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重力是获得二胡运弓放松的关键
佚名 网络在二胡运弓教学中,人们一向重视放松的原则。如果学生演奏得不清楚或者音色不美,老师都是启发学生要放松,不要太紧张。可是在二胡练习实践中,对于“放松”一词,有的学生却难以领会,更难做到。这主要是对放松的要领把握不住。有人认为,放松是对紧张而言,消除紧张,也就达到了放松。但如何消除紧张,达到既放松又有力的目的,是有其一定的道理值得探讨的。我认为,手臂放松与否主要在于演奏者是否掌握了正确的运弓用力的方法。通常,二胡老师在教初学者运弓施力时,强调右手指的压、托、顶、勾的方法等,掌握这些基本的运弓方法当然是很重要的,但仅此为止是不够的,这只是在运弓时的手指操作方法。正确的运弓用力,除了正确的演奏姿势、操弓手式以及运弓的“平、直、匀”等要领外,其关键还在于巧用重力。
什么是重力?即指地心对的吸引力,或叫做物体自身的重量力,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著名钢琴教育家周广仁教授非常强调利用手臂自重力弹奏钢琴。美国著名女小提琴家卡洛尔.格兰谈到如何在弓上使用压力加大音量时说:“我们应当在弓上使用重量,而不要使右手紧张。重量从肩部到上臂落到手腕上,手腕象一个有力的弹簧,首先随住这个重量,然后再通过手腕把它重新分配给手和手指。”我们演奏二胡,同样要学会这个方法施力运弓,即巧用右手臂及弓子的自重力通过手指、弓子压弦,使手臂的肌力主要用在推拉运弓上和弓子的力度控制上,从而使右手臂从肩到指各部分肌肉、关节松弛灵活,动作敏捷、省力,使琴声音质饱满,音色优美。这是二胡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讲解的课题之一。运弓时,弓毛擦动琴弦的力是由两种力组成的,一是弓毛对琴弦的压力,称为静力。二是将弓子左扒右拉所用的力,称为动力。这里我们先来探讨弓毛压弦的重力表现。
一、琴弓自然重力的表现及运用。
我们试将弓毛落在外弦上,弓杆自然附落于琴微的外侧,这时弓毛对外弦自然产生压力,这个压力便是琴弓的重力作用。若从右手食、中指轻轻夹住弓根螺帽推拉运弓,弓毛擦动外弦,使二胡发出纤细的音响,如正常握弓,手臂对弓不加压力左右运弓时,同样能奏出上述音响。若拉内弦,只不过用手指将弓毛微微勾压,并将弓杆抬离琴筒,使弓毛压向内弦,同样能显示出琴弓的自然重力之压弦作用。单纯利用琴弓的自然重力压弦演奏,一般用在演奏音色的慢弓起奏处,或有换弓换弦时,为避免重音擦弦的情况下彩,甚至为完全避免音头(重擦弦起奏音)出现,在以弓根起奏的一瞬间,还需有手指的肌力将琴弓微微上提,以抵消弓子的部分重力,达到平滑起奏的效果。如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在演奏<病中吟>第一乐段时,几乎每起奏一个拉弓均是如此处理的,在推弓起奏时不必将弓子提,因为推弓一般是从左半弓开始,擦弦点愈靠近弓尖,弓子的力表现愈弱,擦弦点愈靠近弓根,弓子的重力表现愈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弓尖易飘,弓根易噪”的原因。这与弓子的位置和运弓时的杠杆作用是有关的。 在一般情况下,为了发挥弓子的重力作用,手指握弓不可过紧,以免抵消弓子的自身重力。在演奏慢速较弱的乐段或全曲结束音时,利用琴弓重力压弦成份较大,还有就是演奏跳弓、抛弓时,也是利用弓子的重力,使马尾与琴弦的互相反弹,加之手臂肌力灵活操弓而进行的一项技巧。
二、手臂的自然重力表现及运用。
