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古琴琴派考谈青岛古琴音乐传承
乐器资源网 yueqiziyuan.com山东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发源地,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在这片大地上也流传已久,春秋时期就有孔子学琴于师襄的记载。崂山琴派,一个快要被人遗忘的古琴流派,他是山东古琴的一个重要派系,它的形成比诸城琴派更早,影响更大。
崂山在不同历史时期辖属不同。春秋时属齐国,秦时属琅琊郡,隋唐属即墨县,1898年,德国强迫划入胶澳租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崂山属青岛市辖。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紧邻市区。它耸立于黄海之滨,气势雄伟,山海紧错,岚光变幻,云气离合,是闻名遐迩的海上名山、道教名山。在崂山道教繁荣,道教音乐也极为兴盛,宫观林立,民间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崂山古琴音乐的发展、繁荣与崂山道教音乐的滋养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了宫廷音乐、本地民间音乐、南方音乐的影响。从清初到民国,崂山道家的古琴音乐很兴盛。崂山的道长褚守恃、叶泰恩、薛一了、韩太初和庄紫阳师徒是这一时期的中心人物。崂山琴派兼容并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曲操。太清宫的古琴演奏风格、技巧,是当时构成山东古琴派系的重要内容。崂山琴派古淡疏脱的风格,像大海一样滋润了刚毅的内地琴风,对诸城琴派的产生乃至金州的古琴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代以前——崂山古琴的孕育期
崂山是中国最大的道场所在地之一,其宗派多而复杂,道教音乐发达。崂山道教音乐分功课经韵、应风经韵及琴曲道歌乐三部分。各教派用的经文大部分相同,但韵曲各有差异,或根本不同。崂山历代的隐逸方士甚多,他们带进崂山的各地民歌雅曲,特别是琴曲,对崂山的道乐经韵有极大的影响,故崂山的道经韵曲既有独特的崂山经韵,也有全国通用的十方经韵。
《后汉书》载,著名经学家郑玄,字康成,北海(今高密)人,官至北海太守。黄巾起义时,北海城破,为避兵乱,他于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与门人至崂山不其山下(今惜福镇铁骑山东麓)避难,自费构筑房屋,开设书院,谓之“康成书院”。郑玄在这里领门人和徒弟礼拜孔子,演习周礼,传授玄学。周礼仪式多用音乐同时踏唱,所以在传授一些礼仪时,也附带传授了周汉的一些宫廷音乐。这些音乐素材与牌子,后来多被崂山道士所采用,创编成道教经韵曲牌,这就是崂山经韵曲牌形成的初期。《迎神歌》、《拜北斗》,在崂山各庙和民间均流传至今,道士们言为郑祖经曲。故此而言,郑玄乃为崂山道乐最早的始祖之一。
南北朝时崂山各庙的经韵曲牌已居正统之列,其内容也十分丰富,在节日的咏颂上界或师祖时不单纯用功课经的各种赞和诰,如太清宫这样大的庙宫,用正统的安世歌。这类韵曲虽也采用拜诰式的曲式,但调性有所突破,已经脱离了陈旧的羽调,而采用了羽宫或商宫等调,其经文也从原先刻板式的单一七言和四言句,进展到有变格的词牌形式。
