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电贝司教程

频道主页

【贝司基础教程】贝斯调琴详解,实用BASS调琴技巧分享

乐器资源网  yueqiziyuan.com 

  本篇是关于贝斯调琴的文章,我们收集整理实用的BASS调琴技巧广大贝司爱好者一起分享,希望大家喜欢!

  调琴入门(一)

  许多买过Bass的网友应该都有相同的体认,就是买琴最好自己试弹过,为什么?因为即使是同一厂牌相同型号的Bass,它们的手感和音质都不

  会完全一样,别以为厂方或卖琴的老板都会帮你调到最好或最适合的状况,即使如此,等用过一段时间,甚至换了其他厂牌的弦,Bass的状况

  都可能改变;所以调琴就应该是Bass手必修的课题。更重要的是,一把Bass调整的好坏,除了手感差别,Tone的影响出乎

  一般人想像之外,敝人的Specter和五弦Pedula的Tone,就与其他朋友的相同Bass有明显不同。

  调琴的重点包括:

  (1)琴桥(Bridge)

  (2)拾音器(Pickup)

  (3)琴颈(Neck)

  (4)其他(有的Bass的上琴枕可以调高低,有的Bass电路板可以微调Tone。)限于时间,今天先介绍(1)琴桥Bridge的调整项目与重点,如果有人有兴趣,再继续介绍。

  (1)Bridge琴桥各家厂牌Bridge可供调整的项目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应包括:各弦分开调整的高度,前后,倾斜,弦距等四项。

  此外,调整时,每条弦必须确实on tune。

  1.弦距。不论四弦,五弦,或六弦,各条弦的距离应该是相等的,调整时应以两侧的最粗与最细的两条弦为准,其他弦则平均排列。至于最粗与最细的两条弦,则需以指板的外缘为准,由上琴枕(Nut)到下琴枕看来,弦本身和指板外缘的距离应该是一样的。

  2.弦高。基本上以不打板(Buzz)为原则,尽量降低;测试时,以第3格,第9格,第12格,第17格与第24格分别测试。如果只有第3格打板,其他正常,或只有第17格打板的话,那还可能是琴颈(neck)调整的问题,以后谈到时再说明。

  然而,弹奏时手指的力量应适中,猛力弹会打板是正常现象;此外,如果你弹奏时指力较轻,弦可放低一点,如果你正在勤练点弦,那就建议你将弦调高一点。还有,有些Bass在将弦调低后,出力弹奏时,Tone会有扁掉的感觉,这也有可能是Neck的问题,找时间再谈。

  3.八度音。在前二项搞定后,拿出调音器试试看音准,测试时,以空弦,第5格,第12格,第17格与第24格分别测试;如果空弦准,但其他各位置的音偏高,则将该弦的弦桥调后(朝琴尾的方向);反之,则将弦桥往前调(朝琴首的方向)。如果出现空弦和第十二格准,但前面几格偏高而后面几格偏低的情形,此种case解决较复杂,可能是琴颈Neck扭曲变形(无解),也可能是琴颈弯曲,或琴颈和琴身接点不当,视情况而定。调整成后,再分别试试第5格和第7格的泛音是否准。这部分只要不是差得离谱就可以了。此外,弦本身若太老旧,八度音是怎样调都调不好的。

  4.弹性。这部分的调整较为专业,也是许多Bass手经常忽略的部分,加上调整时,无任何仪器可辅助,完全凭感觉,更是许多人不敢去碰触的部分;所以,最好先认识有调整功力者作U-Bee("预备"之日文发音),万一自己越调越糟,也有得补救。"弹性"指的是拨弦后,弦本身振动的情形,测试前必须先完成Pickup的调整(事实上,完成前面三项调整后,应该先进行Pickup的调整,然后才是此项)。