演奏二胡右手自重力发挥是通过右手指、弓子和琴弦(擦弦点)形成的杠杆作用表现出来的。拉外弦时,右手食指的第一节(根节)托住弓杆(此处为力的支点);姆指指肚下压弓杆形成力点,使挂落在外弦上的弓毛对外弦加大了压力,此处为阻力点,拉内弦时,以右手食指第一节和姆指指肚形成夹角顶住鱼尾支点,以中指和无名指勾压弓毛的力,这种压弦的力通常应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手臂有关肌肉收缩力,二是来自手臂本身重量的下沉力,即手臂自然重力。初学二胡的人运弓压弦用力方法不正确,往往不会巧用手臂对弓的自然重力,而多用了肌力。由于握得过紧,手指的大部分肌力用在抵消弓子的自重力上,另一部分虽用于压弦,但由于肌肉紧张,其力度难以控制,致使用力不匀、不实,音色不美,同时手臂肌肉容易疲劳酸痛。 如何将手臂的自然重力转化为弓毛对琴弦的压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学会手臂下沉。让我们先来体会一下手臂下沉的感觉。第一步,坐正,将右 放在右大腿上,放松肩肘腕三关节,这时大小臂及手的重量均应下沉于大腿上,臂膀应有下沉感,大腿应有承受压力感。第二步,以右手指的压、托、顶、勾的方式握弓,放松肩、肘、腕,使手臂的自重力下沉于指,以手指及弓弦形成的杠杆形式将弓支撑平。这样,手臂的自重力自然转换为弓毛对琴弦的压力,这时的臂膀仍应有下沉感。第三步,保持这种重力压弦状态,将弓推拉产生音响,这便是利用臂膀的重力压弦运弓。运弓时,注意保持腕、肘、肩等部位的松弛状态和臂膀的下沉感觉
三、重力和肌力的配合使用。
当我们比较熟练地掌握施力运弓技巧后,自然会感到只用重力运弓还不行的,肌力的作用是一秒也不可停止的。在实际演奏中,由于音乐表现的需要,音乐的力度的变化要求多种运弓技巧必须混合使用。重力与肌力始终是相互配合运用的,其中的复杂变化难以言喻。大体说来,当奏强音时,即需适当减弱臂膀的下沉感。当你仔细体会时,将会感到运弓力度愈大,臂膀愈感到轻松,运弓力度愈小,臂膀愈感到吃力,因为当力度小时,手臂须以肌力克服手臂及弓子的部分自重力,甚至将弓上提,使弓毛对弦的压力减轻。当力度加大时,也就是臂的下沉重力增强,这时臂膀倚仗着弓子、手指的杠杆作用得以支撑,反而得到相对休息,只是手指须以其肌力抵压弓子。再说,重源于自然之力,它的运用无损于身体。肌力则是人的肢体之力,它的运用须耗费一定肌体能量的。因此会巧用重力的人。虽然练琴时间较长不感到劳累。反而愈轻松自如。不会使用重力的,即使练琴时间不长,也会感到臂膀酸痛,甚至愈练愈紧张。所以,能用重力处,决不以肌力代替,这就是俗话说的“用巧劲”。
此外,肌力和重力或间隔使用还表现有推拉运弓的横向用力上,运慢弓时体现得尤为明显,拉弓时,基本上以肌力将大小臂向左展开,带动手、弓向右运行;推弓时,则主要利用臂膀自身重力使上臂逐渐下垂,向腋下回收,带动小臂手弓向左推进;当弓推至弓根部位时,正应该是大臂完全垂下的状态。若大臂架着,没有垂下,说明其推弓仍用的是肌力。运快弓时,其拉横向用力着重表现在使用小臂肌力将手左右甩动,以带动弓子作快速运行,但这时肩、腕关节应放松,使大小臂仍有一定程度的下沉感。仔细观察聆听当代有成就的二胡演奏家们的演奏, 音质丰满、结实,音色明亮、柔美,表现出深厚的功底。都因他们能熟练地掌握重力运弓技巧所致,且又能根据乐曲感情表达的需要,在动用长弓、短弓、慢弓、快弓、强弓、弱弓以及断、顿、连、分、抖、跳、抛、甩、飞等弓法技巧时,将手臂、弓的自然重力和肌力巧妙而灵活地结合使用,使其演奏艺术达到出神入化,感人至深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