唐代至明代——崂山古琴的发展期
唐王朝时期政治经济颇为强大繁荣,朝廷又偏爱道教,在中唐时,宫廷演奏的乐曲启用道教音乐,于是,道乐地位也随之提高,同样,崂山的道教音乐也空前兴旺。
唐王朝右府大将军尉迟敬德(即尉迟恭)于武德乙酉(公元265年)奉命至崂山敕建东华宫(后更名铁瓦殿)与庄子庵(明代更名修真庵)、海云庵(在仰口西,后废弃),同时安营扎寨,以驻防讨伐时来崂山海岸骚扰的倭寇,尉迟恭的部队大本营分别设在海云庵、铁瓦殿与庄子庵。在此期间,唐宫廷的音乐大量地带到崂山这些庙庵中。清代太清宫道士们弹的琴曲《英雄》与《黄骢》及《广平太一》等,道士们在释其源时有两种记述,一为“魏曲”,二为“尉曲”。据《新唐书礼乐志》载:“虞世南制英雄乐曲。帝之破窦建德也,乘马名黄骠……命乐工制黄骢叠曲……”因马死于道,骑者颇哀,故制曲以纪念。这就证实了《英雄》和《黄骢》应为尉曲,则“魏曲”实为误传。虽说唐将军驻营崂山,敕建庙宫,镇守海防是大举,然而同时对崂山道教音乐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唐代中期,白云洞胜地已有为数不少的道士集居此处,借着数个大而神奇的自然石洞为神殿,诵经进香,道庙已初具规模。随之,也有不少十方名贤居士前来栖居。这里依山面海,居高临下,旁边是深壑密林,实为练功静修之地。当时的古琴高手任新庭,祖居济南府,诗书门第,自幼爱抚琴与音律,官至七品,因与当时恶吏冲突,便弃职还乡,与随从抱琴携书,东至崂山白云洞出家为道,在此山居三十余载,诵经炼气,编曲弹琴。据历代崂山道士述,宋元明清时代道士们弹的古琴曲《秋山行旅》和《鹊华春山》,便是任道士之作,此二曲典雅抒情,缠绵不俗,结构严谨,转化复杂,很富有唐代宫廷乐舞特色,是崂山道乐琴曲精华之一。
五代时太清宫道长李守中乃崂山拳术和古琴高手,其弟子近百名。太清宫后来所流传的《晋济三界》,即为李道士所创,此曲的宗教色彩十分浓厚。后唐同光二年甲申(公元924年),道士刘若拙自蜀来崂山太清宫访李守中,两人相谈契合,遂留住焉。刘道士是当时四方有名之辈,自幼善琴棋与武术,他闻崂山的李公守中比自己高强,故跋涉千山万水,东至崂山访师,并在太清官之南依山面海处自修一茅庵曰“驱虎庵”居之,常年过着昼抚琴夜驱虎的生活。虽然他没有留下什么创作的琴曲,然而他与李守中同为五代至宋初的重要道乐活动家。刘若拙后居于宋初敕建的太平兴国院(后更名太平宫),这里的交通比崂山南麓方便,故这个时期崂山东北隅的古琴乐及其他的庙事活动均比崂南的兴盛。
据《东坡仁里》碑刻记载,北宋熙宁八年,苏轼由杭州至密州任太守。届时,崂山隶属密州,苏轼于熙宁九年秋日携随从由胶州湾西岸搭船至崂山巡视边防,遨游各庙观。此时,正是苏轼对道教兴趣最浓的时期,他在太平兴国院结识了崂山名道乔绪然。乔道士原为长广郡侍管,因讼事受株连,故弃职入道。他自小好诗文善古琴,出家太平兴国院后,专心庙事与琴法。当苏轼在黄州结束了谪居生活之后,起知登州任太守,在北上时,乘船路过崂山,二次至太平兴国院和修真庵等庙,是年为宋元丰乙丑(公元1085年)。这次他把在黄州谪居期间所创编的《归去来辞》歌传给老友乔绪然。这支富有江南风味、长达八十六小节的大型道歌,以昂扬慷慨和抑郁低沉的两种气氛而起伏出现,从节奏型与调性变化的处理来讲,也富多样化。崂山道士在宋以后的四个历史时期中,以此歌为主旋律,改编成各种器乐曲来演奏,如古琴、箫、管子,笙等。无论是什么形式,什么器乐的演奏,它在崂山道教音乐中,一直占着主导地位。