  插上Amp,各弦分别弹奏,先弹空弦(记得要Mute其他未弹的弦),看手指(或Pick,如果你习惯用Pick的话)拨动弦时的阻力是否合宜("合宜"二字的拿捏尤其微妙);接下来是第5格和第10格,看各弦弹奏时,所发出的Tone是否相当(这里指的是音色的饱和度)。此部份调整是靠琴桥的倾斜度。基本上,上高下低(指的是将Bass背起来后的上下方向)倾斜者,弹起来阻力较大,Tone较硬而实,但饱和度较差;反过来调的效果则相反。这里说的是手弹的情形,如果你惯用Pick,倾斜度的调整则相反。如果真的没把握调好,或越调越糟,最后一步就是,都调成平的。这部分的调整一定要谨慎,且必须是"微调",调完记得再Check八度音。此外,弦的弹性也与弦高有关,倾斜度与弦高的配合就得靠经验了。

  * * *

  在此章节结束前,还有一个重点需了解,"好弹的琴,Tone未必较好",有的时候,为了Tone的发挥,必须牺牲一下。

  调琴入门(二)

  写了调琴入门(一),虽然反应不是很热烈,或许对许多人来说,的确是冒险了点,但既然开了头,总得继续下去。

  今天要介绍的是:Pickup的调整。许多同好可能会问,就这么几根螺丝,还能变出什么花样吗?的确!Pickup可以调整的地方是不多,但也是比较容易的部分(比起Bridge和Neck)。

  另外,由于这是"入门"(虽然里面已谈得颇深入),所以用词较为浅显,对于老手而言,自然废话会多些。

  1.先做好万全措施。如果你买的是新Bass,或已经满意原本的音色,在调整前,可以先用铅笔沿着Pickup接近琴身的地方画一圈,这样即使调不到更好的效果,也能够保有UN-DO(回复原状)的功能。

  2.了解你的Pickup。不论你琴上的Pickup是宽或窄,是大或小,外观并不很重要,主要执行"拾音"工作的是里面的电磁蕊;有人以为Jazz型的一定是单排磁蕊,Hambecker型的就是双排,其实不然;在此暂不讨论各家设计之不同和二者之间的差异,谨叮咛诸位,确定Pickup的磁蕊属性与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确认呢?

  EMG有销售一片感磁的薄膜,只要将它放在Pickup上,立刻能显示出电磁蕊的位置与形状。当然各位手上应该不会有这玩意儿,没关系,拿一根铁钉,用拇指与食指"轻轻"捏住圆形头部的两侧(以铁钉尚能摆动为原则),将它靠近Pickup上,铁钉受到磁蕊磁力的吸引,自然会偏向磁蕊的位置,在Pickup上缓缓的前后左右移动,观察铁钉尖

  的指向,应该可以概略找出磁蕊的形状及位置。

  一般来说磁蕊多呈长型,四弦Bass而Pickup为单排磁蕊者,多半是2-2,也就是说单排并列两条磁蕊,各负责两根弦,也有如EMG的某些Pickup是整条磁蕊的。而Dimazio的某些产品虽有点状圆铁柱露出,但仍是2-2设计。大块Humbucker型的Pickup,则有多种变化,除了单,双排之分,还有对角线斜置的设计,Musicman的Pickup不仅是双排,还可以改变串联或并联的不同接法,Dimazio有一款Jazz型单排磁蕊产品,也有类似的功能,可改变不同的音质。至于五弦者,多半是2-3,分别负责较细的两根弦和其他三弦;六弦者,则有2-2-2和3-3两种设计;当然,二款多弦Bass也有整条型磁蕊的Pickup。由于科技的进步,新式的Pickup还有更多花样,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3.与弦距的搭配。上次谈Bridge琴桥时,提到弦距的调整。当你确认Pickup磁蕊的位置时,仔细看看每根弦是否都有被磁蕊照顾到。先不要觉得不可思议,我就看过一把Ibenz Bass的D弦离磁蕊甚远,怎么调整,该弦的音量都较小。如果你的琴也有类似情形,在不破坏琴身(挖洞)的情形下,只有重调弦距一途。

