大。经他培养的学生,有的后来成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广西、福建等地音乐艺术院校的教授和国家一级演奏家,成为当代古筝界的精英,如北京的史兆元、李婉芬,天津的李洪安,上海的何宝泉、潘妙兴,广州的陈安华、饶宁新,广西的林坚,福建的陈茂锦等。
2001年,罗九香和刘天华、华彦钧(瞎子阿炳)等中国音乐界的大师一起被收入举世闻名的具有最高学术权威的英文版音乐大辞典《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成为世人瞩目的音乐家。2002年,罗九香被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并经中国音乐家协会认可,定为“客家筝一代宗师”。
罗岭罗伟雄罗洁中
大埔广东汉乐,简称“大埔汉乐”,是“客家汉乐”指标性的乐章。它是先民南迁时,把中原汉乐的种子播撒在客家土地上结出的硕果,故客家音乐又称“外江弦”、“中州古调”或“汉调音乐”。它保存着多首情调不同,形态各异的丰富曲目和多姿多彩的演奏形式,承袭了宋元以来中原古乐的遗风,同时又极富浓郁的岭南音乐风韵,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融合、变化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古朴大方、典雅优美的独特风格,在广东、福建、台湾以及东南亚华侨华人中间广为流传。
广东大埔是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县,大部分为山区,生活条件较艰苦,但他们有着刻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民风淳朴,崇尚文化和艺术,蔚为一种风气。早在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广东大埔最早县志就称“埔之在潮,弦育媲邹鲁”。以后各时期县志亦同样载述埔之风俗“家诵户弦”,百余年间,仅大埔县境内就有近百间“和弦索”的音乐会所,音乐活动十分兴盛。
近百年间大埔音乐人才辈出,如善于抚琴、吹箫和弹奏的罗淑予(1612—1689),被誉为客家古筝祖师的罗展才(1848—1919),善弹筝、弦兼诗书画的罗仙俦(1875—1923),以及广东汉乐一代宗师罗九香。
罗九香(1902—1978)是广东省大埔县枫朗坎下村人,1921年毕业于潮州最高学府金山中学后到日新学校任教,并拜校长罗仙俦为师接受古筝启蒙。1925年后,他又师从有大埔汉乐“乐圣”之誉的何育斋先生,学习古筝和民间音乐。20世纪30年代起,他在广州、汕头、大埔等地一边谋生,一边从事广东汉乐、客家古筝的演奏活动,技巧日趋成熟,古朴典雅、韵味隽永的独特风格,受到同仁的推崇和社会的好评。
1954年,经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推荐,广东省委统战部介绍,罗九香进入大埔县民声汉剧团(广东汉剧团前身)任筝、三弦演奏员,从此走上专业化的道路。1956年,他与饶从举、饶淑枢一起作为广东汉乐的代表,随广东代表团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周的演出,第一次将广东汉乐、客家古筝向全国推介,让人领略了保留着中州、汉皋古乐的大埔广东汉乐的神韵,奠定了大埔广东汉乐在全国音乐界的独特地位。罗九香古朴典雅、韵味隽永的演奏风格,让同仁赞叹不已。戏剧家欧阳予倩赞曰:“神功至极,匠心独具,堪称岭南一绝。”古琴家查阜西、民族音乐学家杨荫浏说:“其中奥妙,需言传身教方得要领。”翌年,罗九香又随广东汉剧团赴京参加全国戏剧汇演,并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客家音乐演奏会。这两次演出,都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56年,罗九香被选为中国音协广东分会常务理事,1957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1959年,罗九香受聘进入天津音乐学院任教。1960年调入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星海音乐学院前身)任教。他演奏的客家筝曲(广东汉乐乐曲)被辑入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古筝教材,他是使客家古筝从民间走上高等学府的第一人。
罗九香大师从事客家筝演奏和教学数十年,成果累累,贡献巨大。经他培养的学生,有的后来成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广西、福建等地音乐艺术院校的教授和国家一级演奏家,成为当代古筝界的精英,如北京的史兆元、李婉芬,天津的李洪安,上海的何宝泉、潘妙兴,广州的陈安华、饶宁新,广西的林坚,福建的陈茂锦等。
2001年,罗九香和刘天华、华彦钧(瞎子阿炳)等中国音乐界的大师一起被收入举世闻名的具有最高学术权威的英文版音乐大辞典《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成为世人瞩目的音乐家。2002年,罗九香被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并经中国音乐家协会认可,定为“客家筝一代宗师”。
罗岭罗伟雄罗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