金代,龙门派祖师邱处机,与邱处机同代的随山派祖师刘长生,清净派创始人金季女道士孙不二都对崂山道乐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孙不二留下的留下的韵曲、道歌和琴曲被崂山道士称为“孙谱”。
南宋衰亡后卫王昺的两太后谢丽与谢安(姊妹俩),由浙江临安(今杭州)至崂山塘子观隐居修道。两谢在宫廷时原为两乐女,后选为妃。二人均精通琴法音律,能演奏古琴和笙管笛箫多种乐器。到崂山后专心研究道乐与玄学。当时的崂山道教音乐已开始讲究声乐和器乐的技巧,讲究音乐修饰,追求道乐的神韵,对此做出重要贡献的就是两太妃。
两谢至塘子观后,主要以敬天养心诵经抚琴为常业,二人把邱处机的《三涂颂》之首段韵曲进行改编,再加进一些江南丝竹乐的旋律音型,原词不变,更名《三清号》。起初,此曲牌用于初一、十五及年节时日,直至元大德年间。嗣后,崂山道家觉得此曲牌高雅正统,便规定《三清号》只能用在“接大驾”时的仪式中,平时一律不准使用。这样,把该曲牌的地位又提高了一步。对《玉皇号》、《大洞清》的韵曲也进行了艺术修饰。同时,还创编了《望海》、《观潮》和《听涛》等琴曲。两谢的琴曲大部分以海为题材而创编,这或许是因为她们的儿子昺帝被陆秀夫背着在广东新会的崖山投海自杀后,母亲每看到海听到海时,就触景生情而念起儿子吧!两谢所创《望海》等三首琴曲,均抑郁悲凄,充满绵绵的思情。她们才华超众,在元初的崂山道场中很富声望。她俩除去对殿坛经曲的改革,创编古琴曲外还积极开辟应风道乐,她们主张经曲可用丝竹伴奏,也可清念。当时的修真庵、太平宫、百福庵、凝真观,塘子观、大妙山、马山等崂山外围道庙,均开展起丝竹应风乐来。崂西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百福庵的笛子,大妙山的笙,马山的管子万般通。”这足以说明当时开展的程度之广泛和普及。这也是白云洞、明道观、明霞洞、上清官、太清官、蔚竹庵等内山庙的琴曲能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两谢卒后,崂山道士们为纪念这两位皇妃出身的道姑之功德,将她们的经曲等均称之为《谢谱》。两谢的遗体葬于双台,后称为双妃坟。
元初“松雪道人”赵孟頫对崂山道教音乐文化起过重要作用。他博学多才,并精琴棋音律,又旁通佛老之旨。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他至崂山塘子观探望皇亲谢丽与谢安二皇妃。当赵孟頫听完谢丽诵唱《三清号》后,感慨万分。于是,他根据唱《三清号》那如泣如诉而又虔诚的道乐旋律,创编了琴曲《相见欢》,说是欢,实为反其意而作。曲子旋律悲愁凄凉,吟诉了两谢想念儿子和人生的悲剧,同时也表达出赵孟頫自己为新王朝当差的复杂心情。乐曲对答明显,是这一时期的优秀琴曲。赵孟頫在塘子观和太平宫旅居期间,完成了他的《琴源》与《乐源》两书。同时,为太平宫道士撰写了《道德经》。至今在犹龙洞旁的石壁上仍留有纪念赵氏大德年间至太平宫为之书写《道德经》的镌刻纪念。这位松雪道人对元代崂山道教音乐文化的贡献是极大的,至今崂山道士们尊称赵孟頫为赵祖。
元朝末年,由于暴雨山石滑坡,太清宫的好多房舍殿堂被毁,加之兵乱,连同太平宫等庙的经卷与乐器均受到严重的损失,庙事活动和道乐开展趋于冷落。