  4.Pickup拾音器的高度大多知名品牌的厂家都建议:在不影响弹奏的前提之下,应该将Pickup尽量贴近弦。如此会得到最佳的出力(Power),但若干Active Pickup(装电池的)可能会因为出力过大,而有破音的情形发生,若然,则将Pickup稍降低一些。

  5.各弦出力的均衡。这是Pickup调整最重要的部分。插上Amp,以"相同的力量"拨弦,听看看每根弦的出力是否平均。

  谈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想起上篇Bridge琴桥 调整的"弹性"部分,好像也提过类似的话。没错!这部分也要与Bridge配合,不仅是bridge的倾斜度,弦高也要Check。若高音弦较小声,就将低音弦侧的螺丝栓紧一点,让它朝低音弦的方向降低一些,或将高音弦侧提高。反之,则调法亦相反。如果你的Bass不仅一个Pickup,调整时应该各个Pickup独立调整,然后再Check各个Pickup之间出力的均衡。入门者,前后Pickup在各弦单独弹奏之音量,最好相同;而进阶者,则可尝试前后不均衡的调法,可得到不同的乐趣,尤其是酷爱敲弦者。至于Pickup本身的前后(朝Neck方向为前)倾斜度[这里说的是四角都有调整螺丝的形式,如Bartolini Soapbar和Musicman型的,EMG大多只有左右两颗螺丝],老实说,差异并不明显,不过,对于Tone的饱和度与共鸣,仍有些微影响,尤其是低音弦,进阶者可以自行尝试。倘若调整Pickup的左右高低,仍有某根弦出力较小,或Tone饱和度与其他弦不同,还得再配合Bridge的调校。

  * * *

  调琴入门(三)

  在开始谈Neck的调整之前,先补充几项调琴的基本动作。

  1. 除了上次提到Pickup磁蕊位置的确认外,其他所有调整的动作都得在装好弦并且On Tuned的情况下进行。

  2. 弦不可太旧,亦无须全新,最好是换完新弦的一周后进行调整。

  3. 使用Amp辅助调整时,必须选择较具水准的Amp,并且将一切EQ调整或高低音

  补强功能Bypass。

  4. 各项调整工具准备齐全,选择晴朗而温度适中的天气,并默祷三分钟。

  * * *

  其实,Neck琴颈 的调整应该是调琴的第一步骤(接下来是Bridge琴桥,then Pickup拾音器),只不过由于此项调整需依赖耳朵的地方甚多,入门者恐怕火后尚未足够,所以摆在最后面介绍。

  如果你弹Bass已有一些心得,希望踏入调琴这个领域,请牢记以下四项心法:

  一。 决定Sound好坏的顺序是:弦,Neck弯曲度,Bridge高度与倾斜度,Pickup高度,八度音调整。

  二。 每次换弦的一周后,都要Check Neck;尤其是当新弦的粗细(Gauge)和原本不同时,一定会影响Neck的张力,必须重新检查。

  三。 若要上紧Truss Rod,标准动作是:先放松一点再上紧。

  四。 每次调整Truss Rod以八分之ㄧ圈以内为宜,最多不可超过四分之ㄧ圈,两次调整之间,最好间隔一周。

  五。 调整Neck需要耐心与细心,千万急不得,而且最好调完后每天都要检查音准。或许有人会觉得,Neck就只有那么一个地方可调整,有什么难的;对!以这种角度来看Neck的调整方式的确简单,但若掉以轻心,结果可能会有天渊之别。Neck的中心都有一或数根金属棒,在Neck顶端或尾部会露出棒状调整杆(实际位置请自行确认),使用其专用工具转动它,可借以调整Neck的弯曲度。