明代是崂山道教音乐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明洪武皇帝登基后降谕旨开展“祭孔”和“祭岳”,规定这两项活动作为国礼活动。在祭悼时必须由道士诵经唱合。为适应皇帝的要求,州府统一督办,外山各庙的道士根据岳飞的《满江红》一词编成了同名歌乐。同时,又创编了《宾鸿泪》与《天边月》等大型祭悼岳飞专用的曲牌,这些曲子,既有乐队演奏,又有道士唱合。祭孔则用詹同与乐韶风所创编的专用经曲《安和》、《景和》、《咸和》,这是祭孔的一套专用曲牌,称之“三和”。1934年夏,华山派蔚竹庵道长唐宗煜应杨虎城将军之邀,携蔚竹庵等庙的应风乐道士乐手去西安,参加了杨虎城在大雁塔广场举行的万人共同抗日的誓师大会,演出了应风歌乐《满江红》。
嘉靖癸已(公元1533年),即墨文豪蓝田,官至朝中文化学士,出资兴学,遍济平民百姓。他先在崂山北九水之太和观与当时的道长毕玄云一同创办“即墨书院”,又称“九水书院”。他向学生们传授四书五经及音律。当时有些爱琴者,便向毕道士学习琴法,学琴者多为各庙的道童。毕道士平日创作的琴曲描写大自然的为多,《清溪鸣琴》与《秋山》,便是他的佳作,此二曲直到民国年间尉竹庵华山宗派道长唐宗煜仍时常弹奏。蓝田与毕玄云的书院坚持办了近十五年之久,为崂山的民众传授了文化知识,为道家培育了不少琴手,当太清宫的刘真湖等前来向他求教时,毕道士已年过七旬。他卒于万历初年,他和蓝田对崂山的道乐及民众的文化事业,有着永不磨灭的功绩。
明据《山东省宗教志资料选编》载:“万历十三年(1585),(崂山)太清宫道士耿义兰等与和尚憨山大师为争庙址到北京、济南等地打官司达十年之久,万历皇帝除降旨毁寺外,并赐《道藏》及珍贵的乐谱和精致的古琴三十多张。”((另万历二十三年皇帝敕赐重建太清宫,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赐太清宫精制的古琴三十多张,乐谱及道家物品若干。(青岛市志67:崂山志概述、大事记)
综上所述,各个时代道乐的发展,文人的传曲,妃子们的到临及倡扬琴艺,特别是皇宫乐器、乐谱的恩赐,对崂山古琴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崂山古琴的兴盛创造了条件。
清初至民国——崂山古琴的兴盛期
清代是崂山道教史上一个较为平静的时期,以太清宫为中心的各庙观道士,多以习武传玄,鼓琴书写,以及朝拜星斗为常业。清代是崂山古琴乐的兴盛时期。清初至清末,崂山成为了山东乃至全国古琴乐的一个中心。
当时,遇真庵(即墨鹤山)、太清宫(崂山南麓)、白云洞(崂山东麓)是三个内山道乐中心,除继承了明代各先师所传的功课经曲外,大兴古琴音乐。
据修真庵脚庙《塘子观志》记载,及百福庵道长唐志同和道士孙志素,现化庵道长李道明等述,明灭亡后,宫廷两妃子养艳姬与蔺婉玉在其叔父蔺卿的保护带领下,到崂山百福庵出家为道,养、蔺二人在宫廷时,就精通音律琴法,并能演奏笙、管、笛、古琴等乐器。入百福庵后,除演奏道家传统的乐曲外,还创编了好多有价值的应风乐曲牌。清顺治三年(1646年),他们三人一同回北京祭皇灵,当得知崇祯在煤山上吊自杀的详细经过后,痛不欲生,感慨万分;返回崂山后,养艳姬和蔺婉玉把在京的悲哀心情写成一首歌词,并谱了曲,名曰《离恨天》,情绪抑郁而悲哀,曲子重叠复杂,富有她们家乡晋阳地方戏曲的特点。顺治四年(1647年)三月十九日,崇祯殉难三周年大祭时,养、蔺组织了百福庵、童真宫、马山、灵山、现化庵、卧云庵、天后宫等外山庙观的道士乐手,演奏演唱了这支大悲曲。乐曲采用民族七声音阶,羽调与角调两种音阶交替出现,旋律委婉感人,每一乐句均有大甩腔,以应借念经唱和兼练气功的需要。当时,内山派各道观虽不把《离恨天》等列为应风道场音乐节目,但却吸收其精华部分改编为古琴演奏曲。此外,这两位道姑还将好多宫廷及京晋地方戏曲曲牌和道家一些传统应风乐曲传授给附近的院后、吴贾、书院、彭台、丹山等村的民间艺人。她们两人留下的道家音乐作品,在崂山道乐史上占着极重要的地位,
顺治年间的蒋清山(又名蒋迪南),对异族统治不满,弃去在河南祥符(今开封)的官职,到崂山百福庵潜居为道。俚曲家蒲松龄到百福庵时,蒋道士已年过七十,两人一见如故,相谈契合。蒋、蒲二人均善弹古琴,结伴到三标山下邋遢石旁拜扫了张三丰的坟墓后,见满山磊石巍峨,古松苍翠,山泉淙淙,遂借山景抒发了他们内心的郁郁之情。蒲氏名有“松”字,蒋氏字云石,于是,二人席地创编了一首琴曲叫《云石风松》,倾吐了对汉土大好河山之爱和对当时朝政的不满。(这支曲子直到民国年间,该庵道士唐志同还演奏过。)嗣后,太清宫和百福庵等庙的一些圣号音乐及应风乐曲牌,有好些吸收了蒲氏所传的一些俚曲牌子中的片断。蒲松龄来崂山,对清代崂山道乐的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顺治年间至一九三六年,百福庵一直是崂山西北隅的应风乐中心,他们演奏由养艳姬和蔺婉玉所传的《青杨》、《游湖》、《泰山景》,《吊周瑜》》、《赞貂蝉》、《将军令》、《三六板》等为多,同时也演奏一些崂山民歌。至今彭台的民乐队还在完整地演奏着这些曲子,这个民乐队是崂山道家外山派应风乐的完整继承者。
康熙年间太清宫道士褚守恃,字振运,是明末清初该宫演奏古琴的诸道士中技艺高超者之一,代表作有《观海》和《月下修竹》等。他在太清宫任道长达五十年之久,除去勤俭经营庙业外,还培养了不少古琴门生,其中较突出的有康熙四十年代的温高恒,和康熙五十年代的叶泰恩,这两位道士是古琴传人中的佼佼者。
《太清宫志》载,康熙初年,崂山东北隅鹤山遇真庵日渐败落,殿堂垣倒壁塌,鹤山的道人移至南九水外之汉河玉清宫。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太清宫道长褚守恃出资重修遇真庵,并派徒弟、原太清宫住持叶泰恩任该庙道长。从此,这里成了随山教派太清宫的下院,随之众道云集,庙业兴隆。
据《太清宫志》载,康熙五十六年,崂山东北隅的鹤山遇真庵由叶泰恩任道长。叶精通音律,善鼓琴。他除去勤俭经营庙业外,最大的贡献是根据他多年的朝海仙居生活的感受,创编了大型古琴曲《东海吟》。此时,他已是崂山地区有名的古琴演奏家。在他的授导下,好多小道士能弹琴唱合,遇真庵成了崂山北隅一个颇负盛名的道家音乐中心。叶泰恩把一些功课经韵改编成古琴曲牌,如他的代表作《东海吟》就是用龙门派的《海底沉》改编而成的,这支曲子一直流传在崂山和胶东一带,是清代道家一支很有价值的古琴曲。同时,他又是明末太清宫古琴演奏高手刘真湖《三涂五苦颂》和《紫薇送仙曲》的唯一传人。此外,他又把百福庵的《离恨天》改编成古琴曲演奏,使其成为崂山道乐中一个经典作品和世代相传的保留演奏曲目。当时称鹤山庙为小太清,一是因这里地理环境幽雅别致,二是因为这里的道乐活动较兴旺,能与太清宫的古琴乐相媲美。此后,遇真庵对白云洞、太平宫、关帝庙、塘子观、修真庵、凝真观及即墨东南乡的一些庙观的道乐发展,起到了统帅作用,这些庙庵的道士们多到此求学琴艺。
嘉庆年间崂山各庙各道派的道士,风兴坐石鼓琴,静修养气,不闻世俗的做作。当时的代表者是叶泰恩的徒弟之一,太清官的道长、古琴家薛一了。他为了通过弹琴达到练气功的目的,盘坐石上,鼓琴吟诗,昼夜不归,常有游山者和来访者围观听之。薛道士经常在今太清宫东南海边称之“钓鱼台”处的石崖上坐石鼓琴,有的山村老人常到他坐石鼓琴的旁边,一面垂钓,一面听琴,就是热日当空,也披着蓑衣不离去。薛道士在太清宫期间的演奏时间达半个多世纪,他以演奏宋代的《广陵散》四十大曲和《忆王孙》、《寒山缘》为主,另外,还有叶泰恩的《东海吟》、《离恨天》等。当时,太清宫有古琴六十多张,薛道士弹的那张便是明万历帝敕赐的其中之一。薛一了在太清宫弹琴达50多年,一生教有40多位弟子,为崂山古琴的传承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时期,太清官的古琴乐颇负声望,是山东古琴乐的中心。