  1. 首先,先准备好工具,并确认弦都调好音。

  2. 接着,如果你有厂方说明书(这也表示你的Bass够贵),看看调整方向应该是如何。没有说明书也没关系,可以试着用工具先顺时针再逆时针轻轻转动调整杆,看遭受的阻力如何。若顺时针转感觉较松,表示此方向能使Neck呈中心凹下的弓形,而逆方向则会使其呈中心突起的球型。若反之,其表示意义便相反。

  3. 一般有经验者多会拿起Bass,逆光检查指板的侧面线条,用以判断Neck的弯曲程度。在此提供另一个方法:同时按住外侧弦的第1和第22格,如果Neck琴颈 是笔直的话,此时第7格的弦枕(Fret)与弦的距离,应该恰好比最薄Pick还少一些,也就是说,应该是不会打板而刚好能夹住Pick。

  4. Neck的最佳状况并非一定要绝对笔直,而是要有"一点点"弓形的弯曲(且弯曲位置最好在头部算下来第一到第三格之间)。然而,这"一点点"的程度,依Bass形状和各家设计而有不同。一般说来,Fender型(四根弦的调音钮在同一排、琴头没有后仰)的弯曲程度要比24格而调音旋钮分置两侧者多一些。

  5. 如果Neck太弓形,在中把位的弹奏会觉得左手按弦较吃力,而声音也较模糊;若太球型,则低音把位较容易打板。

  6. 当你将Neck调成较为笔直时,接下来的难题便是,如何将它调出最佳状况,此处也正是本文之重点。将音调准,接上Amp,跑一下五声音阶练习,将Neck向弓型的方向放松一点点,听听看Tone的改变(一定会不同,否则你自己的耳朵该调整了),若Tone的弹性较好,可再把Neck放松一点,直到Tone变差时,再将Neck调回来一点点;反之亦然。注意,此处所谓"一点点",真的必须以微调方式进行,大约在10度左右。

  7. 当温度与湿度改变时,Neck的弯曲程度都会变,所以,就算你手头拮据到半年都无法换弦,至少夏季和冬季各检查一次,看看有无需调整的地方。但是,Neck的调整不可以太频繁;当气候改变剧烈时,比如下了三天大雨、马上就热了五天,Neck会有不同的弯曲程度,这是正常的。如果马上要用琴,可以暂时以调整Bridge来应付,千万不要因此经常把Neck调来调去。

  8. Neck的木头只要在稳定的环境下,就不太会出问题。常见会伤琴的情况有几个:

  1、温度、湿度突然剧烈变化;比如琴泡水太久或是日晒火烤,所以不小心淋到雨要尽快擦干,不要把琴放在户外日晒,也不能将琴留在汽车行李厢内。

  2、长时间重压琴颈或琴身;琴若放在软包,上面千万不要堆叠重物。

  3、随意改变Truss Rod的曲度;每根弦在上紧时,都会产生不同的张力,如果经常松弦、或将空弦音升调,Neck为了适应不同的张力,就会改变曲度。而时常密集地调整Truss Rod,也会改变Neck的曲度,这样会让琴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就好像将铁丝拗来拗去一样,最后铁丝会断,琴颈的木头会崩。

  * * *

  面对琴颈钢筋调节螺丝,

  顺时针方向旋转为紧(就是说把琴颈往后背)

  逆时针方向旋转为送(就是说把琴颈向前弓)

  谈完Neck后,剩下来的其他项目,由于纯属个案,在此就自动Bypass了。交差后总算松了一口气,这三篇文章是我下海多年以来,除了参考许多资料外,更累积了多次失败与成功的经验,以及其他前辈(尤其是家师 郭宗韶 大师)的教诲,希望对诸位

  好有所助益。

  如果希望转载,只拜托大家保留我的名字。而下笔匆促,难免有遗误之处,还请先进者指正,亦欢迎直接到EZ5找我交换心得。

  调琴入门(四)--打板(Buzz)排除Buzz也者,有人说打弦,有人说打板,大陆人说打品,其实都指的是同一件事,就是说当左手按住某些格,右手以正常力量弹奏时,琴弦的振动会碰到弦枕(Fret),使得听起来像是" 咧!咧!咧! "的声音。