同治年间薛一了的徒弟、古琴家韩谦让,字太初,性情淑和,薄己厚人,深悟琴理,并精研音律。是当时中国北方有名的古琴演奏家。他沿承了薛一了的演奏风格和技法,沿用了薛道士生前所用的那张明万历帝敕赐的古琴。他在太清官任道长三十余年,致力经营庙业,精心弹奏古琴。他为人谦和,品性高洁,琴法绝伦。四方人士闻风而跋涉相访者接踵而至。他曾任太清宫长老兼监院,友人题其堂曰:“道洽琴心”。据传,其徒犯有过错时,他并不直言责怪,而是将道徒唤到身边,他从容鼓琴,直到对方被音乐打动,自己跪下承认错误。
《名人游山记》载,光绪九年春,山东沂水人、翰林院翰林尹琳基,自幼酷爱古琴,他辞去官职,专程来崂山向韩太初学琴,在太清宫旁筑一小院,自题“东海餐霞”,百姓称其为“翰林院”,今尚存。他日与韩太初学习琴艺、并研“经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任山东巡抚的翰林杨士骧来崂山,聆听了韩谦让弹奏的古琴后,留下了“我闻太清宫,道士善弹琴。访得韩道长,琴床眠龙吟”的诗句。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衍圣公孔令贻带随从100余人来崂山,与韩谦让谈玄论道,甚为投契。1912年清廷退位,大批逊清旧吏客寓青岛,许多慕韩太初之名去崂山。其中出身翰苑、清末任东三省总督的赵尔巽去访韩太初,互相演奏,赵尔巽为韩太初题“欲逃庄周人间世,来听成连海上琴”。后赵尔巽去京任清史馆馆长。
韩谦让除继承了师父薛一了所创琴曲外,又以孙不二的《拜诰》为主题,创编了大型琴曲《雪地红花》,诵咏了太清宫院内的耐冬花,不畏严冬冰霜而傲然开放,是一首极有艺术价值的琴曲。韩道士是当时中国北方有名的古琴演奏家。据传他演奏《山丹花》和《东海吟》,神奇迷离,技艺高绝,他卒年93岁,有门徒三十多名,其中的高徒有太清宫的道士庄紫阳,马贤静、李昱庆等人,后来庄紫阳又教出了太清宫的王茂全,上清宫的伶太宗,明霞洞的王勉臣,明道观的朱士鸿,寿阳宫的王宣财,聚仙宫的林王德等六位优秀的古琴人才,他们七人被当时崂山地区的民众称为“七弦子”,他们又各收徒弟,活跃于20世纪20-30年代。马贤静的徒弟姜茂阿、于惟新、徐惟毅。一九二九年,太清宫道长姜茂阿和徒弟于惟新是叶道士古琴乐的最后沿传者。姜、于二道士,经常骑驴到塘子观,和隐居在玄都洞中的清末文生王明佛(字悟禅诸城人)交流琴艺。
所以民国初年崂山各庙古琴都很兴盛,曲目和人数都比清代多,仅太清宫一处就有六十多张古琴。此间山东的古琴,崂山道士琴人系统是最为有影响的,他们师徒相传,人才辈出,在道教琴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影响周边地方的琴学发展,如诸城琴派。