  深究其原因,大多有三:

  1.Bridge太低

  2.Neck弯曲度不对

  3.右手太用力

  其中,第三项属个人因素(其实多半是此原因),在此先按下不表,如果你懒得回去找

  以前我贴的" 调琴入门 ",这里另外提供一种专供克服Buzz用的调琴方式。

  在开始之前,先说明一下我个人惯用的几个术语。

  于下文中," 低把位 "是指第1格到第6格," 中把位 "是第7格到第12格," 高把位 "是

  第13格到第24格(or more)。Neck" 弓形 "指的是中央凹下而两边突起的情形," 球形 "

  是中央突起而两边较低的情形。

  了解了吗?别急,先调好音,接上Amp,琴上前后Pickup都开到最大,Amp上的EQ

  调到中间位置,准备好工具,这就上路啦!

  一、先Check Neck弯曲度是否合宜

  1. 把Bridge的高度降到最低,再调一次音,然后左手不要按,弹看看,先确定空弦时不会打板。如果空弦就会打板,那保证Neck已不仅是球形,还可能呈现如赵传秃头般的线条。(注:在某些Bolt-on的琴上,有可调Neck仰角的设计,若Neck调得太后躺,也可能会打板。)要是Neck已经那么" 赵传 ",先将它调成较为笔直,再继续往下看;至于如何调,

  请参考" 调琴入门(三) "。

  2. 分别在低把位,中把位和高把位,以半音练习的方式,一格一格的试,看打板的

  情形为何。

  …如果只有高把位不会打板,表示Neck呈球形。

  …如果只有低把位不会打板,表示Neck呈弓形。

  …如果只有高把位会打板,表示Neck仅略呈弓形。

  …如果只有低把位会打板,表示Neck仅略呈球形。

  <Neck的调整方式请参考" 调琴入门(三) "。

  每次调整Neck后,皆须重新调好音再做Check的动作。>

  …如果只有中把位不会打板,请检查Fret是否有磨损。

  …如果左手按任何一格都会打板(绝大多数是如此),请将Bridge调高一些再试。如果Bridge降到最低,而每一格都不会打板,恭喜你,史上传说中的" 天琴 "终于出现了,你的Bass可以去向金氏纪录委员会登记了。

  3. 依上述方式反覆检查及调整,直到高、中、低把位皆不会打板,再将Bridge降低一点点,看看是否都会略为打板,用意是验证Neck的弯曲度是否正确。

  二、Bridge的高度Setting这部分应如何调整才算正确?实为见仁见智。以前我都将它调到怎样出力都不会打板的程度,因为我喜欢用力抠弦时,那种颗粒雄壮的Tone。但那也使得弦较高,速弹时左手较为吃力。后来我将其降低许多,虽然拨弦力量需抑制在较小的范围,但跑音可以快了好多,稍微改变右手手指拨弦的Touch,一样可以弹出颗粒状(不是在说那个啦);而出力弹时所发出的打板音,反而有点Alternative(另类音乐)的感觉。前几天,与邱培荣聊到这个话题,他说他在美国时,看到许多好手都把弦降的很低,几乎只要用一点力就会打板,但是只要Tone调得好,打板音一样很棒。事实上,我认为如此调,与其他人合奏时,不但听不太出来打板,更增加Bass音的穿透力(不是只有Guitar才有)。

  我的建议是:

  打板音可视为Bass的另一种音色,适量的使用可以让你的弹奏更有味道,更具爆发力,尤其是在Solo的时候。而新手也不要自囿于" 新手 ",一开始学习,就要知道如何控制弹奏的力量,切记:Tone的变化主要在于手指。

  * * *

  前几天我才刚换Blue Steel的弦,已经调了三天琴,先将Bridge调得高一些些,让Neck

  习惯新弦的张力,过两天再将其降低到打板边缘。调琴是得花上不少时间,何况是

  自己的琴。

  此外,还是那句老话:好弹的琴,Tone未必最好。我自己都将琴调到不是那么好弹

  (也不难弹就是了),但Tone的弹性与饱和度一定要好。

  1- 将琴就弹奏位置, 同时按住第4弦的1品与琴颈接身体那一品(通常bolt-on琴, 如Fender, 在17品。 若是neck-thru通体琴, 如Rickenbacker 4003 或Gibson/Epiphone Thunderbird 则是最后一品), 看看第4弦与第8品的距离。 若是超过1——2张名片的厚度(=.025英寸=0.6mm), 则是太过前弓, 必须松弦之后顺时针方向调紧truss rod (琴颈内钢筋),把琴颈调直。 若是弦与品相贴, 则是全直或后弓, 必须调松truss rod(不需先松弦)。在琴颈接近笔直的状态下, 升降saddles(弦鞍)才有意义。

  2-琴颈调到接近笔直后, 就调整琴桥saddles高度,把弦高调到正常弹奏舒适,并且各把位不打品的高度。

  3-然后调八度音准。空弦音准了,而12品音偏低,则把saddle往前调。反之,则往后调。

  4-然后调整拾音器高度(按住各弦在最后一品, 让前拾音器与弦距离不小于1/8英寸(=3mm), 并且各弦音量平均。 之后再把后拾音器高度调至其音量与前面pickup相等或稍大些。

  *注意:以上的调整顺序不可颠倒或改变*

  琴颈笔直而弦低会好弹, 音色较亮, 缺一点中低频。

  琴颈前弓而弦高, 则音色较厚但是缺高频,并且弹起来左手费力。

  你也可以将琴颈调到笔直, 但把琴鞍调高, 结果是弹低把位左手很轻松, 高把位则费点儿劲。

  所谓完美的setup (调校)既是针对每个乐手在playability (手感与"好弹度")与音色双方面找到最好的妥协之地。

  在看到很多人还在为自己的琴苦恼的时候想到了这些

  有人觉得自己的琴弦是不是太高了,你可以试试,

  如果没有把握你还是来找我吧

  如何调整琴颈

  在琴弦放松的情况下(小窍门:如果你的琴带摇把你可以用他来放松你的弦,免得调音麻烦),用六脚板调整琴颈内的钢筋。要看你的琴是在什么地方调。在琴头这调的向6弦方向是紧(也就是调成反弓形)。在琴体(音空)处调,向1弦调是紧。

  调好后,把琴调到标准音(如果你完死亡就别), 然后 ,用左手摁住一品 , 右手小拇指摁住最后一品(可以用大拇指试品与弦的高度),如果12品与弦还有距离,就继续扳。

  如果调好后12品与弦没有间隙(最好是留一点点,差不多一弦的粗细那么多)

  如果出现打品(可能你的弦要换了)把琴马放高,

  其实打品还有很多可能性。有些是杂音琴马,琴颈的问题

  好了,本篇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祝大家早日学有所成!