与此同时,白云洞的古琴传承发展的也很好,干隆年间的王浮晓师承叶泰恩;嘉庆年间的孙令、朱坐云。道光年间由朱坐云的两个徒弟刘自、刘旭(胞弟兄俩)两道士沿承。之后,又有刘氏兄弟两人的徒弟牟然行和姜然宏(墓志铭至今犹存可见)。宣统三年的李昱庆为白云洞清末的道士,演奏技法高超绝伦。他任道长期间,他把建于峭壁之上的迎客室重新修缮和美化,平时专供道士们练琴用,并题一匾额“琴功房”挂于门上。相传,李昱庆把当年蒲松龄遨游白云洞时即兴写的一首诗《白云洞自咏》谱上曲子,经常和道童们在这个雅室抚琴唱合。诗曰:“古洞深藏碧山头,羽土已去白云留。愿叩柴扉访逸老,不登朱门拜公侯。砚水荡清海底垢,笔尖点消九天愁。不为人间争名利,愿做沧桑一嘹鸥。”曲子采用了夜坛功课经《救苦诰》的高雅庄重,如泣如诉的优美旋律,它是崂山道乐中的一颗珍珠。李昱庆将琴艺传给了阎全德,阎为清末民初崂山金山派道乐沿传的重要接续人之一。
这一期间。太清宫的脚庙天后宫(今青岛太平路)的应风乐已逐渐代替了百福庵的领导地位。这里的道长徐裕福,住持韩谦均都精通笙、管、笛、箫和古琴。
民国十五年(1926年)五月间,昌邑县大文豪黄孝胥,来太清宫访韩太初的弟子庄紫阳。黄自幼演奏古琴超众,并爱山林和崇拜道教。此次,庄道士演奏了《山丹花》、《离恨天》等曲,黄演奏了《阳关三叠》。黄拜庄为师达10年之久。
1930年至1936年,白云洞的道长阎全德,对经曲和古琴乐的研究造诣很深,他把金山宗派先师们传下来的一些经曲,诸如宋末皇帝卫王赵昺的先皇太妃谢丽在塘子观出家时所创的一些大型《圣号》曲牌(称《谢谱》),以及他熟悉的其他教派的功课经曲,较完整地传给了他的爱徒孙真淳、匡常修及明道观的朱士鸿、吴嘉会、李相周和明霞洞的张世淳、朱真传。
民国末年至文革时期——崂山古琴走向衰落
从清末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战乱不断,崂山的庙庵受到了很大破坏,道人逐渐减少。 1935年至1939年间,青岛市区各宫观的道士一般在三五个上下,有应风活动时便合成一体,形成一个应风乐队来应酬民俗活动。当时,太平路的天后宫张文学道长的管子,道口路玉皇庙(即清溪庵)韩照福的笙,蒙古路全圣观曾陶旃的箫,阳明路圣清宫吕经绍的笛子,四方海云庵王宗晓、沧口天后宫牛福真、大麦岛浮山庙曾明本、薛家岛上泉庵的张庆奎四人的笙,浮山所村城隍庙于起祥的古琴,都颇有名气。这时的古琴的传承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很大冲击。
1966年至1967年,崂山太清宫、百福庵、玉清宫、太平宫、修真庵、上清宫等主要庙观的藏书、乐谱、乐器等文物,大部被“造反者”火焚,保存下来的寥寥无几。惟一继承了太清宫韩太初古琴技艺的张道士,也被“红卫兵”赶出庙门,去向不明。崂山派古琴的嫡传至此断了线。
崂山琴派今天虽无直接传人,但古琴曲操有少数被保存下来:录音记谱《归去来兮》,《云石风松》、《寒山缘》,天津音乐学院毕业的林琳挖掘整理的古琴曲《六问青天》等。有些曲目以其他乐器的形式流传在民间演奏流传至今,如彭家台村民间乐队的演奏闻名山东省、青岛市,1987年该村的民乐合奏《山丹花》获山东省广播电视奖。
另据记载的崂山琴派特有曲目:
唐代的“尉曲”琴曲《英雄》与《黄骢》及《广平太一》,一直传至清代。
唐代中期任新庭道士作琴曲《秋山行旅》和《鹊华春山》。
元初两位 南宋流亡太后谢丽与谢安作琴曲《望海》、《观潮》和《听涛》,赵孟頫作琴曲《相见欢》。
明嘉靖毕玄云道士作琴曲《清溪鸣琴》与《秋山》。
明代张禄《山丹花》。
清顺治年间蒋清山道士蒲松龄二人创编琴曲《云石风松》
康熙年间太清宫道士褚守恃,字振运,作有《观海》和《月下修竹》。
叶泰恩韵改编古琴曲《东海吟》《离恨天》。
薛一了的《忆王孙》、《寒山缘》
同治年间韩谦让,字太初,创编了大型琴曲《雪地红花》。
六十年代至今青岛古琴音乐的传播