【贝司基础教程】贝斯调琴详解,实用BASS调琴技巧分享

【贝司基础教程】贝斯调琴详解,实用BASS调琴技巧分享

电贝司教程

电贝司基础教程视频【DVD1】从零起步学电贝司

电贝司基础教程视频【DVD1】从零起步学电贝司

电贝司视频教学

BASS调琴入门

BASS调琴入门

电贝司教程

电贝司基础教程视频【DVD5】从零起步学电贝司

电贝司基础教程视频【DVD5】从零起步学电贝司

电贝司视频教学

电贝司基础教程视频【DVD2】从零起步学电贝司

电贝司基础教程视频【DVD2】从零起步学电贝司

电贝司视频教学

电贝司基础教程视频【DVD4】从零起步学电贝司

电贝司基础教程视频【DVD4】从零起步学电贝司

电贝司视频教学

摇滚电贝司初级视频教学 第一课

摇滚电贝司初级视频教学 第一课

电贝司视频教学

电贝司基础教程视频【DVD3】从零起步学电贝司

电贝司基础教程视频【DVD3】从零起步学电贝司

电贝司视频教学

摇滚电贝司高级视频教学 第四课

摇滚电贝司高级视频教学 第四课

电贝司视频教学

电贝司基础教程《自然小音阶及关系大小调奏》

电贝司基础教程《自然小音阶及关系大小调奏》

电贝司教程

电贝司基础教程《两指与弦接触的面积》

电贝司基础教程《两指与弦接触的面积》

电贝司教程

(图文)电贝司调琴入门

(图文)电贝司调琴入门

电贝司教程

摇滚电贝司初级视频教学 第二课

摇滚电贝司初级视频教学 第二课

电贝司视频教学

电贝司基础教程《认识指板》

电贝司基础教程《认识指板》

电贝司教程

电贝司基础教程《蓝调 Blues》

电贝司基础教程《蓝调 Blues》

电贝司教程

贝司乐谱【bass练习谱】Bass谱

贝司乐谱【bass练习谱】Bass谱

电贝司乐谱

轻音少女轻飘飘的时光,MIO贝斯教学

轻音少女轻飘飘的时光,MIO贝斯教学

电贝司演奏视频

美女贝斯手翻弹系列

美女贝斯手翻弹系列

电贝司演奏视频

Bass各部位介绍

Bass各部位介绍

电贝司教程

电贝司节奏及节奏练习 三连音及蓝调音阶

电贝司节奏及节奏练习 三连音及蓝调音阶

电贝司教程

雅马哈新BB电贝司[700系列]BB735A图片参数说明及介格

雅马哈新BB电贝司[700系列]BB735A图片参数说明及介格

电贝司图片

世界上最著名的10大贝司手有哪些?贝斯名家介绍

世界上最著名的10大贝司手有哪些?贝斯名家介绍

电贝司名家

电贝司节奏及节奏练习 演奏技巧 捶弦/勾玄/滑音/跳音

电贝司节奏及节奏练习 演奏技巧 捶弦/勾玄/滑音/跳音

电贝司教程

贝司常用大调的把位及基本练习

贝司常用大调的把位及基本练习

电贝司教程

电贝司调式音阶与指型音阶 C大调音阶

电贝司调式音阶与指型音阶 C大调音阶

电贝司教程

和弦外音的贝司线条

和弦外音的贝司线条

电贝司教程

电贝斯乐器法则

电贝斯乐器法则

电贝司教程

电贝司其他各音阶 各调音阶的推算方法

电贝司其他各音阶 各调音阶的推算方法

电贝司教程

电贝司基础教程《和声小音阶、减七和弦、调性分析、旋律小音阶》

电贝司基础教程《和声小音阶、减七和弦、调性分析、旋

电贝司教程

贝斯演奏技巧《100个贝司模式》

贝斯演奏技巧《100个贝司模式》

电贝司教程

一份贝斯吉他教材!

一份贝斯吉他教材!

电贝司教程

贝斯吉他教学:贝斯左右手综合练习

贝斯吉他教学:贝斯左右手综合练习

电贝司教程

100个贝司模式

100个贝司模式

电贝司教程

钢琴 吉他 长笛 电子琴 架子鼓 萨克斯 手风琴 口琴 陶笛 小提琴 单簧管 尤克里里 电吉他 贝司 大提琴 古筝 二胡 笛子 洞箫 古琴 中阮 葫芦丝 琵琶 巴乌 唢呐 乐谱 戏曲 交响乐 歌剧 乐理 名家名曲 音乐文库 乐团乐队 乐器种类