伴随着崂山道家古琴的衰落,在社会上古琴音乐慢慢兴盛起来,特别是五六十年代,几位琴家来到青岛,青岛古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诸城派著名琴家王熙麟,字秀南(1879— 1952年2月8日)晚年居住在青岛。他十二岁时就跟他父亲王心源学琴,继承了王心源先生的精于吟揉、进、复、清微圆润的特点。他会弹奏的曲子有《秋风词》,《良宵引》,《秋江夜泊》,《长门怨》,《春闺怨》,《平沙落雁》,《石上流泉》,《捣衣》,《流水》,《阳关三叠》,《读易》,《参同契》,《搔首问天》,《墨子悲丝》,《普庵咒》,《秋塞吟》等十六个曲子,其中以《长门怨》,《石上流泉》,《秋江夜泊》,《捣衣》,《搔首问天》,《普庵咒》,《流水》等曲子弹奏最精。王心源先生在教琴时对他的要求比较严格,本人在练习上下功夫很大,经常晚上息灯练习,按音十分准确,在吟、猱指法上特别精练,在风格上,节奏上,完全继承了王心源先生的弹奏。1952年在青岛患肝疾病故。
王凤襄(1913-2001)、张育瑾(1914-1981青岛胶南人,他们家一直居于青岛市(其女张玲说),两位琴家是王秀南的女儿、女婿,也是王秀南所授学生中最出色者。他们二人在古琴的演奏、教学、理论研究、曲目考证、谱集整理等诸多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诸城派最重要的琴谱《桐荫山馆琴谱》即由二位琴家整理,1960年4月由北京研究会油印传世。张育瑾1960-1962年曾任职于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山东艺术学院前身),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学校于1960年开设古琴专业和古琴选修课。这一时期的学生有庞雨珠、卞玉铎等多人。
1962年张育瑾调到青岛的山东海洋学院教学,任行政科科长,在这期间一直研究古琴,在青岛所教的学生不多,临终前正在教授的有两个女学生。一位是其堂妹张薇(现就职于自来水公司),一位是青岛铁中的教师王宁(现已退休)。张育瑾于1981年去世后,2位学生由王凤襄继续教授。前副省长余修在张育瑾逝世时,从济南寄去挽诗,其中有两句是:“阳春白雪和者寡,所幸后继两窈窕”。
1968年,琴家姜抗生从北京外交学院毕业来青岛工作。姜抗生,1937年生于上海,1952年在上海随卫仲乐先生学习琵琶、二胡,参加卫先生在上海创办的中国管弦乐团。1954年师从溥雪斋先生习琴亦游于、查阜西先生和吴景略先生门下,是首批北京古琴研究会会员。1956年参加中国歌舞团工作,1958年随中国歌舞团赴日本参加演出,与查先生同台演奏古琴。曾随团出访十几个国家。1961年入外交学院。1966年毕业,正值文革开始,1968年分配至青岛从事外贸工作。八十年代派驻香港期间,与香港琴人来往甚密,共同继续琴学研学。1997年姜抗生退休后开始专心于教授古琴,至今已传弟子数十人。
60年代有吕姓琴人自北京来青定居,在北京学琴,有一张琴传于青岛后人。
随着张育瑾、姜抗生两位琴家的努力弘扬,经过了四十年余的今天,古琴音乐在青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2007年青岛古琴家协会成立,更为可喜的是还出现了尹来敏、蔺学杰等几位斫琴师。至2010年粗略估计青岛能弹奏古琴的人已超过百人,青岛的古琴音乐逐渐兴盛起来。(蔺学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